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短文两篇》知识点整理
《爱莲说》
初二(2)班 卢秋婷 整理
一、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古代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
杂文,以记叙、议论、抒情作为其主要表达方式,如《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
二、重点字词翻译
1、草木之花:的 2、甚:很; 3、蕃:多 4、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染:沾染 6、濯:洗涤 7、妖:美丽而不端庄 8、蔓:生枝蔓 9、枝:长枝节 10、益:更加 11、亭亭:耸立的样子
12、植:立
13、亵:亲近而不庄重
14、谓:认为
15、花之隐逸者也:的
16、菊之爱: 表倒装,宾语前置的标

17、鲜:少

18、宜:应当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明确: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明确:我唯独喜爱莲花生长在淤泥里,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明确:香气传播,更显得清芬,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它。
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明确: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少听说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四、重点语句停顿
1、可爱者/ 甚蕃。
2、世人/ 盛爱牡丹。
3、予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 而不妖。
4、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从莲的生长环境、气质、外形、姿态、香气、态度来描写莲花。
2、莲花所象征的人的精神品质:(生长环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气质)低调、谦虚,(外
形)正直,(香气)美名远扬,(姿态)不攀权附贵,(态度)受人尊重,是花中君子。
3、作者对莲花、菊花、牡丹的评价、感情及在文中的作用:

莲花——君子——洁身自爱,美名远扬——喜爱
菊花——隐士——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喜爱——正衬莲花(用菊花的…正衬莲花的…)
牡丹——富贵——追名逐利,爱慕虚荣——厌恶——反衬莲花(用牡丹所代表的…反衬莲
花的…)
明确:作者写菊是用菊花所象征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品质正面衬托莲花的高贵,用牡丹
所象征的追名逐利、爱慕虚荣的形象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莲的描写
和赞美,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谦虚低调、淡泊名利的美好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