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糖类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所有单糖都具有旋光性。
答:错。
二羟酮糖没有手性中心。
(2)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而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
答:凡具有旋光性的物质一定具有变旋性:错。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在溶液中发生了改变。
大多数的具有旋光性的物质的溶液不会发生变旋现象。
具有变旋性的物质也一定具有旋光性:对。
(3)所有的单糖和寡糖都是还原糖。
答:错。
有些寡糖的两个半缩醛羟基同时脱水缩合成苷。
如:果糖。
(4)自然界中存在的单糖主要为D-型。
答:对。
(5)如果用化学法测出某种来源的支链淀粉有57 个非还原端,则这种分子有56 个分支。
答:对。
2、戊醛糖和戊酮糖各有多少个旋光异构体(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请写出戊醛糖的开链结构式(注明构型和名称)。
答:戊醛糖:有3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3 =8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如果包括α-异构体、β-异构体,则又要乘以2=16 种。
戊酮糖:有2 个不对称碳原子,故有2 2 =4 种开链的旋光异构体。
没有环状所以没有α-异构体、β-异构体。
3、乳糖是葡萄糖苷还是半乳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蔗糖是什么糖苷,是α-苷还是β-苷?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二糖?答:乳糖的结构是4-O-(β-D-吡喃半乳糖基)D-吡喃葡萄糖[β-1,4]或者半乳糖β(1→4)葡萄糖苷,为β-D-吡喃半乳糖基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苷因此是β-苷。
蔗糖的结构是葡萄糖α(1→2)果糖苷或者果糖β(2→1)葡萄糖,是α-D-葡萄糖的半缩醛的羟基和β- D -果糖的半缩醛的羟基缩合形成的苷,因此既是α苷又是β苷。
两分子的D-吡喃葡萄糖可以形成19 种不同的二糖。
4 种连接方式α→α,α→β,β→α,β→β,每个5 种,共20 种-1 种(α→β,β→α的1 位相连)=19。
4、某种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平衡混合物的[α]25D 为+ °,求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纯α-D-甘露糖的[α]25D 为+ °,纯β-D-甘露糖的[α]25D 为-°);解:设α-D-甘露糖的含量为x,则(1-x)=X=%该平衡混合物中α-D-甘露糖和β-D-甘露糖的比率:=5、请写出龙胆三糖[β-D-吡喃葡萄糖(1→6)α-D-吡喃葡萄糖(1→2)β-D-呋喃果糖] 的结构式。
.6、水解仅含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一种多糖30g,将水解液稀释至平衡100mL。
此水解液在10cm 旋光管中测得的旋光度α为+ °,试计算该多糖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α/β-葡萄糖和α/β-甘露糖的[α]25D 分别为+ °和+ °)。
解:[α]25D= α25D /cL×100= ( 30×1)×100=设D-葡萄糖的含量为x,则+(1-x)=X=%平衡混合物中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比率:=7、若某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6,分支点残基占全部葡萄糖残基数的%,问:(1)1分子支链淀粉有多少个葡萄糖残基;(2)在分支点上有多少个残基;(3)有多少个残基在非还原末端上?解:葡萄糖残基: 1×106/162=6173分支点上残基:6173×%=728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28+1=729.180x- (x-1) ×x×18 = 1×106x×18+18 = 1×106x =6255分支点上残基:6255×%=738非还原末端上的残基:738+1=739.8、今有支链淀粉,完全甲基化后酸水解,得10μmol2,3,4,6-四甲基葡萄糖,问:(1)此外还有多少哪些甲基化产物,每种多少;(2)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是多少;(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1 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分支点残基?解:(1) 支链淀粉所含葡萄糖残基:32400/162=200μmol。
2,3,4,6-四甲基葡萄糖:n+1 个非还原端10μmol1,2,3,6-四甲基葡萄糖:还原端一条支链淀粉1 个(可忽略不计×103/×106=μmol)2,3-二甲基葡萄糖:分支点残基n 个≈10μmol2,3,6-三甲基葡萄糖:200-10-10=180μmol(2) 通过(1→6)糖苷键相连的葡萄糖残基的百分数:10/200×100%=5%(3) 若该种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1 分子支链淀粉中有多少个分支点残基?葡萄糖残基: ×106/162=7407分支点上残基:7407×5%=3709、请用两种方法分别区分一下各组糖类物质:(1) 葡萄糖和半乳糖:测旋光,乙酰化后GC(2) 蔗糖和乳糖:Fehling 反应,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3) 淀粉和糖原:碘液,溶解性(4) 淀粉和纤维素:碘液,溶解性(5) 香菇多糖和阿拉伯聚糖:盐酸水解后加间苯三酚,甲基间苯二酚10、某种糖类物质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菲林反应呈阴性。
当加入浓盐酸加热后,加碱可使Cu2+还原为Cu+。
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但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
试判断这是哪类糖类物质,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糖原。
(1): 可溶于水,但加入乙醇后又发生沉淀(2): 还原性末端1 个(3):加浓盐酸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可发生Fehling 反应(加碱可使Cu2+还原为Cu+)。
(4):加酸、加入间苯二酚无颜色变化:为醛糖。
(5): 加入间苯三酚却有黄色物质生成: 为己糖。
第三章脂类1、判断对错,如果认为错误,请说明原因。
(1)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
答:错。
分子中除含有脂肪酸和甘油外,还含有其他成分的脂质称为复脂。
混合甘油酯是指分子中与甘油成脂的脂肪酸的烃基有2 个或者3 个不同者。
(2)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内部。
答:错。
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但是它的两个脂肪酸基是处于膜的外部。
(3)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3 原,而麦角固醇是维生素D2 原。
答:对。
(4)生物膜的内外两侧其膜脂质和膜蛋白分布都是不对称的。
答:对。
(5)膜脂的流动性并不影响膜蛋白的运动。
答:错。
因为整个生物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脂的流动性,脂蛋白也不例外。
2、三酰甘油有没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有构型?什么情况下没有构型?答:甘油本身并无不对称碳原子,但是它的三个羟基可被不同的脂肪酸酰化,则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的羟基被相同脂肪酸酰化时,则三酰甘油没有构型,当甘油分子两头的碳原子上的羟基被不同脂肪酸酰化时,则有构型。
3、计算一软脂酰二硬脂酰甘油酯的皂化值。
M=862解:皂化值=×(1000/862)×3= 皂化值=(3××1000)/相对分子质量=(3××1000)/862=4、计算用下法测定的甘油的碘值。
称取80mg菜油,与过量的溴化碘作用,并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
然后用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用去硫代硫酸钠。
另做一空白对照(不加菜油),消耗硫代硫酸钠。
解:碘值=(NV×(127/1000))/m×100=(、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性是由膜蛋白决定的还是由膜脂决定的?如何形成这种特性?答:由膜脂决定的。
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具有1 个极性的头部(膜表面)和2 个非极性的尾部(膜内部),水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生物膜表面亲水,内部疏水。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1、用对或者不对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1)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都有旋光性。
答:错。
除了甘氨酸外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旋光性,但是这与氨基酸都是L-氨基酸没有关系。
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
(2)只有在很低或者很高的PH 值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答:错。
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3)当PH 大于可电离基团的pKa′时,该基团半数以上解离。
答:对。
(4)一条肽链在回折转弯时,转弯处的氨基酸常常是脯氨酸或甘氨酸。
答:对。
(5)如果一个肽用末端检测方法测定不出它的末端,这个肽只能是个环肽。
答:错。
若这个肽的N-末端封闭的话,比如:N-末端是pro,用末端检测方法也测定不出它的末端。
(6)如果用Sephadex-G-100 来分离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谷氨酸和谷胱甘肽,则洗脱顺序为谷氨酸→谷胱甘肽→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
答:错。
正确的洗脱顺序为:血红蛋白→细胞色素C→谷胱甘肽→谷氨酸。
(7)α-螺旋中每个肽键的酰胺氢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答:错。
脯氨酸所含亚氨基参与肽键的形成,再无氢原子用来形成氢键。
(8)蛋白质的等电点是可以改变的,但等离子点不能改变。
答:对。
2、向1mol/L的处于等电点的甘氨酸溶液中加入HCl,问所得溶液的pH值是多少?如果加入NaOH代替HCl时,pH值又是多少?解:Ph 低= pKa1+lg(n(AA)-n(H+))/ n(H+)= +lg/=pH 高= pKa2+lgn(OH-)/(n(AA)-n OH))= + =3、的某种结晶α-氨基酸,其pKa1和pKa2值分别是和,溶解于100mL的1mol/L的NaOH溶液中时,其pH值为。
计算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提出其可能的分子式。
解:pH 高= pKa2+lgn(OH-)/(n(AA)-n OH))= +( n(AA)-n(AA) =M==89mol/g可能的分子式:C3H7O2N,为丙氨酸。
4、已知Lys的ε-氨基的pKa′为,问在pH 时,Lys水溶液中将有多少这种基团给出质子?解:pH = pK +Log[A-]/[HA]=+ Log[NH2]/[NH3+][NH2]/[NH3+]=1/10[NH2]: 1/11;[NH3+]=10/115、有一个肽段,经酸水解测定有4 个氨基酸组成。
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两个片段;其中一个片段在280nm有强的光吸收,并且Pauly反应,坂口反应都是阳性;另一个片段用CNBr处理后释放出一个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
试写出这个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化学结构式。
答: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两个片段:碱性氨基酸羧基端肽键;280nm 有强的光吸收:Tyr;Pauly 反应阳性: Tyr;坂口反应阳性:Arg;用CNBr 处理:Met 羧基端肽键;茚三酮反应呈黄色:Pro。
氨基酸排列顺序:(N)-Tyr-Arg-Met- Pro(C)化学结构:6、一种纯的含钼蛋白质,用1cm的比色杯测定其吸光吸收ε%2 8 0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