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PPT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PPT


【解析】 第1题,乙国(美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高的 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第2题,据图可知,拉丁美洲 的一些国家和西亚的一些产油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目前世界城 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不是美国;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国城市化水 平较低。
【答案】 1.B 2.B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
B.20%
C.30%
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思路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建筑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以及建筑风格等。我国古代南 方门、窗以及墙体等与北方的差异,反映了两地自然环境的差 异,即北方寒冷,降水少;南方夏季炎热,降水多。现在随着 都市的发展,建筑差异已不明显,这也说明了生产力水平提高, 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在不断降低。
9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一旦形成,便不会因其他因素而改变 B.“地域”文化中的“地域”越大,地域文化特点便愈加明 显
C.在同一国家的城市其文化特征基本相似 D.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上 【解析】 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阶段具有相
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D.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 图中反映城市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城市人口比 重上升,可以推理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丁国城市化上升主 要是70年代末以来,有可能是对外开放政策,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答案】 (1)AB (2)BC
(3)再城市化: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种种问题, 西方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衰退, 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促使一大批中心城市在经历 了前一时期的低潮后,趋于复兴。这一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
典例1 (2008年四川文综)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 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答案】 (1)北方:冬季寒冷,降水少;南方:夏季炎热, 降水多。其房屋建筑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的特点。
(2)现在南北方建筑差异已不明显。说明生产力水 平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也必然减小。
天津市五大道的“小洋楼”建筑群,折射出来的地域文化 有(双选)( ) A.西方宗教 B.欧洲风情 C.本地民俗 D.尊重自然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图Ⅰ、图Ⅱ、图Ⅲ表示城市化的阶段或含义分别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所处阶段分别是( )
A.图Ⅰ和图Ⅱ
B.图Ⅲ和图Ⅱ
C.图Ⅱ和图Ⅲ
D.图Ⅰ和图Ⅲ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表现?
【解析】 据图可知,该市通过收集雨水,用水泵接入人工 湖,故属于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右侧的深井,主要是起回灌 地下水的作用。
【答案】 (1)C (2)C
1.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 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 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2)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
【答案】 (1)城市化初期阶段 城市化加速阶段或郊区城市 化 逆城市化或城市化后期阶段
(2)B (3)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使水质、 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等。
1.世界城市化进程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
可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来表示。大致分三个阶段,其特 点、出现问题及其他情况,见下表。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旧时,我国南方与北方的房屋建筑特点差别较大。北方墙
体厚,窗户开在南墙,大而明亮,房顶坡度平缓或是平顶,床 多为土坑。南方墙体薄,南北墙均有窗子,房顶坡度大,廊檐 较宽,床多为木床或竹床。今天,现代都市高楼大厦林立。已 经没有了旧时南北建筑的显著差异。单纯以建筑外观不容易区 别南方和北方了。 (1)以古代南方与北方的建筑差异,说明南方与北方自然环境 的差异。 (2)现在南北方建筑的差异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2)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 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人们(高收入较多者)迁 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村镇,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的 负增长。这一过程称之为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 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思路解析】 以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心区人口减少,近 郊区人口增长多,结合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 (1)AD (2)CD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集中和城市内汽车数量的增 加,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逐渐变差。郊区经济在城市经济 的带动和辐射下迅速发展,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迅速发展, 交通状况改善,出现郊区城市化。特别是城市近郊,人口的 增长更加明显,这一变化对于缓解城市中心地区的工业和人 口压力,促进城市和郊区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答案】 ①人口 ②文明 ③城市人口比重 ④城市人口 比重 ⑤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⑥高 ⑦较低 ⑧发展 ⑨城市 ⑩空气 ⑪水 ⑫自然环境 ⑬自然 ⑭人文 ⑮相对稳定 ⑯城市建筑 ⑰交通工具 ⑱建筑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一、选择题 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1~2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 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
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病”已经相当严重。交通拥挤、资
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许多特大城市也 开始着手兴建“卫星城”,希望能解决大城市病带来的诸多 问题。回答第5题。 5.为了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发展和建设的 最优目标是( )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2.地域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但之所以可以在不同 地域之间进行比较,是因为地域文化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范 围内是稳定的,划分至同一地域的地理要素趋于一致,而地 域内部地域之间文化是有差异的,因此是可以进行比较的。 3.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的 影响
增长缓慢,90年代后期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第(3)题,根
据目前人口总数可判断该国为中国,从图中曲线变化可看出
乡村人口比重先增加后下降。城市人口在90年代后期增长迅
速。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中国目前以城市化为主,但还没
有进入到郊区化阶段。
【答案】 (1)B (2)D (3)C
本题组第(3)题易错选D项。错因主要是对郊区城市化出现 的阶段和郊区城市化的特点理解不清。郊区城市化一般出现在 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且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阶段。
1.图中乙国城市化程度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开发历史悠久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社会福利优越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都属于发达国家
B.甲国属于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国家
C.乙国是目前世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
D.丙国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 据图分析,图I表示城市化初期阶段,图Ⅱ表示城 市化加速阶段或郊区城市化,图Ⅲ表示逆城市化或城市化后 期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分别处于逆城市化(图 Ⅲ)和郊区城市化(图Ⅱ)阶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 有对生物、土壤、地下水的影响和城市热岛等。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必修二
第六单元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 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知识数据库 技能数据库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2 下表是我国几个城市1999~2008年不同地区人口 增长状况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双选)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三个城市近郊地区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地区环境质量较差 B.近郊现代农业的兴起 C.近郊大型工业的飞速发展 D.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 (2)以下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城市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 B.甲市近郊区人口增长数量高于其他两个城市 C.缓和了城市中心地区的工业和人口压力 D.近郊区和远郊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促使该变化发生的重要 因素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思路解析】 第(1)题,城镇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从
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该国城镇人口为20000万,乡村人口
为80000万,代入即可得出城镇化水平为20%。第(2)题,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