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论语》十则:第一则: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â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本段理解:这一则是为人处事和学习方法,为人要不断反省自己,处事待人要诚实,学习上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为政》)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四则: 学习态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态度,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二者不可偏废。
第五则:学习态度子曰:“由,诲女(rǔ)【通假字:同“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通假字:同“智”】也。
”(《为政》)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
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实事求是。
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学习方法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
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反省自己,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第七则: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本段理解:这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修身做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本段理解:这一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修身做人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本段理解:这一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种坚贞不屈、不随俗流、保持节操、坚韧不拔的社会现象。
第十则:修身做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本段理解:这一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论语十则内含有的成语: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
温故知新,不亦乐乎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3.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5.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1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 微子》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9.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0.巧言令色,鲜矣仁。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4.知其不可而为之。
2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26.不学诗,无以言。
2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9.礼,与其奢也,宁俭。
3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3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4.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36.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37.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3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9.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4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4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4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1.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53.名不正,则言不顺。
《孟子》经典名句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梁惠王上》)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6、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孟子·梁惠王下》)7、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公孙丑上》)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11、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孟子·离娄上》)1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孟子·离娄上》)1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眸子不能掩其恶。
(《孟子·离娄上》)14、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上》)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1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19、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20、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万章下》)21、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2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2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5、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告子上》)2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27、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28、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告子下》)2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3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31、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32、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尽心上》)3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尽心上》)3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孟子·尽心下》)3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36、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尽心下》)3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孟子·尽心下》)3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9、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4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41、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4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告子下》43、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4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4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6、养心莫善于寡欲。
《庄子》经典名句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2、且夫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养生主》4、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养生主》5、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