健康评估表格
舒张期 连续性
连续性
临床意义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梗阻性肥厚 型心肌病 二尖瓣狭窄 主动脉窦瘤破裂
动脉导管未闭
大量胸腔积液的体征?
方法
体征
视诊
呼吸浅快,患侧胸廓及肋间隙饱
满,呼吸运动减弱,心尖搏动向
健侧移位
触诊
气管及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患
侧呼吸动度减弱,积液区语音震
颤消失
叩诊
积液区呈实音,心界向健侧移位
强迫 停立 位
辗转 体位
在行走时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 患者常被迫立刻站住,并以右手 按抚心前部位,待症状缓解后, 才继续行走 辗转反侧,坐卧不安
角弓 反张 位
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头向后仰, 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弓形
临床 特点 急性 腹膜 炎等 脊柱 疾病
一侧 胸膜 炎和 大量 胸腔 积液 心,肺 功全
腹部常用压痛点及其临床意义?
压痛 点 胆囊 点 MeBur ney 点 季肋 点 肋脊 肋 肋腰 点 上输 尿管 点 中输 尿管 点
部份
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 界处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 的中、外 1/3 交界处 第 10 肋前端
明
常常
或
微
混
常见强迫体温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体位 特点
强迫 仰卧 位 强迫 俯卧 位 强迫 侧卧 位
仰卧,双腿蜷曲,借以减轻腹部 肌肉的紧张程度
俯卧位可减轻脊背肌肉的紧张程 度
有胸膜疾病的患者多采用患侧卧 位,可限制患侧胸廓活动而减轻 疼痛,并有利于健侧代偿呼吸
强迫 坐位
强迫 蹲位
坐于床沿上,双下肢下垂,以两 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以便于 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加大 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并 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 在活动过程中,因呼吸困难和心 悸而停止活动,并采用蹲踞位或 胸膝位以缓解症状
期 ( 退 热 产热
期)
昏迷的程度与临床特点?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临床特点 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 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疼痛的表情 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 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 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 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 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运动 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 浅反射均消失
听诊
可听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语
音共振增强,如病变累及胸膜
可听及胸膜摩擦音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类型
类型
发生机制
吸气性
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可出现“三凹
征”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呼气性
呼气费力、缓慢,呼吸时间明显延长,
伴有呼气期哮鸣音
混合性
吸气期和呼气期均感呼吸费力,呼吸
频率增快、深度变浅,可伴有呼吸音
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
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
时脑脊液的改变?
疾病
压外 力观
化脓性 ↑ 混 脑膜炎 ↑ 浊
↑
凝蛋葡 固白萄 性质糖
凝↑↓ 块↑↓
↓
氯细 细 化胞 菌 物增
高 ↓显 化
著脓 。菌 N
结核性 ↑ 脑膜炎 ↑
病毒性 ↑ 脑膜炎
毛 薄 ↑ ↓ ↓中 结
玻膜
↓度 核
璃
,菌
样
N
混
、
浊
L
透 无 ↑ 正 正L 无
'.
.
发热临床过程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阶段
特点
临床表现
体 温 上 升 产 热 大 于 疲乏无力,皮肤苍白。肌
期 ( 发 热 散热
肉酸痛,无汗,畏寒或寒
期)
战,继而表现为体温骤升
或缓升
高热期(极 产 热 和 散 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
期)
热 过 程 在 快,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
较高水平
保持相对
平衡
体 温 下 降 散 热 大 于 多汗,皮肤潮湿
腹部触到异常肿块时应注意肿块的哪些事项?
内容 部分 大小 形态
质地
压痛 移地 度
评价 某些部位的包块常来源于该部位的脏器,但有些 包块可在腹腔内游走,部位不定。 凡触及包块均应测量其大小(上下径、左右径、 前后径) 应注意包块的形状、轮廓、边缘和表面状态。规 则圆形、表面光滑的包块多为良性,以囊肿、淋 巴结居多;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且坚硬者多为 恶性肿瘤、炎性肿物或结核性包块。 实质性:质地柔软、中等硬度或坚硬,多见于肿 瘤、炎症或结核。囊性:质地柔软,多为囊肿或 脓肿。 有明显压痛的包块多为炎性包块,无痛性包块多 为肿瘤性。 随呼吸而上下移动的包块多为肝、脾、肾、胃或 其肿物:移动度大的包块多为带蒂肿物或游走的 脏器;局部炎性包块、脓肿及腹膜后壁的肿瘤一 般不能移动。
佝偻病所致的胸廓改变及特点?
佝偻病胸 佝偻病串 珠 肋膈沟
漏斗胸 鸡胸
特点 胸骨两侧各肋软骨鱼肋骨交界处常隆 起形成串珠状 下胸部前面的肋骨外翻,沿膈附着的 部位其胸壁向内凹陷形成的沟状带 胸骨剑突出明显内陷,形似漏斗状 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 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前突,胸廓前侧 胸壁肋骨凹陷
听诊
积液区肺泡呼吸音和语音共振
减弱或消失,积液区上方有时可
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纤维素性胸
膜炎,患者可于早期和恢复期听
到胸膜摩擦音
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的体征?
方法
体征
视诊
早起表现为急性病容,面色潮
红,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
绀,脉率增快等,常有口唇疱
疹
触诊
局部呼吸动度明浊音或实音
呼吸困难的类型与发生机制?
类型 肺源性 心源性 中毒性
神经精神性
血源性
发生机制 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 左心衰竭所致的肺淤血、肺泡弹性减 低和肺循环压力增高等 血液中代谢产物增高刺激颈动脉窦、 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或直接兴奋呼 吸中枢;中枢抑制药物和有机磷杀虫 剂直接抑制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受增高的颅内压和供血减 少的刺激。精神性呼吸困难多为过度 通气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所致 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氧含量减低
功能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
鉴别点 年龄 部位 性质
功能性 儿童,青少年多见 肺动脉瓣区和(或)心尖部 柔和,吹风样
持续时 间 强度 震颤
短促
《2/6 级 无
传导
局限
器质性 不定 不定 粗糙,吹风样, 高调 较长,常为全收 缩期 》3/6 级 3/6 级以上常伴 有 沿血流方向传 导较远而广泛
先天 性发 绀型 心脏 病 心绞 痛
胆石 症,胆 道蛔 虫,肾 绞痛 破伤 风,小 儿脑 膜炎
.
常见心脏震颤的部位,产生时期及临床意义?
部位 胸骨右缘第 2 肋间 胸骨左缘第 2 肋间 胸骨左缘第 3、 4 肋间 心尖部 胸骨左缘第 3、 4 肋间 胸骨左缘第 2 肋间肌附近
时期 舒张期
收缩期
收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