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的生平著作
李杲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终年71岁。
富甲一方。
曾从张洁古学医。
其医论以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及情绪失常,易致脾胃受伤、正气衰弱,从而引发多种病变。
对于发热的疾病,应分辨“外感”或“内伤”,对邪正的辨证施治应有明确的区别。
治法上重视调理脾胃和培补元气,扶正以驱邪。
于内伤脾胃的理论和治法均有贡献。
所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流传较广。
李东垣著
李杲幼年就喜爱医学,曾捐款千金而跟随易州张元素学医,学了没有几年,就掌握了张氏的各种医学技术,除精通内科外,还擅长外科、五官科和针灸各科。
他在医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金元各派学术争鸣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临证实践,创制并逐步完善了“补土派”的理论,为充实和发展中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等书,着重阐明了脾胃的生
理功能,内伤病的致病、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治疗方药等一系列问题。
东垣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
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
这是李东垣内伤学说的一个基本论点。
据此创制了“甘温除大热”之法。
李氏根据脾胃的重要性而创立的补脾法,丰富了中医学治疗理论。
李氏的学术思想,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并通过实践,对内伤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等作了深入细致的阐发,给后人治疗脾胃病指出了新的途径。
李氏主要著作有:《内外伤辨惑论》,成书于公元1231年,全书共二卷;《脾胃论》成书于公元1249年,全书共三卷;《兰室秘藏》三卷;《药象论》一卷;《医学发明》、《伤寒会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