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专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问题

第四专题 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问题

第四专题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问题(一)关于这个问题的历年命题情况介绍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1999年理科32题)[答案要点](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残余之间的矛盾。

建国初期,人民解放战争仍在继续进行,中国大陆的华南、西南的部分地区还没有解放,各种反革命势力在各地进行疯狂的破坏活动,严重地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和社会秩序。

新解放区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制度尚未实行,封建地主阶级还没有完全打倒,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经消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1956年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帝国主义势力已经被赶出大陆,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大陆上消灭了,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

广大的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991年文理科共用第31题)[答案要点](1)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与此同时也在执行社会主义的革命任务,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引导私人资本主义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展农村的社会主义互助合作运动。

(2)1952年,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获得巩固,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建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时,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3)在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同时,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试述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兼评“补资本主义课”的观点。

(1988年文理科试题)[答案要点](1)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革命转变的途径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2)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这就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必须不停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具备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第一,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第二,建立了居于领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三,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

(4)“补资本主义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第一,它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脱离了中国实际;第二,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早已证明行不通;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早已确立,再补资本主义课,是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

4.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2003年第31题)[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对历年命题情况的总结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残余之间的矛盾。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经消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1956年底,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 关于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

(2)195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3)在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3.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1)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在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所规定的。

(3)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政治保证和国际因素。

(三)可能的命题方向1. 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多方面的斗争。

第一,在军事上,继续进军,完成对大陆的解放;第二,在政治上,建立和健全地方各级人民政权。

第三,在外交上,积极发展对外关系。

第四,在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统一财政经济管理。

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

(2)国民经济恢复后,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需要党有明确的方针和系统的政策逐步加以解决。

第一,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品原料不断增长的需要。

第二,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时起时伏。

第三,工业化大规模发展引起这些矛盾的加剧,使党和毛泽东不得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对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不可避免。

第四,受到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初步成功的强烈示范和鼓舞,毛泽东加快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考。

2. 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备的条件(1)从政治方面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政治保证。

(2)从经济方面看,国营经济的力量已经相对强大,并在迅速发展,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3)从实践经验方面看,已经积累了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经验,也积累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的经验。

(4)从国际环境看,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军事上威胁、经济上严密封锁的政策,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又很不景气,而社会主义国家正充满活力,并给予中国建设事业以援助,促使中国迅速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1956年1月,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

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2)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实施,新中国出现了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

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但是随着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原有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因此,只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是对当年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关系的深刻概括。

4.如何评价在总路线指导下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紧紧围绕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在变革旧有的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努力保护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了“和平赎买”方针,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遗产,保护好这部分生产力,并将它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力;又如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保护和发挥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个体农民逐渐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出现了某些缺点和偏差,但整体来说是成功的。

我们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用和平的方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胜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