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资料一、单选选择题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称【】A.辟雍B.泮宫C.东序D.上庠2.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是在【】A.1903年B.1904年C.1905年D.1906年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4.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王守仁5.体现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占有了一定地位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干部学校是【】A.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B.黄埔军校C.上海大学D.劳动学院7.战国时期被称为“显学”的是【】A.儒家、墨家B.儒家、道家C.道家、法家D.法家、兵家8.王安石主持的教育改革是北宋兴学运动的【】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9.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是【】A.善言B.类比C.列举D.设疑10.“捐监”创行于【】A.宋代B.唐代C.元代D.明代11.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A.中华教育改进社B.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C.中国民生教育学会D.中华职业教育社12.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A.王守仁B.朱熹13.我国封建官学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国子学B.国子寺C.国子监D.太学14.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创办“快乐之家”的教育家是【】A.维多里诺B.佛杰里奥C.委基乌斯D.瓜里诺1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16.1958年美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后提出要加强“新三艺”的教学,其“新三艺”是指【】A.英语、社会、历史B.英语、数学、现代外语C.英语、数学、科学D.科学、数学、现代外语17.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报馆经理雷克斯创办的学校被称为【】A.读写学校B.劳动学校C.公学D.星期日学校18.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可能的目的和【】A.一般的目的B.具体的目的C.个别的目的D.必要的目的19.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进行绅士教育应当在【】A.家庭B.学校C.教会D.社会20.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的经典著作是【】A.《论学究气》B.《愚人颂》C.《散文集》D.《巨人传》21.公元前335年,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创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是【】A.修辞学校B.吕克昂学园C.阿加德米学园D.哲学学院22.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了解西方文化和科学的主要渠道是【】A.“儒学”B.“国学”C.“和学”D.“兰学”23.杜威在批判了旧教育不尊重儿童的弊端后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主张是【】A.“游戏中心论”B.“实践中心论”C.“活动中心论”D.“儿童中心论”24.中世纪前期西欧最好的教育机构为【】A.修道院学校B.宫廷学校C.堂区学校D.城市学校2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智育、德育和体育概念的教育家是【】A.洛克B.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斯宾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现存最早的蒙养教材的西汉史游作的________。
27.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就是________。
28.汉代的选士制度是________。
29.朱熹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
30.康有为为培养变法人才创办了________(学校)。
31.18世纪末,德国教育家巴西多按照卢梭教育思想创办的学校被称为________。
32.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由英国人贝尔和兰卡斯特所创立的学校制度叫________。
33.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包括________、循序渐进原则和彻底巩固性原则。
34.裴斯泰洛齐在1781年写下了他的第一部教育小说是《________》。
35.戴高乐政府在1959年连续颁布两项教育法令,其中至今仍是法国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的是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6.六艺37.中体西用38.教育敕语39.实科中学40.富尔法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我国古代书院在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42.简述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内容。
43.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意义。
44.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45.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比较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上的主要异同。
47.试述欧洲“新学校”的特点。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资料答案及评分参考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B 2.C 3.C 4.A 5.C6.B 7.A 8.A 9.B 10.D11.D 12.A 13.D 14.A 15.C16.D 17.D 18.D 19.A 20.D21.B 22.D 23.D 24.A 25.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急就篇》27.求放心28.察举制29.学其事30.万木草堂31.泛爱学校32.导生制33.直观性原则34.《林哈德与葛笃德》35.《教育改革法令》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6.它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2分)其中,礼、乐、射、御作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礼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乐是综合艺术课;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
(2分)37.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
(1分)中学指中国固有文化教育思想(主要指经史之学和纲常名教理论)及其文化教育制度;(1分)西学指西方近代文化教育思想及其文教制度(包括西文、西艺和西政等重要内容)。
(1分)“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根本,以西学为中国所实用。
(1分)“中体西用”是晚清文化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38.1890年,日本政府以天皇诏敕的名义颁布了以儒家忠孝、仁爱为教育内容,掺杂近代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教育敕语》,它规定日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忠于天皇的臣民和忠于父辈的孝子。
(2分)《教育敕语》的颁布,规定了日本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奠定了日本国民道德教育的基础,一直成为二战以前日本教育的总的指导纲领。
(2分)39.德国18世纪初出现的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2分)它重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
(2分)40.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运动后,颁布实行了“富尔法案”(也称“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
(2分)该法案提出改革高等教育的三条中心原则,即: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和多科性原则。
(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1)书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2)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莅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重要的教学形式;(3)书院讲学不受地域限制。
(4)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独立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注,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6)书院组织机构比较精干;(7)书院一般订有“学规”。
(答对1点给1分,答对5点本题满分)42.(1)解放儿童的眼睛;(2)解放儿童的头脑;(3)解放儿童的双手;(4)解放儿童的嘴;(5)解放儿童的空间;(6)解放儿童的时间。
(答对1点给1分,答对5点本题满分)43.(1)教育为中心工作服务;(1分)(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分)(3)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
(2分)44.(1)人道主义;(2)古典主义;(3)自然主义;(4)世俗化;(5)贵族化;(6)变革性。
(答对1点给1分,答对5点本题满分)45.(1)明了阶段;(2)联想阶段;(3)系统阶段;(4)方法阶段。
(答对1点给1分,答对4点本题满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1)相同点:孟、荀二人都重视教育在个体善性形成中的作用,即通过教育可使个体的人性最终表现为善,从而“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或“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
(2分)(2)不同点:孟、荀二人在论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上,其理论出发点及具体作用上有差别。
①在人性论上,孟子主张人先天就具有仁义礼智善端的“性善论”,这是一种先天道德论。
(2分)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
即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2分)②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否定了先天道德论。
一方面,把“性”与“伪”分开,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另一方面,“性”与“伪”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正因为人性本恶,圣人与小人亦同,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其关键在于“化性起伪”。
(2分)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
可见,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2分)47.(1)在具体实施上,一般都是由私人或资产阶级教育团体经办的,它开设在乡村或城郊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一种“寄宿制学校”;(2分)(2)规模一般不大,但校舍设备完备、富丽舒适,师资条件比较优越,实行收费制且学费昂贵;(2分)(3)重视体育,目的是使未来的实业家们有强健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2分)(4)在智育上十分强调学习实际有用的知识,开设多种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课程;(2分)(5)在道德教育上,往往通过学生在学校的自治来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和自由,要求学生发自内心去养成一种道德观,宣扬社会合作,培养善于应付社会生活的能力。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