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

毕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
系(部):矿业工程系
专业:煤矿开采技术
班级: 11煤矿开采技术
系主任:
教务科技处:
2011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
毕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安排,2011煤矿开采技术专业需要在第六学期的第1-15周(寒假2周,第六学期13周)进行企业毕业顶岗实习。

为了保证实习顺利有序进行,完成各项实习任务,特作出详细的实施方案。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本次实习是学生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之后,于毕业设计前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而又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使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这次实习要达到下列目的和要求:
1、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分析研究实习矿井开采技术工艺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培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实生产实际知识,学习采区生产组织、技术管理方法及技术员、区、队长领导和指挥生产的实际经验,培养组织管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初步酝酿设计方案;
4、特殊情况下,经指导教师同意,系主任批准,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作毕业论文时,收集有关专题资料,并作必要的现场调研与实测;
5、学习工人师傅的优秀品质和生产技艺。

在实习过程中应特别强调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此,在实习前必须认真学习大纲,明确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步骤。

实习队到达现场后,必须依据实习大纲的规定结合现场的实际条件,拟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在实习过程中,要紧密依靠现场实习指导人的指导,遵循实习大纲,按照实习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实习活动。

二、实习时间:
实习总时间:15周;
具体时间:第1周--第15周(寒假2周,第六学期13周)。

三、实习地点、分组情况及具体负责人
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方式,具体实习地点见顶岗实习学生基本情况信息表。

11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学生116人,分九个实习组:
(1)、第一组(17人):
校内指导教师:张飞天
学生名单:赵明阳、侯喜升、王保国、胡奎、王乐、魏泽、武跃文、邹存东、王晓鑫、郝东波、李冬、刘文平、栗文杰、赵旭、付春燕、孙雪雷、马志国(2)、第二组(13人):
校内指导教师:康虎林
学生名单:王金武、蔡瑞宇、耿艳丽、张学良、宋占、高海军、孙世刚、王涛、王晓伟、刘长宇、吴雨泽、钱梁、张晓东
(3)、第三组(6人):
指导教师:孙有明
学生名单:梁智慧、范远、王磊、刘紫阳、郎洪、李杰
(4)、第四组(30人):
指导教师:王福斌
学生名单:刘宝华、董新磊、韩文、李博文、肖飞、候燕维、张宇、刘永贵、袁正明、齐帅、乔国栋、门鹏程、曹磊、莘鹏、徐晶、赵彦磊、朱超、杜登辉、甄诚、杨巡宇、赵帅、智东、姚磊、杨世博、邢树平、孟庆博、王建宏、乔俊伟、吴利军、王锟
(5)、第五组(13人):
指导教师:郑雷
学生名单:王维通、贺鹏坤、张满达、李辉、李芳、白伊杰、贺超、张国星、周强、白永良、陈伟、杨广林、李昊达
(6)、第六组(13人):
指导教师:张巨洲
学生名单:霍俊杰、王兴旺、张利生、韩宗保、闫瑞、王波、杨保军、何建波、徐浩、李飞、曹宇、闫鑫、李俊明
(7)、第七组(10人):
指导教师:李风华
学生名单:曹艺峰、常春、吕俊伟、杨耀、钟凯、任茂然、王志强、刘凯、
王震、王明杰
(8)、第八组(10人):
指导教师:王俊
学生名单:白俊杰、刘峰、刘瑞、王坤、王世东、杨磊、杨鑫、张杰、朱磊、刘新
(9)、第九组(4人):
指导教师:王雪芹
学生名单:史瑞强、王伟伟、徐玮岽、李健伟
四、实习内容及课时安排
本课程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煤矿企业不同岗位群,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地质测量岗位顶岗实习、采煤岗位顶岗实习、掘进岗位顶岗实习、通风与安全岗位顶岗实习、机电岗位顶岗实习五个岗位群实习项目,每个实习方向划分为多个实习任务。

(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组织及课时安排
五、注意事项及要求
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

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教
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

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

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及时消化实习内容。

4.培养劳动意识、经济观点、安全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

矿业工程系采煤教研室 2013-12-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