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总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其中本部(东西两院)占地32.4万平方米;学校本部
房屋建筑面积37.35万平方米。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
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
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

新中
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

1980年后直
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开设56个本科专业,具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
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北京外国语大学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
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有权接收在职人员以研
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新增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出站3人,进站8人,在站18人)。

4个国家重点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
言文学(培育)。

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
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07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
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北外有10个项目入选:国际商学院“跨国
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试验区”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英语、德语两个一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
色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欧洲语种群、亚非语种群四个二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院《国际经济法》课程被批准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葡语系董燕生教授的《西班牙语口笔语实践(精读)》和网络学院顾曰国
教授的《项目设计与论文写作——英语教育》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校有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教授、副教授
329人,讲师261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260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
委员会委员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0人。

另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专家、教师15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0人;长期专家106人次,短期专家26人次,讲座专家27人,兼课教师4人(未计入总人数)。

2007年,学校毕业347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37人(博士
生32人、硕士生305人),普通本科生1024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68人(本科54人、专科314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734人(本科1559人、专科175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8人。

招生349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491人(博士生64人、硕士生427人),普通本科生1176人(保送生214人,非通用语种299人,统招生663人,统
招生占了本科招生总数的57%),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人(本科130人、专科70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24人(本科1334人、专科290人)。

学校在校生总数859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221人(博士生195人、硕士生1026人),普通本科生4465人,成人教育
本专科生1310人(本科583人、专科727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02人(本科1314人、专科288人)。

留学生毕业106人(本科103人,硕士3人),招生1682人,在校2396人(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长期留学生1759人,短期学生637人)。

学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欧、美9个国家。

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
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
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
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

全校图书馆馆舍包括图书馆本部、中文分馆、法律分馆、高翻学院分馆、香山书库及院系资料室共计1144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席,自习座位(食堂座位)1384席。

图书馆总藏书量101万余册,涵盖44种语言;中外文电子图书25万多册;中外文报刊1122种,其中中文报刊687种,外文报刊435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4700余种,其中中文全文电子期刊4400余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03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22个。

第八条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在教育部领导下,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各省、市、自治区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进行。

第十条我校根据各省、市、自治区当年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一般为当年招生计划总数的120%以内,第一批次志愿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省、市、自治区的提档比例为100%。

第十一条对享受省、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按政策性加分投档,投档后以考生的实考分进行排队顺序录取。

实际高考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受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没有享受政策性加分的,录取相关科目和外语口试成绩高的考生。

第十二条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根据各省、市、自治区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按实际考分排队,由高到低按专业志愿依次录取,如所填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服从专业调剂者,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第十三条第一志愿专业录取不满时,顺序录取参考志愿和征集志愿考生,但录取分数不得低于第一志愿录取提档分;第一志愿录取额满,接受非第一志愿考生的计划不超过所在省、市、自治区计划总数的1%,分数级差为50分以上,考生保证服从专业调剂。

第十四条我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录取时不设定专业志愿级差。

第十五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根据我校学科专业特点,凡有口吃、嘶哑或口腔有生理缺陷及耳鼻喉科疾病之一而妨碍发音的、有听力障碍者不予录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