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与现代公园的关系
联系
使用连廊联系建筑、 划分空间,每一幢建筑和 园林,独立的看都是一个 个体,通过连廊人为的将 这些景物和建筑串联起来, 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园林
总结
肆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在 世界古典园林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 影响。福州西湖公园是在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设计理念, 进行加工再创造,充分的运用传统的手法和理念,创作出符合现代 人审美要求的现代城市公园。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很多东西,都需要 传统古典园林的艺术手法为指导,需要传统的文化做底蕴,需要以 人为本的文化做内涵。
池沼有规整和自然之分,自然式 的有聚有分,有断有续,池畔石 矶、汀步、台榭等组合变化极为 丰富,倒影借镜亲切澄净。
动态水
流水:流水是自然界带状的水面,有急缓、深浅之分,蜿蜒的小流,淙淙的流水会使 环境更富有个性。古典园林中 常常利用水的流动、多变、渗透、聚散、蒸发等特性 造景,又得古树、山石形影相依,产生特殊的魅力。 落水:水源因蓄水和水形条件影响而有落差,形成瀑潭。水从高处下落,有线落、 布落、挂落、条落、跌落、层落等等,时而潺潺细语,时而奔腾而下
动态水
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又进一步的将水的作用发扬光大,可以这么说,现代园林在 水景应用方面是成功的。 福州西湖喷泉大小小的水错落排列,巧妙的布置成折线,瀑布层层叠加下降,最 终倾湾而下,合并成一个非常壮观的水声轰鸣的大瀑布。百余米长的音乐喷泉舞台上, 各色水柱此起彼伏,供给在环西湖木栈散步的市民驻足拍照。
中国古典园林与 现代城市公园的关系
壹
贰
山 石
叁
建 筑
肆
总 结
目录
Contents
Hale Waihona Puke 水 景西湖水景壹
水景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景观,没有了水就没有了灵性。中国 古典园林中的水,是从自然界中“采撷”来的,它代表着自然的水, 是千变万化的,以一种最自然的形态出现在园林作品中,给人以美的 享受。
水面划分
西湖山石
贰
山石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景之一,没有了山就没有了精神。山石在 园林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造景和实用两部分,可以与园林其他要 素构成变化景致,弱化人工痕迹,增添自然情趣。园林中的山石可 以使人感受到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可以营造一种和谐 氛围,满足人们渴望宁静回归自然的愿望。
山石搭配
谢
谢
山石与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追求自然曲折,展现更加淳朴更加真实的感觉。 比如园林中的池塘,一般都是因地制宜,设计成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不仅如此,有些设 计甚至对池塘岸边处理也是为了避免平直而故意处理成曲曲折折的。因此,大多是由岩 石做成堤岸,或者把园林中的假山和池塘结合起来,形成“水环绕着山,山环绕着水” 的美景。在这种设计中,加固堤岸就需要岸边的石头,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 石头的自然形状,表现出各种互相交错的现象。这样就在水和陆地之间形成一个平稳的 过渡,就没有了突然、冒失、生硬的感觉,对堤岸的处理多数釆用转动自然石块的大小 和形状,进行巧妙的匹配,大小错落有致,或疏或密,极不规则,但又不失节奏感。
西湖建筑
叁
中国园林的另一大特点是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统一。园林中的 建筑设计无论性质和功能如何,都必须能够和周围的景观有 机的结合,使建筑美和自然美达到完美的融合,以达到人工 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理想境界。
木结构建筑
西湖的建筑主要有现代主要建筑和传统中国建筑,其中中国传统木结构建 筑本身本身是非常灵活的,内墙不是必需的,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以 很好的渗透、分离、变化。建筑物内布置的花草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灵活性和 随意性,造就千姿百态的园林。再用以花草、树木高低错落布置,加强建筑与 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但凡有湖泊有河流的园林作品,必定沿着湖岸、河岸建立各种水
上公园,然后根据河流的沿线分布,设计出泉水、爆布等景观古典园林中,水面比较广阔 的湖面,必定在湖中央布置岛均,在湖的岸边设计堤岸,在水面上架设桥梁。
静态水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水的静态美,取其水面平静如镜所造成的静寂深远的 境界。静水指的是园林中成片汇聚的水面,常以湖、塘、池等形式出现。展 示安详、朴实的特质,能映衬周围物像的倒影,给人以幽深宁静之感。
山石还常与植物组合配置, 植物以柔和的线条弥补了山 石冷若冰霜的气质。
山石与建筑相结合,可以弱化建 筑物僵硬的线条,使其复杂多变。
利用造型各异的石头铺设在 岸边,周围种植树木,营造 出“曲径通幽”的效果,让 人感觉这本来就是自然形成 的。
山石搭配
利用山石组织空间具有自然和灵活的特点,还可与其他景物结合使用。例如某些 依山建筑的园林,常可部分地运用建筑、部分地利用较为陡肖的山坡或哨壁共同围 合成较为封闭的庭院空间。即使没有天然地形可以利用,也可借人工堆叠的山石作 为界面而与建筑相配合共同形成庭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