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现状及其措施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食品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同时也更加
关注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
但是由于动物检验检疫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使得动物检验检疫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
性及其常见方法,对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现状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动物检验检疫工作;重要性;方法;现状;措施
一、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1、确保肉类食品安全。
动物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肉类制品的质量安全,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大影响。
因此,动物卫生监管机构也提高了动物
检验检疫的工作质量,加强动物的检验检疫力度,确保人们可以放心食用肉类制品。
目前,肉类食品的检疫重点是动物制品具有的寄生虫病或者传染疾病所引发
的安全问题。
动物检验检疫是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重要内容,它关系着动物制品
的生产安全。
因此提升动物检验检疫的工作水平,就能更好地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推动动物养殖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对于畜牧养殖业而言,动物的健康生长和动物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户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如果发生动
物食品安全问题,就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随之而来的是饱受社会指责,丧失
品牌名誉。
现阶段,我国市场上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全社会造成了严重
不良影响,遭到了人们的强烈批评和谴责。
因此,我国养殖户和养殖场应该全面
配合检疫部门开展工作,及时检查动物生长情况,以防患病,若出现患病动物,
就必须及时检查和隔离,尽早消灭病菌,避免病菌传播,控制疫病传染,有效提
升检疫工作的成效,才能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3、促进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健康发展。
加大动物检验检疫工作力度,可以有效推动畜牧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加强对动物检验检疫的监督工作,严加把
控肉质产品的安全质量,提升动物检疫能力,提高动物卫生的管理水平,充分发
挥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才能保障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帮助监督机构树立
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有效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常见的动物检验检疫方法分析
1、病原学检验检疫。
当动物感染疾病后,利用病原学对其检验检疫,能准确分析出动物细菌和病毒。
检验检疫方法的使用在整体上更为复杂,所以,期间需
要为其配备显微镜,并准备相应设备对培养皿生化试验、动物检验检疫材料的采
集和检验检疫方法研究试验等工作。
比如:在对病毒性传染病原进行检查,并分
离出动物病毒。
基于个体检查完成后,还需要对培养病毒进行检查,基于形态学
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保证能检验检疫出动物感染的疾病。
在对寄生虫病进行检
查过程中,需要直接涂片镜检,基于集乱法对其进行检查和检验,能对微量样品
以及不完整的病原进行检验与采集。
2、病理学检验检疫。
在实际检验检疫工作中,由于检验检疫方法很多,当无法对具体的病原进行检验的时候,需要基于病理学实现检验。
例如:对动物组织
进行解剖,分析动物的马鼻疽、猪萎缩性鼻炎、新城疫病原等病原是否被感染。
尽管在整体上无法准确分析出检测的数据,也能为检验工作的有效执行提供重要
的实施方向。
同时,在实际检验工作中,还需要基于无菌操作方法对病变组织进
行收集。
基于一定的检验检疫步骤,利用病理剖检检查技术,对动物尸体的表面
进行检查,减少恶性传染病。
还需要利用病理组织学进行检查,分析动物病变的
主要性质,特别是肿瘤定性以及脑组织病变,在对其检验过程中,其价值更高。
3、免疫学检验检疫。
在动物传染病检验工作中,免疫学检验检疫工作为其中的主要方法,因为大部分的动物的传染病抗原、诊断液体以及阴性血清都会转变
为商品,所以,要利用免疫学对病料进行检测,这样在整体上才能获得更准确的
数据。
该方法的使用具备时间短、操作方便以及数据更可靠的特点。
在实际使用
期间,可以利用血清学检测技術,对动物的抗原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某个数据,
保证能满足一定的检验检疫要求。
同时,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主要分为凝聚
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等技术。
还可以利用变态反应检测技术,对其进
行检验,保证在期间能对动物的牛结核病、马鼻疽病进行检测。
因此,该方法适
合应用在动物群体检验检疫以及畜群净化工作中,是当前慢性传染疾病的主要检
测方法。
三、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现状及其措施的分析
1、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现状分析。
主要有:(1)检验检疫设备现状。
基层检
验检疫单位由于使用设备较为落后,使得单位对其工作降低了权威性,所以实际
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是通过肉眼对其进行检验检疫,没有一定规范性,增大了
公民健康安全隐患。
(2)饲养方式复杂,产地检验检疫制度执行度不够。
动物
检验检疫工作最为基础性工作就是对其产地检验检疫,产地检验检疫也在整项工
作中占据关键性地位。
因为目前基层动物饲养方式比较复杂,实施规模化饲养同
时又有农户散养方式,使得养殖规模不能达到统一,产地检验检疫较为分散,涉
及面广泛,加大了产地检验检疫工作难度。
此外目前各相关部门对于产地检验检
疫制度执行力度不足,对产地检验检疫重要性没有高度认知。
(3)动物检验检
疫员现状。
相关部门在检验检疫人员的招收问题上存在一些不足,导致部门出现
专业素质不高、操作技巧和能力匮乏的低水平人员。
部分检验检疫人员在对待工
作时,责任感不强,检验检疫工作不认真,最终造成染疫动物进入屠宰场等等,
所以,加强动物检验检疫队伍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加强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的措施。
(1)加强检验检疫设备建设力度。
加强
动物检验检疫管理需要有相应的配套设备。
因此要在动物检验检疫管理过程中,
加大对相关配套设备的建设力度。
尤其是对一些基础检验检疫设备的建设,基础
设备可以及时的检验检疫出初始阶段的动物问题,以便让养殖者及时的采取措施。
此外,相关的地区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给检验检疫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
发展基础。
总之完善检验检疫设备,加大资金投入是开展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创新工作的关键所在。
(2)健全完善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机制。
只有完善的
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机制,才能让动物检验检疫工作有在制度可以依从,才能
为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创新提供方向。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建立考
核评价机制、奖惩机制等,不仅可以提高相关检验检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
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
有利于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
(3)提高
检验检疫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各地区的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相关检验检
疫设备的建设外,还要多组织动物检验检疫活动,不断的提高检验检疫人员的专
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可由地方政府进行牵头,对检验检疫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不断的提升检验检疫人员的实践能力,让其遇到实际情况时能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物检验检疫工作有利于降低动物疾病的爆发率,促进我国畜牧
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防治动
物疫病过程中,动物检验检疫和监督执法工作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加强
对动物检验检疫工作现状及其措施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树旗等.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现状与对策[J].畜禽业,2016(06)
[2]李秀华.动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2017(09)
[3]胡林波,桂建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把好检验检疫关的重要性[J].兽医导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