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核安全管理体系

第三章 核安全管理体系

IAEA: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联合国国际 原子能机构,国际原子能组织。 成立:1957年7月29日 总部:奥地利维也纳 成员国:至2006年,141个 与联合国的关系:
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但机构与联合国订有关系协议,同联大、 经社理事会和安理会有直接联系。 主要是尊重《联合国宪章》,执行联大决议,每年向联大提交工作 报告,必要时,向安全理事会报告。 它是隶属联合国系统的一个独立的政府间组织 为联合国系统内核科学技术的专门机构 唯一的推动核能和平利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施,向加盟国提供技 术情报
中国(行业标准) 国际核事件分级和事件报告 系统管理办法(试行)
国际核事件评价尺度(INES: International Nuclear Event Scale)
级 别 基
场外影响
放射性物质大量向外部放出: 以I131等价的数万mSv放射性 物质的外部泄漏 放射性物质中等量向外部放 出:以I131等价的数千~数万 mSv放射性物质的外部泄漏 堆芯或放射性屏蔽 层重大损伤 堆芯或放射性屏蔽 层中等程度损伤/工 作人员受到致死量 的照射 场内受到严重的放 射性污染/工作人员 受到急性照射危害 场内受到中等程度 的放射性污染/工作 人员受到超过年法 定剂量的照射 安全上不重要的事件 纵深防御丧失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
1985成立 职能

– 国际层面上的重要核

活动
– 1986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
安全问题的情报交换 – 向秘书长提供咨询情 报
故后,组织事故后评价专 家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书等 – 1988年组织编写核电站基 本安全原则文件 – 1991年组织编写安全文化 (Safety Culture)报告书 – 1999年组织编写全部放射 源安全管理原则文件

作用 – 作为IEAE独立工作、援 助时的标准
文件编写的三个层次
– 安全原则(Safety Fundamentals) – 安全要求(Safety Requirements) – 安全指南(Safety Standards)
编制安全标准文件的委员会的构成
International Nuclear Safety Advisory Group
行、保守面相关事项进行安全评价 – 1998年又完成了VVER-440/213 (80年代设计) 、 VVER-1000 (80年代后设计) 、RBMK (石墨水冷 堆)等实行的同样计划
期两年

会议:理事会于每年举行五次会议 职能:理事会按IAEA《规约》行使职能
IAEA的组织形式--秘书处
隶属:由IAEA总部设置,为日常执行办事机构 行政首长 总干事,受理事会管辖 总干事由理事会任命、大会批准,任期四年 穆罕默德 · 巴拉迪( Elbalader,埃及人)现任 IAEA 总干事, 他是1997年第41届大会批准任命,2005年第三次连任 职责:依大会和理事会的决议或决定履行职责 下设 6个司 技术合作司、核能司、核安全与保安司、核科学与应用司、 安全法规标准司、行政管理司 三个研究单位 塞伯斯道夫实验室(奥地利) 的里雅斯特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意大利) 国际海洋放射性实验室(摩纳哥) 职工:共有2000多名工作人员

结构
– 全体委员会 – 总务委员会,兼有证书委员会的职能

主要职能
– – – – – –
选举理事会理事国 核准加入申请 审议理事会提出的年度报告、预算和决算 向联合国提交报告 核准总干事的任命 就理事会提交大会的事项作出决定等
IAEA的组织形式--理事会

组成
– 由35个理事国组成,其中 11个为指定理事国 24个为选举理事国
事 故
伴有向外泄漏 放射性物质一定量向外部放 131 风险的事故(5) 出:以I 等价的数百~数千
mSv放射性物质的外部泄漏
向外泄漏风险 放射性物质少量放出:公众 不大的事故(4) 照射量超过法定限量的数mSv
异 常 事 件
尺度 以下
重大异常事件 (3) 异常事件 (2) 偏离正常 (1) 尺度以下(0)

– 设计或建成的核电站能满足所有原则与安全要求 – 设计基准事故下能保证公众与环境的安全
3.2 国外核能和核安全管理体系
国际核管理部门 国外著名核管理部门
国际核管理部门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
– 国际原子能机构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Nuclear Energy Agency (OECD/NEA)
对由机构本身或经其介绍提供的技术援助项目 对成员国或其他国际组织以及根据核不扩散义务委托监督的项目
防止核扩散条约
• •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特拉特洛尔科条约》 《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


经过历时四年艰苦的谈判,1997年5月,机构特别理事会完 成了关于加强保障监督机制措施的“93+2计划”,通过了 保障监督附加议定书范本。 这标志着机构的保障监督能力和范围从仅核查各国申报的 核活动扩大到可探察无核武器国家的秘密核设施和核活动
IAEA的核安全活动
安全职能

主要安全活动

以确保核能安全为主 要活动 策划国际的核安全标 准 策划与核安全相关的 国际公约 主办与核安全相关的 各种专家会议 情报交换
IEAE核能安全标准文件
– 基于IEAE宪章,制定核设施、
辐射防护、放射性废物、放射性 物质运输等IAEA安全标准文件: IAEA Safety Standard Series
–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

其它国际核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综述 IAEA 机构的主要活动 IAEA的核安全活动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综述
简介 IAEA的宗旨 IAEA的组织形式 IAEA的费用来源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简介

场内影响
纵深防御的恶化
评价例
严重事故 (7)
大事故 (6)
切尔诺贝利事故1986, 前苏联 Mayak at Ozersk, Russia, 1957,再处 理厂 TMI事故 1979,美国 JCO临界事故 1999,日本 Saint-Laurent, France, 1980 燃料破损 日本动燃固化装置火 灾事故,1997 日本美滨核电站传热 管破损事故,1991
– 安全标准委员会(CSS)

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
International Nuclear Safety Advisory Group)活动

核安全相关国际公约 其它安全活动

各专业委员会
IAEA Safety Standard Series IEAE核能安全标准文件
文件地位
– 作为各国的参考,无法律
– 安全标准委员会(CSS) Commission on Safety Standards – 核安全标准委员会(NUSSC) Nuclear Safety Standards Committee – 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RASSC) Radiation Safety Standards Committee – 废物安全标准委员会(WASSC) Waste Safety Standards Committee – 运输安全标准委员会(TRANSSC) Transport Safety Standards Committee
核安全相关国际公约





《早期通报核事故公约》 于1987年2月8日生效。截止1999年6 月 30日,已有 83个缔约国和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 世界气象组织等加入了公约。我国于1987年9月10日批准了该 公约。 《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于 1987年 2月 8日生效。该公约仅对 核材料的国际运输有法律约束性。截止1999年6月30日,已有 64个缔约国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加入了公约。我国于1989年1月 10日批准了该公约。 《核事故或紧急辐射情况下援助公约》于1987年2月26日生效。 截止1999年6月30日,已有76个缔约国和世界粮农组织、世界 卫生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等加入了公约。我国于1987年9月10 日批准了该公约。 《核安全公约》于1996年10月24日生效。截止2000年2月,已 有 52个缔约国、OECD的核能署加入了公约。我国于1996年4 月9日批准了该公约。 《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公约》于2001年6月18日生效。 截 止 2 0 0 1 年 8 月 , 已 有 4 2 个 国 署 名 、 27 个 国 批 准 中 。
监督和指导 国家核安全局(中国) 培训 设计单位 建造单位
国家核安全管理机构
核电相关单位
设计、建造核电站
运行
核电厂
制定安全法规和导则 管理和监督核电站
管理制度的基本思想
以法律加以管制,法定的机构代表政府颁 布和实施安全规定,审查和监督 制定一套设计原则与安全要求 制定一套设计基准事故及其验收准则 许可证申请单位必须在安全分析报告承诺并证 明:

指定理事国
– 由世界核技术(包括原材料生产)最先进国家担任,任期一
年 – 但事实上除了西欧(不包括英、德、法)和拉丁美洲两个地 区的指定理事国有轮流担任的情况外,其他指定理事国都是 常任的,因为这些国家每年都被指定为理事国 – 中、英、法、俄、美均为指定理事国

选举理事国
– 按地区平衡分配的原则由大会选举产生,每年改选一半,任
IAEA的费用来源
行政费用
各成员国按分摊比例交纳的会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