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服务模式.pptx
人人享有家庭医生
保基本强基层建 机制最突出体现
GP制度核心
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实行全科医生签约 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落实到医生 个人,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
GP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试点目标(2013)—— 探索改革GP执业方式,引导多种方式执业,
推行建立契约服务关系 确定GP服务保障范围和服务费标准,加强服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改革与发展
徐汇区卫生局 刘诗强 2012年7月
8
北京家庭医生式服务之历程
北京市卫生局 许峻峰 2012年7月
积极试点 开创全科医生新时代
顾湲 首都医科大学
新医改总目标 — “健康中国2020”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价廉的医疗卫 生服务。
医生价值及其体现
鉴于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医生应是最优秀的专业人 才。考虑到培养一个医生的时间和费用/医生职业本身 面临的挑战、风险和责任/需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医 生岗位需要得到非常优越的经济补偿和社会尊重
医生与病人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关系,是非常个性化 的服务。医生收入更适合采取计件制而非工资制,不 然医生缺乏多接收病人的动力。计件的计算单位可以 不同,如:按服务次数计算,或按服务人数、月数计 算(数量包含质量)
当签约制度试行较为成熟时,可以实行签约居 民的住院与门诊费用统一由全科医生管理,这 样更有利于全科医生医保与健康守门人作用的 发挥—— Capitation!
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是第一次把基本医疗明确定义为对 全体国民的公共服务(政府责任!!!),作 为一种基本人权!
国务院《关于建立GP制度的指导意见》
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 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 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 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 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00-200元/人/年?
特殊群体:??——多样化 如:
医保
30 - 50% 300-1000元/人/年?
单位/个人 50 - 70%
个人投入有助于保持关系、加强同盟、有效利用资源
签约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生的收入水平。 在不改变我国现有工资体系的情况下,通过签 约服务,可以吸引有能力的执业医师选择到基 层从事全科医学专业。特别是在目前工资体制 与学历、职称等密切相关的情况下,通过签约 服务,有望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真正建立多劳多 得、优劳优得的收入分配机制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社区诊所: 民营机构 管办分离 单线管理
医生合伙人 – 责任人
聘用 护士,心理咨询师,理疗师 秘书,前台
诊所 – 私人产业, 政府资助
台灣基層診所
蔡文仁診所
台灣基層診所
林恆立耳鼻喉科
台灣基層診所
济南市卫生局 2012年7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医生的执业制度与 如何有效使用医生 这种最宝贵的医疗 资源密切相关:只 有当医生不再是某 一个医疗机构的私 有财产时,才能最 有效地使用医生资 源,最大限度地发 挥其作用
GP支付方式改革
工资 —— 收入 单位为主 —— 医保为主 服务费为主(人/次)— 管理费为主(人/年) 其他:政府购买公卫服务
制度中全科医生(团队)的收入
一是为签约居民提供约定服务,按年收取 服务费;
二是为非签约居民提供门诊服务,按项目 收取服务费;
三是为签约居民提供非约定服务,按规定 获得补偿。
其中按签约居民数收取服务费将成为主要收 入渠道。
签约居民服务费构成
一般居民:
医保
80%
政府(公卫) 10%
个人
10%
“切实以签约服务为切入点”— 何为签约服务?
市场经济的产物(供需双方的约定)
非强制性 双方平等
≠ “家庭医生式服务”!
规定双方责权利
(提供服务 — 购买服务)
为什么要签约服务? ——全科医疗:身边的健康管理
服务者:
服务对象:
健康/疾病一体化管理
保持健康/治疗疾病
特点:人性化/综合/连续/可 特点:无病/亚健康/小
居民购买非约定服务
支付方式改革—涉及动力的关键环节
“支付”不能不谈/缓谈
“奉献”必须,但成果的可推广、可持续性? “趋利行为”是生物天性/自然社会进化动力 大多数人要趋利/靠利益推动 科学合理的政策/顶层设计:利益兼顾,统一 盲目奉献——牺牲第一线操作者的利益,使其失
去工作热情和动力,导致背离大目标,为不科学 的决策者取得错误的经验埋单
需要将医生的收入限定在医疗服务本身
医生本身是自己的老板时,其收入与提供的医疗服务 数量和质量之间紧密联系
经济学概念:激励相容
新医改能否成功的根本,就在于能否 成功重建医疗机构及医生的激励机制,实 现各方利益的“激励相容”,使得那些符 合患者利益的做法,也符合医疗机构及医 生的利益——使医疗机构及医生在追求自 身利益的同时,也最大化地实现患者利益
及/协调
病/慢病
“自我医疗”
“久病成医”
寻求责任 分担者
主动/ 求助
全科医生“守门人”的使命—
守住民众健康之门 —— 实现全民最大健康目标
守住医疗保险之门 —— 实现卫生资源最大效益
主要任务:基层医疗+健康-慢性病管理 —— 适应民众和医保的需要/需求
GP执业方式改革
可以选择 —— 多种方式执业 多地点执业 各类签约人群 按需提供服务 按需组建团队(编制?) 职业生涯设计 ……
务质量监管,建立以按契约居民数获得服务费 为基础的新激励机制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建立GP首诊制度和以 家庭为单位的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2011; 2012-2013; 2015; 2020)
工作要求(三):
探索创新,务求实效。 试点工作关系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全科医 生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性强,试点地区既 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又要准确把握签约服 务的深刻内涵,不搞形式主义,制定切实可行 的政策措施,切实以全科医生签约服务为切入 点,推动全科医生执业方式、支付方式、服务 模式和诊疗制度的重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