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群动态
Tx
1.21 1.08 0.80 0.70 0.50
ex
一个假想的生命表
3.生命表的类型 (1)动态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或同生群生命表)
(2)静态生命表(特定时间生命表)
(3)图解生命表
概念:能够将种群数量变动的过程一流程图的形 式表现出来的简化生命表。
成熟植株 Nt F 种子 Nt F g 幼苗Nt F g e 成熟植株 p
二、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1.年龄结构 1)年龄结构概念 种群内不同年龄个体的分布或组配情况, 即各个年龄级的个数目与种群个体总数的 比例。(年龄比或年龄分布) 2)年龄结构的划分 分3个年龄组:繁殖前期(休眠期、幼苗 期、幼年期、成熟期)、繁殖期(繁殖初 期、繁殖盛期、繁殖末期)、繁殖后期 (繁殖停滞期、衰老期、死亡期);
芽鳞痕 年 轮
小 枝 节 数
3)年龄金字塔
常用年龄金字塔(或年龄椎体)来表示种群的年 龄。 分为:增长型种群、稳定性种群、下降型种群;
2.性比
一个种群中的所有(或某个年龄组的个体中) 雄性个体数与雌性个体数的比值;
S=M/F×100%
(S为性比;M为雄性个体数;F为雌性个体数)
三、生命表
1.生命表的概念 描述种群死亡过程和存活过程的 一览表,用以记录在自然条件下或实验条 件下,种群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出生和死亡 的数目,以及出生、死亡发展态的概念:
植物种群个体随时间的进程而呈现个体数
量消长和分布变迁,称为种群动态。
热带雨林 胡杨林
一、种群密度
•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生物种群个 体的数量。 计算种群密度的一般方法:
•D=N/S
• (D为密度,N为个体数,S为面积)
种群密度是一个变量。在适宜的条件下 影响种群密度的条件下密度较高,反之 则低。种群密度随时间和环境条件而发 生变化。所以,进行种群调查时要具有 时间和空间概念。 植物种群变化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园林种群变化率 = 迁入率 – 迁出率
2.一般生命表的结构
x
1 2 3 4 5 6 1000 450 200 50 10 0
nx
dx
500 250 150 40 10
1.00 0.45 0.20 0.05 0.01 0.00
lx
0.550 0.556 0.750 0.800 1.000
qx
Lx
725 325 125 30 5
1210 485 160 35 5
胡杨林
公园
草原
种群动态结构
1.种群密度
2.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
3.生命表
年龄结构 性比
概念 一般生命表的结构
类型
存活曲线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4.种群的增长 种群的增长规律
种群平衡 季节消长 年记变动 种群崩溃 种群衰落
与种群密度无关种群增长规律 与种群增长有关的增长规律
5.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的概念:
离散增长模型
1)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种群连续增长模型
环境容纳量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规律
逻辑斯谛增长 逻辑斯谛曲线
逻辑斯谛方程修正项的生物意义
五、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种群平衡 季节消长 年际变化 种群爆发 种群崩溃 种群的衰落
时间t
Nt 1
时间t+l
四、存活曲线
纵坐标:存活率(lx)、或存活数的对数 横坐标:年龄(x)、或寿命百分率 曲线有三种类型: I 型:凸型曲线,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低 II 型:对角曲线,死亡率较为直线线形 III 型:凹形曲线,在生命前期,死亡率高。
四、种群的增长 1.种群的内禀增长 2.种群的增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