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心病术后护理

先心病术后护理

维护左心功能。 术后左向右分流消除,左心血容量增大,术后 早期控制晶体液的入量。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情 况调整输液速度。 4. 术前伴肺动脉高压者 术后应密切观察两肺呼吸音及气体交换情况,加 强呼吸道护理,观察分泌物性质,颜色,有无缺氧 体征,预防肺高压危象。
室缺VSD护理
护理
5.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要注意浓度,速 度,保持静脉通畅,防止管道扭曲 及药液外渗
法洛四联症TOF护理
病理解剖特征 临床表现 术后护理
TOF术后护理
病理解剖特征
• • • • 肺动脉狭窄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右心室肥厚
TOF术后护理
临床表现
• 紫绀 生后3~4个月逐渐明显 • 气促 呼吸深促 (低氧代谢、酸中
病情观 察
体温监测
体温偏低,保暖复温; 体温高时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病情观察
伤口及引流液的观察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注意引流量是否在 单位时间内突然增多。如连续3小时多于 4ml/kg/h,及时报告大夫,考虑二次开胸。
病情观察
泌尿系统
观察记录尿量及性质,做好尿 道护理
消化系统
2、 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术后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补液。
术后护理
3、导管伤口护理
保持患儿安静,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使用,观 察导管伤口按压情况术肢取伸直位,严格制动 12 小时,平卧 24 小时,防止肢 体活动引起伤口出血, 24 小时后患儿可逐渐下床活动。
4、 做好生活护理
避免引起动脉压、腹压增高的各种原因,如: 用力排便等。
分型
• 中央型(卵圆孔型)、上腔型、下腔型、混合 型。
房缺ASD术后护理
护理
一、按低温体外循环术后护理 二、 维护左心功能,监测 LAP、CVP、 动 脉压及尿量。 应强调有些病人LAP 比CVP高,切忌输液过多, 应掌握补液 速度。。
房缺ASD护理
护理
3. 大房缺者,常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等), 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4. 房缺伴肺动脉高压者,参见肺动脉高压术 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心律失常
• • • • 术中常因以下诱因引起心律失常,如不及 时处理将心跳骤停。 1)心 导管头端刺激心房、心室壁所至。 2)心房、心室扩大,导管在操作时易引起 折返。 3) 严重的低氧血症、低血糖。 4)婴幼儿体温不升。
术后并发症
低血压
原因:酸中毒、术中失血过多、心脏及 大血管穿孔、严重心律失常、缺氧发作、心 功 能不全、造影剂引起一过性血压降低等。
5、 麻醉术后
一般为静脉麻醉,术后给予去枕平卧 4~6 小时,肩部抬高,头偏一侧, 保持呼 吸道通畅。 在麻醉完全清 醒后先给予饮 水,无呕吐在喝奶。
术后护理
6、 跟踪评估
导管术后监护 6 小时平稳后每 4 小时 跟踪评估,观察伤口情况、足背动脉 搏动的 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末梢循环问题) 。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胃肠减压管吸出胃液的量 和性质,有无腹胀。
病情观察
神经系统
观察意识状态,有无嗜睡、瞳孔大小 及是否等大、等圆、对称,对反光反射是否 灵敏,肌张力是否减退或增强。
病情观察
(8)准确记录出入量
密切观察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情况。
(9)基础护理
防止并发症。
术后监护
1、 心电监护
术后至监护病房, 15 分钟监护观察记录 生命体征, 小时后每隔 30 分钟观 每 1 察一次, 2 小时后每 60 分钟观察记录一次至监护 6 小时, 观察内容:生命体征、血氧饱 和度、足背 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皮肤温度、颜色。
法洛四联症护理
3. 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术后应每小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当出现血性引 流量>4ml/kg/h,或胸腔引流突然中止等情况时,应引起 高度重视,及时向医生报告,并作好二次开胸等急症手术 的准备。
4. 监测心率、心律的变化
带有临时起搏器的病人应固定好起搏导线及起搏器护理。
法洛四联症护理
术后并发症
心包填塞
观察病人有无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面色苍白、出汗、烦燥不安,呼吸急促 等表现。
术后并发症
缺氧发作
右室流出道梗阻性心脏病,如 TOF。 处理原则:纠正酸中毒 补充血容量 增加体循环压力
房缺ASD
• 定义 • 分型 • 护理
房缺ASD术后护理
定义
• 在胚胎时期由于房间隔发育异常,左、右心房 间残留未闭的房间孔,造成心房间左向右分流 的先心病。
5、并发症-灌注肺
临床表现: 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 发绀 血痰(喷射性血痰或血水样痰) 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多在50%~60%左右 X片显示两肺有渗出改变。
法洛四联症护理
并发症——灌注肺 (1)呼吸机辅助呼吸
并给予呼气末正(PEEP), PEEP从4cmH2O开 始,切忌瞬间加大PEEP值,以免出现气胸。
毒)活动后加快
• 蹲踞 特征性表现 • 缺氧发作 • 临床体征
紫绀 胸廓左缘第二肋 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杵状指
TOF术后护理
• 1. 按体外循环术后护理常规。 • 2. 循环功能的维护:
(1)注意维护心功能,调整药液输入速度,补充 容量 (2)定时测定血浆胶体渗透压,并维持在17~ 20mmHg。
(2)密切监测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特别注意气道压力的变化。

法洛四联症护理
并发症——灌注肺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观察血痰的性 质及量的变化。吸痰前充分镇静。 (4)严格限制入量,经常监测血浆胶体渗 透压
谢谢您的聆听
房缺ASD护理
护理
5.密切观察心率: 房缺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房 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结性心律、房室传 导阻滞和房颤) 监测心律,及时发现异常,并立即配 合医生做相应处理。
室缺VSD护理
• 定义 • 分型 • 护理
室缺VSD护理
护理
1. 按体外循环术后护理常规 2. 密切观察心律及心率的变化 术中低温、缺氧、酸中毒、以及机械性损伤等术后 可出现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若出现此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异丙肾上 腺素,同时给激素或极化液营养心肌,必要时安装起 搏器
呼吸系统
病情观察
① 妥善固定好气管插管,防止打折、移位或脱出。 ② 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起伏、两侧呼吸音是否对称。 定时监测血气,并根据血气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③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内吸痰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吸痰前、中、 后用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吸痰时间要少于15秒,防止 缺氧。 ④ 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定时翻身、拍背,病人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
先心病术后护理
省中医学院第七组 石敏
体外循环护理
定义
体外循环是将回心的静 脉血从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 引出体外,在人工心肺机内 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后, 再由血泵输回体内动脉。
护理常规
一、 准备好监护床及各种急救物品、药 品,调整好各监护仪参数。 二、 心电监护等,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约束四肢。 三、病情观察
三、病情观察
循环系统
① 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将结 果记录在特护记录上,待病人病情平稳后可逐 渐延长测量间隔时间。 ② 定时测CVP及其变化,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 察心率、心律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③ 对周围循环功能的观察:皮肤颜色、温度、 湿度、有无紫绀以及动脉搏动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