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虎门销烟评课

虎门销烟评课

虎门销烟评课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胡高雪《虎门销烟》评课
《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组课文是以“典范人生”为文化主题。

这篇课文讲的是1839年6月3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讴歌了林则徐的凛然正气。

本文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好教材,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好教材。

亮点:
一、教材把握到位,教学目标明确,达成度高。

从胡老师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她根据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了合适的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体会鸦片的危害,体会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2.学习文本环境衬托、用“先….然后….再….”进行条理叙述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中,胡老师运用抓关键词句理解、语言渲染、多媒体辅助、反复朗读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距离,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理解了课文内容,很好的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流程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1.激情导入,披文入情,唤起情感的共鸣。

上课伊始,老师出示罂粟花图片及吸食鸦片图片,配以教师深情的语言,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鸦片的害处,了解了历史背景,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找准切入点,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
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以“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受到这是“伟大壮举”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通过读读,想想,画画,写写,在切实而有效地读书活动中潜心会文、感同身受,实现与文本间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从课文描述的场面隆重、成果大、意义重大的具体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中感受销烟的伟大意义和林则徐的爱国情怀。

使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丰满,受到其人格的熏陶。

三、以学生朗读为主线,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使朗读和理解有机结合。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理解,获得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本节课不论是理解课文,还是感受人物精神,都通过让学生自由读、个别朗读、齐读等不同形式全方位的接触文本语言。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们兴奋心情和销烟的壮观场面,通过朗读体会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的英雄气节,学生自然产生了愤怒、激动、崇敬等强烈的情感体验。

老师此时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读”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

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形成。

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把书读好。

四、重视学法指导,突出能力培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作为范例供学生学习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去挖掘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训练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胡老师本节课就巧妙地渗透了学法和写法,时机合适,效果不错。

学法:1.拓展课题概括文中主要内容。

2.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写法: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

2.用“先….然后….再….”等关联词,进行条理叙述的方法。

不足:
1.如果能找到“销烟的壮观场面”和“人们欢庆的热闹场面”视频录像,把课文中对观看人群、销烟过程的描绘转化成活动的画面,就会对学生的情感升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场面的宏大,更真切地体会到老百姓欣喜若狂的心情。

2.补充林则徐销烟时内外上下的重重阻力的资料,配以课文插图中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名言会让林则徐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加丰满。

听课反思
一、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胡老师曾经教过语文,但却是数学老师出身,即墨市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今年也以数学老师的身份积分进城。

但胡老师把语文课程的特点、教学的路子、新的理念胡老师都装在心里,语文课上的有板有眼,
这与她自己的认真学习、细心琢磨是分不开的。

听说她每天坚持备课到深夜,自下发通知以来,她就开始认真准备,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反复修改教案,最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所以说,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二、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从这堂课来看,老师引导学生既认了字,又理解了课文,还学习了很多写法,课堂效率非常高,第二课时老师完全可以拓展阅读文章、听写生字、、做做配套、进行片段练笔,如此高效这都源于老师透彻的解读教材,准确的确立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教学流程,一切都源于课前的精心准备。

以前也听过不少课,老师没认真准备,不知讲什么,不知目标是什么。

一篇课文3、4课时才讲完,费时、低效,教学成绩也不会提高。

上课前请老师们仔细阅读教参,吃透教材,互相议一议,也可到网上搜搜精彩的教学设计,充分准备、胸有成竹的去上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集体智慧成就精彩课堂。

胡老师的课是四年级教研组集体打磨的结果,江锐、江俊、盛老师、李宝凤他们一起探索、研究,最终成就精彩课堂。

一小语文教学的阵营里,有老当益壮、经验丰富的宫老师、盛老师、王老师;有刘华、吴艳等等骨干老师,还有一批批成长起来的新导入的老师,可以说,我们一小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富有战斗力、优秀的团队,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