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天然药物化学第11章天然药物研究开发
天然药物化学第11章天然药物研究开发
(二)药物的筛选体系
1.体外活性测试 离体组织器官、细胞、酶、分子等水 平的体外实验体系 2. 体内活性测试
整体动物实验
3. 二者结合
(三)药物的筛选技术
1.高通量筛选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technology)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用于寻找新药
的高新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基本特点是对大量
无 抗 肿 瘤 活 性
溶 剂 分 配
色 谱 分 离
有 抗 肿 瘤 活 性 确 定 抗 肿 瘤 活 性 或 作 用 机 理 有 新 颖 性 示 有 新 颖 性
无 抗 肿 瘤 活 性 溶 剂 分 配 色 谱 分 离 浓 缩 物
跟 踪 分 离 活 性 成 分
示 有 抗 肿 瘤 活 性 体 内 复 筛 抗 肿 瘤 活 性
等。
3.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 在药物设计中,一般把基于分子对接的数据库 搜索方法称为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计算机药物虚
拟筛选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从已经
建立的大规模化合物的三维结构数据库中搜寻与靶 标生物大分子活性部位或结合部位相匹配的化合物 ,目的是从几十到上百万个分子中,发现有苗头的 化合物,集中目标攻关。
二、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程序
(一)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新药的主要形式:
•第一种形式:
•经过文献、民间调研或现代药理实验,发现某 种动植物、矿物或微生物的药用价值,然后开 发——新药(新药材及其炮制品)
•第二种形式: • 根据动植物的亲缘关系,开发替代资源。 解决现有贵重药材资源不足的问题。 •黄连、黄柏→三颗针;
中药出口的主要对象则集中的东南亚、日本、 韩国、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北美和西欧华人居住地。 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药出口额占国际市场成 交额的31.4%,日本占28%,东南亚占19%。韩国 仅高丽参一项创汇近2亿美元,日本仅救心丹一个 品种创汇近1亿美元,欧洲一个银杏制剂的销售额 达5亿美元。
(二)新药种类
指标、体内外进行测试加以确认。
例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筛选抗肿瘤活性植物或动
物粗提取物方法
植 物 粗 提 取 物 体 外 多 项 指 标 筛 选 抗 肿 瘤 活 性 示 有 抗 肿 瘤 活 性 体 内 筛 选 抗 肿 瘤 活 性
有 抗 肿 瘤 活 性 确 定 抗 肿 瘤 活 性 或 作 用 机 理 有 新 颖 性
追踪活性最强馏分。
分离过程中常配合采用各种分离手段以求获得良
好的分离效果,并应尽量避免采用可能导致活性成分 分解或不可逆吸附的方法或试剂。
(四)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5.传统天然药物多为汤剂,但目前我们应用的有 很多脂溶性成分。
(1)成分互溶、助溶;
(2)提高剂量。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2.高内涵筛选(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
指在保持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同 时检测被筛样品对细胞形态、生长、分化、迁移、 凋亡、代谢途径及信号转导各个环节的影响,在单 一实验中获取大量相关信息,确定其生物活性和潜 在毒性。
2.高内涵筛选
(High Content Screening,HCS)
三、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新药的三个阶段:
1. 临床前研究 原料保障供应研究 有效成分研究 药效学研究 制剂工业化研究
5~8年时间
2. 临床研究 3. 试生产
10~15年时间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 研究方法
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创新药物关键:
能否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分离得到有药 用价值或潜在药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
新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 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
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 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三)血清药化学和血清药理学
进展小,一般不深入研究
(四)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1、高投资、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
2、 关键在于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有时体外活性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药物实际在体
内的作用并不平行,故实践中也应予以注意。
3、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
这是追踪分离活性化合物的前提,可采用多项
2、 国外研制开发天然药物的做法有三种:
(1)将传统验方按传统用法(以汤药为主)制成 颗粒剂和胶囊出售。 (2)投资调查收集发展中国家使用的单味药或复 方药,再从中寻找有效药物成分。 (3)对一个地区的植物不论是否有记载,都加 以收集进行生物活性筛选
3、我国天然药的研究与开发 (1)资源普查情况与新药开发优势 普查结果表明,云南具有植物药、动物药的资 源优势,植物药达6157种,动物372种,在全国名 列第一。云南省不仅动植物种类丰富,同时有25 个民族在用药。 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者应当力求找出其中最本质的作用,选择建立
反映临床治疗作用特点、且效果与之平行的活性测 试体系,才有可能追踪分离出目的活性成分或甚至 有效成分。
中药或天然药物名称
乌头 (Aconitum spp.) 大黄(Rheum coreanum 及R. palmatum的杂交种) 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贝(日本产) (Babylonia japonica) 软紫草 (Arnebia euchroma)
有 活 性
无 活 性 (弃 去 )
本方法的优点是:
①活性低或含量少的化合物不至于丢失 ②增加了检出新化合物的机会; ③可能分离得到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合物
(四)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3.在众多生物活性中力求找出最本质的作用
天然药物或中药在临床治疗上可能作用于多个
靶点,因而具有多种疗效,即表现出多方面的活性。
在允许使用天然药方面各国又有不同政策,对 一些有毒天然药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在些国家限用 乌头、马钱子等药物,有些国家甚至限用黄连和黄 连素,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则限制很严。
在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中,欧美重视开发治疗 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如早老性痴呆 症)和艾滋病药物,亚洲除上述疾病外,对治疗消 化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炎症、传染性疾病的天 然药亦很重视。“保健药”近年在亚洲特别是华人 世界很风行。
从天然药物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水平分析, 有下面几种情况:原料药,这在我国的市场上 占了很大比例,亦即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制剂 或提取物,通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制成,中成药 大多来源于此;纯天然有效化学成分,美国的 FDA即如此要求,但近年来也逐渐放松管制。
在国际市场,植物药及其制品的成效额约为 300亿美元,而我国中药出口额仅占其中的3.3%左右 ,约10亿美元,其中主要为中药材和中药饮片。
一、原生生物活 性成分研究
实地调查 文献调查 资源调查 原植物鉴定与对文献、临床、民间用药调研筛选
体外活性评价 确定药物原材料 提取,粗分(水煮、醇沉——梯度萃取)
A部分
B
C
D 体内活性评价
E
有效部位
有效部位
活性筛选 分离 有效成分 结构修饰 结构鉴定 临床试验
缺点: (1)活性测试的样品及工作量均大大增加; (2)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 面的配合。
优点:
(1)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化合物类型的框框 限制,只以活性为指标进行追踪,故发现新 化合物的可能性很大。
(2)如果分离过程的某一阶段,如因分离方法 或材料选择不当,导致活性化合物的分解变 化或流散时,还能迅速查明原因,并可采取 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对天然活性化合物的 分离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筛选追踪得到活性化合物只 是一类创新药物研究的前期阶段。 不少天然活性化合 物因为存在某些缺陷而难以直接开发利用: (1)药效不理想; (2)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 (3)含量太低,难以从天然原料中取材; (4)或因结构过于复杂,合成也十分困难; (5)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差等等 因此,我们只能以它们为先导化合物,在经过一系 列的化学修饰或结构改造后,对得到的衍生物进行定 量构-效关系的比较研究,才有可能发现比较理想的活 性化合物,并开发成新药。
•人参→人参茎叶
•第三种形式:
•复方药的开发。临床验方、现有中药、中成药 剂型的改良。目前用的多数是复方制剂。 第四种形式: 开发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基本明确的成分 组群,质量易于控制,疗效稳定)。 如:地奥心血康、银杏叶制剂。
•第五种形式: •中药西制。有效成分—先导化合物
—单体新药。
•青蒿素→蒿甲醚; 地高辛→β-甲基地高辛
止血、抗炎、抗菌、 前列腺素PGE2生合 抗病毒、抗癌 成抑制活性
arteriole arnibinone arnebifuranone shikonins类
(四)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4.注意正确比较并判断各个馏分的活性
分离过程中总是按“等剂量不等强度原则”对每 一
阶段得到的馏分进行活性定量评估,并与母体作比较,
生理活性
强心、利尿 兴奋、镇痛 健胃、缓泻 利胆、抗炎 口渴、视力减退、 瞳孔散大、言语障 碍、便秘
活性筛选体系
Yagi-Hartung法 (离体蛙心) 致泻活性(小鼠) 胆汁分泌促进作用 atropine定量法 (小鼠散瞳率试验)
目标活性物质
去甲基乌药碱 (Higenamine) 乌头碱类 番泻苷 (sennoside) 茵陈色原酮 (capillarisin)等 surugato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