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碱盐题型

酸碱盐题型

酸碱盐题型(一)、判断下列反应是否能发生1、Cu +AgNO3→2、Fe + H2SO4→3、Cu + HCl→4、Na2SO4 +HCl→5、碳酸镁与稀硫酸6、氢氧化钡的溶液与稀硫酸7、氧化钙与稀盐酸(二)考察离子或物质共存8、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B.CuSO4、MgSO4、KCl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共存的是A Na+ 、OH- 、Cl-、Ba2+B Ca2+、SO42-、K+、CO32-C Cu2+、Mg2+、Cl-、NO3-D Cl-、Ag+、Na+、NO3-10、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NaOH、NaNO3、K2SO4B.CuSO4、MgSO4、KCl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三)物质的鉴别11、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C.KOH、Na2SO4、CuSO4 HCl D.KCl、AgNO3、KNO3、NaCl (四)除杂与分离(括号内为杂质)12、⑴Cu(Fe) ⑵FeSO4(CuSO4)⑶NaCl (Na2CO3) (4) HCl(H2SO4)⑸Cu(CuO) ⑹BaSO4 (BaCO3)⑺CaO(CaCO3) ⑻CO(CO2)⑼CO2(CO) ⑽KNO3(CuSO4)⑾MgCl2(MgSO4) ⑿NaOH(Na2CO3)(五)推断题类型一文字叙述型13、(2013柳州)已知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分别能与乙、丙反应。

(1)如果甲分别与乙、丙反应,所得溶液溶质不同,但组成元素相同,乙为单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丙,丙为化合物。

请写出乙与丙的化学式:乙______ ,丙_______。

(2)如果乙可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丙,乙与丙的组成中有两种相同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且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请写出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3)下列关于甲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甲物质一定是酸或盐B. 甲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硫或盐酸C. 甲物质与乙、丙反应都生成沉淀D. 甲物质与乙、丙反应都没有现象12、(2011柳州)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D、F是盐,E 是酸。

它们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E ══F+2A ②2B+E ══D+2A ③F+2B ══C↓+D。

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13、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石灰水和酚酞溶液6种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Na2CO3和CaCl2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1)若两溶液混合,溶液呈红色,则其中一种溶液一定是。

(2)若两溶液混合,有气体生成,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上述⑴和⑵的混合溶液再次混合,有白色固体生成,则最终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4)若两溶液混合时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第三种溶液,有白色固体生成,则两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若A、B、C、D和E分别是上述6种溶液中的一种。

B是A、C反应的产物,E是D、C反应的产物。

B、C、E溶液中溶质可能是。

类型二框图型14、(2014来宾)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乙为胃液中一种酸。

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若丙溶液为浅绿色,丙的化学式___ ___。

(2)乙→H2O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 ____反应。

(3)甲→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

15、(2012玉林、防城港)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C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D、E、I均为气体,X为黑色固体,Y为红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D------- 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若现象a为无明显变化,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填一种)。

若现象a为“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填一种).(4)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属于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4崇左)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下图是某无色溶液X与不同类物质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请回答:(1)若X是稀盐酸,Y是红色溶液,A是一种指示剂,则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盐酸,Y是白色沉淀,则A、B、C、D四种物质依次为: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

(3)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

类型三其他类型17、(2012桂林)小红同学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并构建了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已知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F、D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E与H反应生成F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_______。

(2)E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1.2 g A和2.0 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G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G中另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六)实验探究题类型一混合物成分的探究18、(2014贺州)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化学兴趣小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至少含有两种物质)的白色粉末,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探究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1)提出问题:该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3)提出猜想: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 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猜想Ⅲ:只含有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5)通过实验,猜想_____成立。

(6)写出步骤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拓展:粗盐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步骤是溶解、_____、蒸发。

19、(2015原创)厨房中有一包无标识的白色粉末,经初步认定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小明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俗称_______、苏打,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两者都属于______(选填“酸”、“碱”或“盐”),都能溶于水,且水溶液都呈碱性。

【实验探究】小明取适量白色粉末,配制成溶液,按表中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请完成表中空格。

(2)实验步骤2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实验步骤3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实验反思】小明实验后发现上述实验方案并不能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

经老师指导后,小明再取少量配制的溶液滴加氯化钙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则该白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3柳州)水煤气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一般用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杂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2)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CO2。

【实验假设】①可燃气体只是CO;②可燃气体只是H2;③可燃气体是CO、H2的混合气。

【实验过程】实验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水煤气中的CO2、H2O已被充分吸收):实验中,发现黑色氧化铜变红,且______________,证明水煤气含有H2;还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水煤气中含有另一可燃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根据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实验应保证安全,防止中毒,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1)实验后,乙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

但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实验拓展】(1)实验后,乙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

但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丁同学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查阅的资料发现,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

正确的鉴别方案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化学反应后生成物成分的探究(含变质类)21、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未盖瓶塞,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若变质,变质程度如何?【查阅资料】a.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两者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BaCl2+Na2CO3 ══BaCO3↓+2NaCl【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猜想二:该溶液完全变质,溶质是Na2CO3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1)为验证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军和小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小军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于是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