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
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的基本概念
3、杀菌剂 Fungicide
(二)按用途分类
4、杀线虫剂 Nematocide
(二)按用途分类
5、除草剂 Herbicide
(二)按用途分类
6、杀鼠剂 Raticide
(二)按用途分类
7、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
(二)按用途分类
8、杀软体动物剂 Molluscsicide
解:Pt(%)={(50-10)/50}×100=80 Pck(%)={(100-80)/100}×100=20
校 正 虫 口 减 退 率 (%)={ ( 80 - 20 ) / ( 100 - 20)}×100=75
2、杀菌剂的药效计算
(1)以发病率为评价指标
病苗(株、叶、秆)数
发病率(%)=
×100
(3)以病情指数增长率为评价指标(适 合于施药前处理区和对照区已发病)
施药后病情指数—施药前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增长率(%)=
×100
施药前病情指数
相对防治效果 (%)
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率—处理区病情指数增长率
=
×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率
3、除草剂的药效计算
对照区杂草重量(或株数)—施药区杂草重量(或株数)
不当、挥发飘移、土壤残留。 3、不良环境条件:异常高温、低温等。 4、作物因素: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药剂敏
感期施药。
三、药害的类型
1、按药害发生的速度分 2、按药害发生的原因分
急性药害 慢性药害 直接药害
间接药害
四、植物药害的症状
1、颜色改变:叶片失绿、白化、黄化,根 叶出现枯斑,变褐凋萎。
2、形态异常:植株扭曲,根、花芽、果实 畸形。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学 的基本概念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第三节 药害 第四节 农药的毒性
第一节 农药的定义及分类
一、农药的定义
农药(Pesticide):指用于预防、消灭 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 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 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 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 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形态异常
花生
小麦
棉花
番茄
2,4-D丁酯药害:茎叶扭曲、卷缩、畸形。
2、形态异常
水稻二氯喹啉酸药害
3、生长发育受阻
水稻萌芽期丁草胺药害:生长缓慢、 矮化、黄化,严重者枯死 。
3、生长发育受阻
小麦乙草胺药害:出苗缓慢、矮化、 分孽受阻。
防除效果(%)=
×100
对照区杂草重量(或株数)
第三节 药害
一、药害(phytotoxicity) 的概念
指农药在防治有害 生物的同时,导致农 作物生长发育或生理 变化不正常等受害现 象。
安全性指数
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最低浓度 安全性指数(K)=
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
二、药害的产生原因
1、药剂:制剂质量差、变质、杂质超标。 2、施药技术:过量施药、误用农药或混用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杀虫剂
胃毒剂 触杀剂 内吸剂 熏蒸剂 拒食剂 驱避剂
引诱剂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保护性杀菌剂
杀菌剂 治疗性杀菌剂
铲除性杀菌剂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除草剂 除草剂
输导型除草剂 触杀型除草剂 选择性除草剂
灭生性除草剂
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
一、毒力与药效的定义 1、毒力(Toxicity)
检查总苗(株、叶、秆)数
对照区发病率—处理区发病率
防治效果(%)=
×1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照区发病率
(2)以病情指数为评价指标(适合于 施药前处理区和对照区尚未发病)
∑(病级叶数或株×该病级值)
病情指数(%)=
×100
检查总叶(或株)数×最高级数值
相对防治效果 (%)
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
=
×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
✓ 2、有效中量(ED50)和有效中浓度(EC50):引起 供试生物群体的半数产生某种药剂反应的剂量 (浓度)。
✓ 3、击倒中量(KD50)和击倒中时(KT50):药剂 击倒供试昆虫种群一半个体所需的剂量(时间)。
三、农药毒力的计算
1、死亡率
试虫数—活虫数
死亡率(%) =
×100
试虫数
2、Abbott氏校正公式
3、生长发育受阻:种子不发芽,出苗、分 蘖、开花、结果、成熟迟缓等。
4、产量下降、品质劣变。
1、颜色改变
玉米
异恶草酮药害:叶片 失绿、白化。
棉花
1、颜色改变
烟嘧磺隆药害:玉米叶片 出现黄斑、心叶卷缩黄化。
1、颜色改变
大豆
乳氟禾草灵药害:叶片 出现褐色斑点。
玉米
1、颜色改变
玉米精喹禾灵药害:叶色发黄、 发紫,并逐渐枯死。
1、杀虫剂药效的计算
防治前的试虫数—防治后的活虫数
虫口减退率(%)=
防治前的试虫数
x100
1、杀虫剂药效的计算
Sun-Shepard公式:
校正虫口减退率(%)=
Pt-Pck 100-Pck
P:虫口减退率 t:处理区 ck:对照区
x100
1、杀虫剂药效的计算
例:在一次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中,施药前对照区 和处理区的百株虫口数量分别为100只和50只,施 药后7天对照区和处理区的百株虫口数量分别为80 只和10只,试计算药剂的防效。
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 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相对严格控制条件下,在 室内用精密测试方法,采 用标准化饲养的生物评价 药剂的活性。
2、药效(Effectiveness)
指药剂在大田实际生产 中对某种有害生物的防 治效果。
药效是药剂与田间各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农药毒力的表示单位
✓ 1、致死中量(LD50)和致死中浓度(LC50):药剂 杀死供试昆虫种群一半个体所需的剂量(浓度)。
对照组生存率(%)—处理组生存率(%) 校正死亡率(%)=
对照组生存率(%)
x 100
3、相对毒力指数
标准药剂的LD50或LC50
相对毒力指数 =
供测药剂的LD50或LC50
×100
四、农药药效的计算
表示农药药效的三类指标:
✓施药前后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施药前后有害生物为害程度的变化 ✓施药与不施药作物收获量的变化
二、农药的分类
➢(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二)按用途分类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农药
无机农药 有机农药
植物性农药 矿物油农药 微生物农药
化学合成农药
(二)按用途分类
1、杀虫剂 Insecticide
(二)按用途分类
2、杀螨剂 Acaricide
(二)按用途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