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课题:扇形
教学目标:
1、认识弧、圆心角以及他们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认识扇形,并能
准确判断圆心角和扇形。
2、理解扇形概念知道扇形有一条对称轴以及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面积。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弧、圆心角、扇形,能准确判断扇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请将手中的两个圆一个平均分成4份剪下其中的一份,另一个平均分成2
份剪下其中的一份,观察手中的图形,他们像什么?(像扇子)
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扇形。
(板书课题:认识扇形)
二、合作探究:
1、认识弧:出示一个圆,在上面任意点两个点A、B。
(1)A、B两点在什么位置?(圆上)
(2)师: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弧。
课件演示。
(3)追问: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什么?什么叫弧?
(板书:弧: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读作:弧AB。
(4)请在圆上用彩笔画一条弧。
你是怎样画的?(边用手指描弧边说弧
AB)
2、认识圆心角:课件演示连接OA和OB 。
(1)线段OA 、OB是圆的什么?(半径)
半径OA 、OB所夹的部分叫什么?(角)
这个角的顶点在圆的什么位置?(圆心)
师: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
什么叫圆心角?
(板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
(2)请学生在圆上标出圆心角。
谁是圆心角?(∠A OB是圆心角)
(3)练习:教材76页1题(略)
3、认识扇形。
(1)画出扇形一圈,我们把围成的图形叫扇形,什么叫扇形?交流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板书:扇形)(2)同学之间用手描一下自己手中的圆,互说哪一部分是扇形。
(3)观察桌上剪好的图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说一说,它是扇形吗,为什么?
(4)师课件演示:黄色部分是什么图形?(扇形)为什么?
4、说一说。
(1)在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的外形是扇形?
(如:扇子外形、贝壳外形、树叶外形等)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扇形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
5、第三次用剪好的扇形:请将桌上的每一个扇形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
三、合作交流
演示:活动的扇形。
圆心角一条半径不动,另一条半径不断转动,呈现不同的扇形。
当两条半径重合时,形成一个圆。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四、展示点拨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五、训练拓展:
1、练习十六第1-3题
2、练习十六第4题
六、小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课题: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圆知识的梳理,引导学生掌握圆各部分的知识,掌握圆的周长、面
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复习、构建网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梳理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指着黑板上画的一个圆)这是什么图形?
生:圆。
师:圆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
今天我们对圆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下系统的整理
和复习。
(板书课题:圆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忆整理、交流探索
1、老师在课前已经让大家翻阅了这部分内容,而且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整理一下,你们做好了吗?
2、好,结合你们整理的内容,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关于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
识好吗?
3、师生共同总结相关知识,要抓住主要内容,并注意各部分联系。
三、巩固练习,查漏补缺(智慧大冲关)
知识我们整理的很好,看看我们掌握的怎么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城
堡,在那里来一个智慧大冲关好吗?
A、第一关“我来填一填”
1、圆的对称轴有()条,()是圆的对称轴。
2、圆的()和()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
(),用字母()表示,通常它取()。
3、在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3厘米,那么画出的圆的半径是
()厘米,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4、已知圆的直径是0.2分米,那么圆的半径是()分米,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5、若圆的周长是6.28米,那么圆的直径是()米,半径是()
米,面积是()平方米。
6、一个圆形蓄水池的周长是31.4米,那么它的半径是()米,直径是
()米,面积是()平方米。
B、第二关“我当小法官”
1、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
2、圆周率等于3.14。
()
3、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
4、一个圆的半径是2cm,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5、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线段都是直径。
()
6、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大。
()
7、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些。
()
8、长方形、正方形、圆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
四、训练拓展:
1、一座体育馆的围墙是圆形的,淘气沿着围墙走了一圈,一共是628步,淘气每步长约0.6米,若再体育馆周围按栅栏,那么栅栏的长度是多少米?体育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直径是16cm的圆的面积同长是16cm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3、一个运动场的形状和大小如下图所示,长方形长50厘米宽20厘米。
两边是半圆形,中间是长方形,那么这个运动场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小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课题: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
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
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
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
58创新世界纪录。
师:100米赛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让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
(因为公平,才吸引人。
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
)
(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组织学生交流)
(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
不同的起跑线上?
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
公平吗?)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
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
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昵?比赛
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
(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
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验证,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来表示,看你有什么发现?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
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师(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对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1、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
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四、回顾小结,体验收获: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