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蛙泳教学精华

蛙泳教学精华

(1)教学方法不当在游泳教学中,教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语言生硬,动作示范不规范、不正确,水中保护不够,均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害怕,而产生厌恶、恐惧心理。

比如在学习的初期,有些小学生不敢把头放进水里面憋气,有些教练会强行的把他们按到水里面,有的时候适得其反,会加剧其心理恐惧,甚至使得产生逃课的心理,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

在游泳教学中,一些教师急于求成,上课时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安排不够,急于将教学的进度、难度上升到学生接近或最大的能力水平,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非常吃力,而失去信心,结果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比如说,在蛙泳教学中,蛙泳腿的练习一定要达到7到8个课时甚至更多,让蛙泳腿基本定型之后,再教授蛙泳手,如果蛙泳腿还没有完全掌握,就教蛙泳手,到最后蛙泳腿和蛙泳手都没有完全掌握,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克服或消除恐惧心理障碍的教学方法(1)循序渐进法。

循序渐进法是按照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的渐进性原则进行练习运动技能的方法。

在蛙泳练习过程中也是一样,不能够急于求成。

比如说熟悉水性阶段一般包括以下教学步骤:熟悉水性练习——憋气练习——水中原地换气练习——漂浮练习;蛙泳基本技术训练阶段包括以下教学步骤:蛙泳腿练习——蛙泳手练习——完整的蛙泳配合练习等,都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和掌握动作技能。

(2)心理训练法。

心理训练法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过程。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运用较多的是表象训练和认知训练。

比如说蛙泳腿教学,首先通过老师的讲解,再进行示范,学生把看到的动作和要领在脑中回放,反复多次进行,有助于学生掌握和改进蛙泳腿动作。

遇到不会的动作,多进行表象训练,防止动作错误或急乱而导致恐惧心理。

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怕苦怕累,遇到困难不积极面对,通过认知训练,用积极、合理的认知信念取代学生消极的、不合理的信念,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控制学生的紧张情绪,消除恐惧心理。

比如在换气环节,学生怕呛到水,不敢进行换气练习,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别人能做到,我一定能做到”,这样敢多尝试几次就有利于消除恐惧心理。

在练习过程中,要多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动机,发展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3)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按照对动作的掌握程度给学生进行分组,并且给予相应教学方法的方法。

在游泳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是升降组法。

给学生进行测试,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是掌握的动作相对较好,心态比较放松;第二组是掌握的动作一般,心理稍微有点紧张;第三组动作基本不对,有轻微的恐惧心理。

在老师布置练习任务之后,过段时间进行测试,表现好的可以晋升到上一组,反之就要降组,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也要按照具体情况,防止受群体的影响,不能使掌握不好的学生掉队,老师应重点关注有心理恐惧的学生,多给他们帮助和辅导,必要时也可以用优生带差生的方法,使得他们尽快克服心理恐惧,改进动作。

(4)语言诱导法。

语言诱导法是通过语言启发、引导、激励或激将来指导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语言要富有感染力,特别针对一二年级的初学者,要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解要形象,示范要直观。

对完成动作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使得其更加用心去学习,通过与完成动作一般的学生进行比较刺激,激发学生不怕输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完成动作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消除恐惧心理,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5)游戏比赛法。

游戏比赛法是通过游戏或者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练习的方法。

在教学游泳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用游戏或比赛的形式,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熟悉水性练习时,进行憋气练习,有些学生不敢把头浸到水里面,或者是憋气时间较短,可以用看教师手指数数,或者在水底捞东西,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胜负上,这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时间一长恐惧心理就会消失。

2、教学方法在蛙泳各个阶段的实践运用下面我以蛙泳为例,讲述在学习蛙泳的每一个阶段,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好的来克服或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蛙泳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熟悉水性阶段、蛙泳基本技术训练阶段和巩固练习阶段。

以12个课时为例,熟悉水性阶段需要2-3个课时,蛙泳基本技术训练阶段8-9个课时,巩固练习阶段1-2个课时。

(1)熟悉水性阶段熟悉水性阶段对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第一次下水,一步迈空没了头,喝了一口水,可能不敢迈第二步了;一次呼吸动作没做好,呛了鼻子,也许再也不愿把头放在水中游了,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熟悉水性阶段一般包括以下教学步骤:熟悉水性练习——憋气练习——水中原地换气练习——漂浮练习等。

①熟悉水性练习。

熟悉水性练习包括池边双腿打水、水中行走和跳跃等。

通过熟悉水性练习来,来感受水的温度,了解水的压力、浮力、阻力等,适应水的环境,逐渐消除怕水的心理。

学生在下水之前,可以让他们坐在池边打水,把身上用水泼湿,为下水做准备。

在水中可以做一些行走跳跃练习,比如从沿着池边走到多人手拉手行走到单人行走,跳跃也是一样,多人以开小火车的形式,后面人搭住前面人的肩,下蹲之后往前跳,再过渡到一个人跳,掌握好的人可以让他在水中跑行,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在水中的平衡能力。

②憋气练习。

憋气练习是一种把头浸到水里屏住呼吸的练习,先双手扶住池边,试着把脸的一部分埋人水中,逐渐过渡到整个头埋人水中,再过渡到双手不扶任何支撑物,将头埋人水中,自由反复练习,憋气时间由短到长,深度由浅到深。

有些比较怕水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捏着鼻子憋气,然后在水中屏气放掉手。

它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坎,尤其对于初学者,很多人不敢把头浸到水里面,不小心鼻子吸到水会造成呛水,给他自身很难受的感觉,有些人的心理恐惧就是从这个时候产生的,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多采用语言激励法,多引导多交流,切勿采取强行把头按进水的方法,这样会使得恐惧心理加剧。

等学生初步掌握了憋气的动作要领之后,可以用计时、数数、水中摸“宝”、钻越障碍(手臂放在水面上,让学生在水里面从手臂的这边钻到另一边。

)等方法,转移他们注意,引起其兴趣,消除恐惧心理,提高其憋气的能力。

③水中原地换气练习。

换气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蛙泳教学的难点。

有很多初学者,掌握不好换气的方法,改变不了岸上的呼吸习惯,时常会用鼻子吸气,导致呛水,从而造成心理恐惧障碍。

先在陆地和水面上做呼吸模仿练习,低头吐气,抬头吸气,直到在水面上能掌握水中的呼吸节奏练习为止,然后再过渡到水中练习。

首先在水面上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头浸入水中憋气,其次在水里面吐气,吐气要慢而均匀,最后抬起头用嘴巴迅速吸气,反复练习,这个过程中多强调鼻子只能用来吐气,如果有水浸到嘴巴可以把水再吐出去。

还有一个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的学习换气的方法,方法很简单,在家用淋浴的喷头训练,开启喷头,让水喷洒到脸上,试着在水柱中用嘴巴换气,水柱可以由小变大,胆子较小的开始可能比较慌,闭着眼睛,有很多水流在脸上和鼻子上,或者在换气的时候水会流进嘴巴,青少年儿童可以在父母亲的陪同下训练。

有些学生练习到蛙泳腿并结合呼吸的时候,换不好气,时常在水里不吐气,换气的节奏没有掌握好,所以换气练习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④漂浮练习。

漂浮练习,包括屈体漂浮和直体漂浮练习。

屈体漂浮的方法是深吸一口气低头,含胸抱膝团身紧,就能够漂浮起来,最后抬头站稳。

直体漂浮的具体方法是:双手扶池边漂浮练习——双手推开池边漂浮练习——蹬池壁(底)漂浮练习。

双手扶池边漂浮练习首先是深吸一口气,双手搭住池边,两臂前伸夹头,眼睛看池底,两脚伸直使身体平卧于水中,身体要放松,特别是手臂不能太用力,待能够扶池边漂浮以后,试着让学生轻轻推开池边漂浮。

碰上有恐惧心理胆子小的学生,不敢离开池边做漂浮,一定要有耐心,多加强语言引导和激励,帮助他离开池边。

蹬池壁漂浮练习,两手臂向前伸直,一脚站立池底,一脚向后抬起隔在池边,深吸一口气之后低头夹于两手臂之间上体前屈,臀部尽量抬高,站于池底脚向另一脚并拢屈膝,两脚的位置尽量靠近水面,再蹬池边平直向前漂浮。

在这个过程中,在水中没有支撑点,学生的体位发生变化,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平衡掌握不好,比较容易造成恐慌,特别是初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做完漂浮后不知道怎样站立起来。

这个时候一定要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多示范,多加强保护和帮助,使得学生大胆去尝试练习,克服这种恐惧心理障碍。

(2)蛙泳基本技术训练阶段熟悉水性阶段是蛙泳教学的基础,那么蛙泳基本技术训练阶段就是蛙泳教学的核心。

蛙泳基本技术训练阶段包括以下教学步骤:蛙泳腿练习——蛙泳手练习——完整的蛙泳配合练习。

在这个阶段,除了要练习蛙泳腿和手之外,还要继续巩固换气技术,充分熟悉水性,进一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①蛙泳腿练习。

蛙泳腿是游进时力量的主要来源,是衡量蛙泳速度快慢的重要标志。

因此,蛙泳腿练习是蛙泳教学的关键。

它包括收腿、翻脚、滑行蹬夹、(漂浮)四个主要环节。

它的主要技术要点:收腿要放松,力量小,速度慢,大腿不能收过头,跟身体的夹角大约120°,小腿往上收尽量靠近臀部;翻脚在收腿未开始,勾脚往外翻;蹬夹水是大腿发力,两脚向外、向后,向内(既是弧形蹬腿)边蹬边夹,速度快,蹬的时候保持勾脚的姿势,夹得时候脚尖自然伸直;滑行要求蹬夹腿结束后并腿漂一会。

教学口诀:边收边分慢收腿,向外翻脚对准水。

弧形向后蹬夹水,伸直并拢漂一会。

蛙泳腿练习方法:先进行陆上仰坐、俯卧蹬腿模仿练习,要求:从四拍(收、翻、蹬、夹)到三拍(收、翻、蹬夹)到最后完整练习;蹬壁滑行徒手蹬腿练习,憋住气,滑行一段距离之后打蛙泳腿,争取一口气能够多打几次腿,体会两个动作之间有一定的漂浮时间;扶浮板蹬腿练习,要求两手要伸直扶板,也是滑行一段距离之后打蛙泳腿,等蛙泳腿基本定型之后,可以利用浮板抬头换气,换气之后再做蛙泳腿,反复练习。

很多初学者收腿太快,大腿收得过多,造成臀部上提,有的学生没有翻脚,直接用脚背打水,打水的效果不好,造成比较难前进,导致身体下沉,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严重的会引起心里恐惧。

这时候要求不能够着急,一定要按照慢收快蹬夹的节奏,反复多练习,教练也要多示范,让学生直观的观察蛙泳腿的做法,练习蛙泳腿的课时一般需要5、6个以上,等动作定型之后才能练习蛙泳手,后面可以利用一些游戏比赛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②蛙泳手练习。

蛙泳手主要为换气服务,所以蛙泳手练习一般配合呼吸练习,其主要技术要领为提肘划水向胸前,胸前夹水向前伸,上体低头前倾,划水抬头”。

划水效果不好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体会两手臂下伸手臂后蹬腿,臂腿伸直漂一会,划臂时抬头吸气,前伸时低头吐气。

有些初学者协调性不是很好,在完整的练习时会出现手脚同时并用,手脚动作没有协调配合好的现象,蛙泳腿没有做完整或动作节奏过快,没有漂一会的过程,还有些没有在水中吐气,吐气和吸气都在水面完成,导致在水面停留时间过长,吸不到气,前进效果不好,就会下沉,容易造成心理恐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