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
法律部门
宪法部门宪法、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
民法部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
商法部门公司法、保险法、票据法
经济法部门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
行政法部门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部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部门土地管理法、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法的制订机关:
宪法全国人大
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法律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解释:最高法院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省、较大市人大及常委会
民族自治地方人大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
地方政府规章省、较大市政府
几个要点:1)全国人大不负责法律解释;并注意法律解释与司法解释根本不同
2)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合称“法规”,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合称“行政规章”法的纵向效力*:
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法的横向效力(前提:同一机关制订的,否则按纵向规则处理)
新法优先于旧法
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
不溯及既往原则
难点*:
(1)地方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解决:
适用地方法规,国务院决定;
适用部门规章,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定。
(2)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冲突解决:国务院决定。
(3)同一机关,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之间的冲突解决:制订机关裁决;不同机关,按纵向规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