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雪莱抒情诗及其艺术特色
然抒情诗 $ ) 给云雀 * 一诗中 " 诗人一边欣赏云雀展翅翱翔穿云破雾 的雄姿 " 一边陶醉于云雀那清晰 " 锐利的歌声 $ 云雀的声音深 深打动了他 " 使他由冷漠至感动感于它所 唱 的 希 望 " 忧 惧 个 赞颂 $ 最后 " 诗人期望云雀把那 % 熟知的欢欣教一半与我的歌 唱 " 从我的唇边就会流出一种个和谐的狂热 " 那世人将听我 " 象我一样 &" 表现了诗人渴望欢乐和幸福的心情 $ 以观察精确著称的自然抒情诗 ) 云 *" 绝妙地描绘了自然 界中的云 + 雨 ! 雷电 ! 海洋 ! 天空的变幻无穷的过程 " 把其深刻 的思想寓于对自然的精细描绘之中 " 二者 相 互 渗 透 " 构 成 了 一组精彩的诗篇 $ 云 " 永远在变 " 但决不会死去 $ 虽然雨后 " 蓝 色 的 天 幕 上 没 有 一 点 斑 痕 "但 它 并 没 有 死&正 躲 在 坟 墓 一 般 的岩洞里 $ 高兴的时候 " 就从 % 岩洞里腾出来 " 象新生之子 " 象 出墓之魂 &$ 其寓言之深刻 " 让人赞叹 $ ) 西风颂 * 是自然抒情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 无论从思 想 " 内容和艺术价值来说 " 都可以堪称为 世 界 诗 歌 宝 库 中 的 明珠 $ 诗歌气势磅礴 " 正如一场摇撼树林 " 横扫落叶的秋风 $ 西风吹开了慧眼 " 向沉睡的大地发出了清醒的预言 ,% 如果冬 天降临 " 春天还会远吗 - &% 春天 &意味着新生 " 重振 ! 复兴 . 它 是雪莱理想的化身 $ 这句诗成为后世的革命者从中汲取力量 的至理名言 $ 爱情抒情诗在雪莱的诗作占重要位置 $ 诗人以他美好事 物的敏锐的感受力 " 细致的表达了他对爱情 + 幸福 + 和谐生活 的渴望也追求 $ 在雪莱看来 " 爱情不仅仅是两性相爱 " 还包括 人与人之间的同情 " 友谊 " 和崇拜 " 包括世人 对 美 满 幸 福 " 和 谐生活的追求 $ 所以 " 他反对那种庸俗的 + 纯肉欲的爱情 " 反
’()*
00 女 " 吉林省镇来县人 " 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 作者简介 , 刑孟达 ’!$--0("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第 !" 卷 第 # 期 $%%& 年
对把爱情看作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的东西 ! 雪莱在他的诗了所 表现的爱情 " 正是这重高尚而炽热的情感 " 既 包 括 热 烈 的 地 情欲 " 也包括随时能升华并容纳更多的 精 神 素 质 "# 爱 的 哲 学 $ 就抒发了这种感情 % & 心与灵 $ 堪称雪莱爱情抒情诗中卓 越篇章 " 它全面地阐述了诗人对爱情的理想 % 综观雪莱的抒情诗 " 无论是议论政治 " 描写自然 " 还是畅 谈友谊 " 抒发爱情 ’ 也无论是回忆过去 " 还是展 望 未 来 " 无 不 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他始终坚信 ( 善必战胜恶 " 光明必 战胜黑暗 " 世界始终走向光明与幸福 % 因此 " 他能在凛冽的严 冬里听到春天的脚步 " 新喜若狂地喊到 ( 世界的伟大时代重新降临 " 黄金的岁月回来了 % 土地象一条蛇 " 焕然一新 " 他陈腐的冬衣都已脱掉 " 天空在微笑 % 宗教和帝国象是梦的遗迹在闪烁 % 天才的预言家以他博大的情怀召唤人们朝着光明 " 幸福 的道路迅跑 % 二 ) 雪莱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 波西 ) 比希 ) 雪莱 " 心的心 + 这是雪莱生前为自己拟定的 墓碑铭文 ! 实际上 " 这三字铭文也正是雪莱诗歌的总体概括 ! 雪莱在诗苑里勤耕细作 " 播下的是高傲 ) 飘逸 ) 不 驯 的 心 " 而 结出的是硬朗 ) 优美 ) 不朽的果 ! 他的诗是典型的 , 心灵化 - 了 的社会生活 " 他的作品的幻想性 " 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 ) 奇 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 " 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 的艺术风格 % 雪莱的抒情诗倾心于 , 幻景 - 体裁 " 他的诗常常描写广阔 的宇宙场面 % 加之稍带抽象而奇异的形式 " 这一点颇象弥尔 顿 % 但诗中的广阔的哲学政治概括 " 飞驰的宇宙幻想 " 神话形 象与革命的政治相结合 " 雪莱又高出弥尔顿 % 他的幻想是与 人世帖近的 % 诗中将神话世界的虚幻和人世间的真实景观巧 妙结合起来 " 显示了当时欧洲被压迫被污辱者的情绪世界 " 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繁荣 % 这说明 " 雪莱形象化的诗 的 , 号角 - 是弥尔顿诗歌中未曾有过的 % & 麦布女王 $ 在幻想 )
P !" P
怪诞的外壳里面 " 可以掏到人世界的现实 内 容 " 让 人 看 到 英 国社会封建野蛮与资本主义不文明的混合状态 % & 伊斯兰的 反叛 $ 描写的 , 黄金邦国 -" 其实是典型的 , 十九世纪的幻景 -% 雪莱抒情诗在形式上的探索是大胆的 % 诗人往往能找到 恰当的形象和语言尽情宣泄自己的激情 % 读雪莱的诗 " 象大 海上突然遇上了飓风 " 碧空刹时暴发出雷 电 " 火 山 突 然 喷 发 赤热的岩浆 " 炽热的很 " 急速的很 % 也深广的很 " 磅礴得很 % 这 是因为雪莱受到冲向未来的热情 所 鼓 舞 " 是 受 渴 望 社 会 变 革 " 相信人类能够新生的信心所支配的缘故 % & 伊斯兰教的反 叛 $ 描写了象征自由的蛇与象征残暴的鹰 的 驳 战 " 写 得 异 常 壮观 % 莱翁和西丝娜从容就义的场面写得悲壮感人 " 而一对 英烈飘然长河之上又写得光辉灿烂 % 雪莱说他自己的诗富有庄严 ) 热情的 , 比喻风格 -% 雪莱 诗的句法结构相当复杂 " 比喻尤为离奇 %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 斯 $ 把海神的女儿们的快乐比作空漠的青 山 " 这 青 山 面 对 着 绵绵的云雾化作一阵细雨时 " 便对着一碧 万 里 的 青 空 " 笑 出 了千万点灿烂的泪花 % 地神在谈到地上发生的变化时说 (, 劳 动 ) 痛苦 ) 忧愁 ) 全换了情绪 " 在人生青绿的 树 丛 中 快 乐 地 徜 徉 . - 这种复杂性是与他描写复杂多样的生活中的哲理和复 杂的情结晶是一致的 % 而当他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地方 " 他 的诗歌语言又显得鲜明朴素而不失浓郁的诗味 % 雪莱在格律 ) 韵脚 ) 节奏方面 是 英 诗 最 出 色 的 革 新 家 之 一 % 他十分强调诗歌的音乐性 % 他既善于利用舒已自如的斯 宾塞诗节 " 又善于应用莎世比亚 ) 弥尔顿 曾 喜 欢 用 的 无 韵 体 诗 % 而他的抒情诗又喜欢以十四行诗体来写 % 他的诗节奏多 变 " 韵脚变化无穷 % 自然他的诗歌多是英国传统的抑扬格和 扬抑格 " 但他常常用混合韵律 " 造成一种快速 ) 急 剧 ) 奔 放 的 节奏深受英国工人的喜爱 % 雪莱诗的韵律给人一种新鲜感 % 他 的 抒 情 诗 格 )重 音 )头 韵 )诗 节 )叠 句 的 布 置 都 错 落 有 致 % & 解放了普罗米修斯 $ 和 & 钦契 $ 创造了交响乐的节奏 " 高亢处 似大江东去 " 细密处如清风弄琴 "& 西风颂 $ 以 头 韵 来 状 写 秋 风的声音 ’ 而 & 云 $ 却采用了内韵来表示行云之态 % 这些都达 到了音乐美的高妙韵致 %
中图分类号 ,+,-,.%
一 ! 雪莱抒情诗
在罗马新教徒的墓园里 " 埋葬着一位不满三十岁青年的 心 # 这位青年就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 雪莱的一 生虽然短促但有光辉 $ 他的生前猛烈地反对专制暴政 " 抨击 宗教迷信 " 热情歌颂自由民主 " 支持被压迫 人 民 和 被 压 迫 民 族的解放斗争 $ 他向古希腊神话中 的 普 罗 米 修 斯 那 样 " 无 私无畏地同一切黑暗势力勇敢搏斗 $ 因此 " 屡遭统治阶级的 迫害 " 同时也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 $ 在 %欧洲同盟 & 疯狂镇压 革命运动的腥风血雨中 " 雪莱作为一位 % 真正的 革 命 家 &’ 马 克思语 ("% 天才的预言家 &’ 格斯语 ( 以他那如火的诗篇象一 束火炬 " 在黎明前的黑夜里闪烁真绚烂夺目的光辉 $ 雪莱的抒情诗按其思想内容 " 分 为 政 治 抒 情 诗 " 自 然 抒 情诗和爱情抒情诗三部分 $ 政治抒情诗是闪烁着现实主义光 芒的一组优秀诗篇 $ 诗人一生始终注意政治 " 研究政治 " 热情 地投身于政治 $ 他不倦地探讨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问题 " 他很 早就觉察到了宗教的邪恶 " 贫富的对立 $ 从 !"#$ 年到 !"%! 年 ) 世界的伟大时代重又降临 * 这几十首诗篇中 " 诗人的思想 深刻之处在于 " 他不仅揭露了社会罪恶的根 源 " 号 召 人 们 为 自由而奋斗 $ 而且 " 英明地指出了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 首先必须摆脱统治阶级加在人民身上的重重经济枷锁 $ 著名 的政治长诗 ) 暴政的假面游行 * 简直就是一 篇 反 对 专 制 暴 政 的宣言 $ 他不仅对 % 彼得卢大屠杀 & 提出严正的抗议 " 而且还 暴露了奴役的罪恶 " 阐明了自由的真谛 " 激 励 劳 苦 大 众 觉 醒 起来 " 开展反对专制暴政的斗争 $ 借助大自然畅抒情怀 " 这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共同征 $ 对 于酷爱自然的雪莱来说 " 他的诗歌中的精彩篇章当然要数自 收稿日期 ,%##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