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噪声基础知识
干扰 广义噪声 噪声(狭义)
1-1 噪声的基本性质
一、噪声的定义和种类
干扰:是指非被测信号或非测量系统所引起的噪声,是来自
于外界的影响而造成的非信号测量值。包括: (1)来自于宇宙:如宇宙射线、宇宙电磁干扰; ( 2 )人为的其它器件:开关的电火花、汽车的火花塞的电 火花、强广播、强电视信号(理工大学附近的北京电视台)
微弱信号检测学
理学院物理学部电子科学系 主讲:房慧敏
联系方式:E-mail:fanghm@
参考教材
[1]林理忠,宋敏. 微弱信号检测学导论.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 [2] 陈佳圭 . 微弱信号检测 . 北京:中央广播电 视大学出版社,1987 [3] 曾庆勇 . 微弱信号检测 . 杭州:浙江大学出 版社,1994 [4]戴逸松.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及仪器.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5]刘俊,张斌珍.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北京:电 子工业出版社,2005 [6]高晋占. 微弱信号检测. 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0
IN
I
i 1
m
i2 N
m
式中
i IN ——第i次测量时的噪声值;
m——测量的总次数(应足够大);
IN
——有效噪声电压。
1-1 噪声的基本性质
二、噪声的度量
2.噪声等效功率(NEP)
输入信息 输入能量 输出信息 传感器 输出能量
从物理角度看,任何传感器必须输入一定的能量,才能 将输入的信息变换成所需的输出信息。当然输出信息时,也 同时输出能量。例如,光电压传感器要能输出电压信号,就 必须有光能输入,入射光强时,光能输入多,因此输出的电 压信号大;同样,光电流传感器,必须输入一定的光能量, 才能有电流信号输出。
称为有效噪声水平。
1-1 噪声的基本性质
二、噪声的度量
1.有效噪声水平 对于电压测量系统,其有效噪声电压为:
i2 V N i 1 m
VN
m
i 式中 VN ——第i次测量时的噪声值;
m——测量的总次数(应足够大);
VN ——有效噪声电压。
1-1 噪声的基本性质
二、噪声的度量
1.有效噪声水平 对于电流测量系统,其有效噪声电流为:
对于一个稳定的信号,噪声使测量值在信号值上、下起 伏,即噪声有正、有负。并且大量的起伏值集中在一定的范 围内,只有少数机会,会测得偏离信号很大的值。好的测量
系统,集中的起伏值范围小,即噪声小。因此,噪声是可度
量的。因为多数噪声的算术平均值为零,故不能用噪声的算 术平均值来度量,而只能用噪声的均方根值来度量,这个值
等:
(3)市电的干扰和附近的有强电的外部器件:
1-1 噪声的基本性质
一、噪声的定义和种类
干扰的排除:从理论上讲,干扰是属于理想上可排除的噪声。 不少干扰源,发出的干扰是有规律的,有些具有周期性、有 些只是瞬时的。因此,可通过屏蔽、工作时间错开、电源净 化器等措施,加以排除或消弱。具体的排除措施,需要针对 干扰源的特点进行。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研究成效
二、应用成效
2.微电流的测量 微电流的测量也是微弱信号检测的内容。一般: I>10-6A——指针式电流计; 10-10A〈I〈10-6A——灵敏电流计; 10-14A〈I〈10-10A——灵敏静电计或振子测量仪; I〈10-14A——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3.弱磁测量 弱磁测量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地质勘探、矿藏普查、 军事上的潜艇搜寻、医学上的临床诊断等都需要对弱磁场进 行定量检测。但是在弱磁的测量中,常受到地磁场的干扰, 尤其是地磁起伏。以人体磁信号为例,图0-1是人体各种器官 的磁信号强度和地磁起伏强度的范围。
0-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作业+平时出勤+课堂表现):20% 实验:20%; 期末考试:60%;
第1章
本章主要内容: 1-1 噪声的基本性质 1-2 噪声的统计性质
噪声基础知识
1-3 器件噪声举例(电阻、半导体二极管、 结型半导体三极管) 1-4 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概述
1-1 噪声的基本性质
一、噪声的定义和种类
噪声:是指真实信号以外测量所得的值,也称为有害信号。 噪声有广义噪声和狭义噪声之说。 广义的噪声:是指扣除被测信号真实值以后的各种测量值, 不论这些非零测值的来源,是被测对象、测量人员、测量系 统、还是外界环境。 狭义的噪声,是指来自于被测对象、传感器、比较测定系统 内部的广义噪声,其特点是:不可能彻底排除,只能设法减 弱,这些噪声是随机的。 分类 :
视 网 膜 心 腹 磁 磁 肺磁
脑
10-11 10-9 10-7 10-5 地磁起伏 图0-1 人体磁信号
10-3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研究成效
二、应用成效
表0-1 微弱检测的灵敏度提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压
常规 检测 微弱 检测 提高 1μ V 0.1nV 104
电流
10-10A 10-14A 104
温度
0-3
二、实验教学内容 1.认识实验
本课程主要内容
常用微弱信号检测仪器的使用;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 达实验结果。
2. 锁相放大器原理实验
理解锁相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锁相放大器。 3. 相关器的研究及其主要参数测量 了解相关器的原理,测量相关器的输出特性、抑制干扰能力、 抑制白噪声能力、过载电平、直流漂移及动态范围等。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应用成效
一、微弱信号检测
1928年,约翰逊(Johnson)对热骚动电子运动产生的噪 声进行研究,之后,大量科学工作者对信号的检测作出了重 要贡献; 1962 年,美国 PARC 第一台相干检测的锁相放大器问世, 使检测的信噪比突然提高到103; 1968年,从大量二次电子的背景中测得Auger电子;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使 <1nV 的信号获得满 度输出,信噪比提高到106。 粗略估计,平均每5-6年,测量极限提高一个数量级。因 此,过去认为不可测量的微观现象或弱相互作用所体现的弱 信号,现在已成为可能。这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化学、天 文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广泛地工程技术领域等学科的发展, 微弱信号检测,也就成为一门被人重视的、新兴的分支学科。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研究成效
二、应用成效
3.弱磁测量
当磁信号低于地磁水平时,必须采用微弱信号检测手段。 检测弱磁场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磁通门磁力计(其噪声水平是 10-11—10-12T量级),但是利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 完成的磁力计,可以检测到更弱的磁场(其噪声范围是1014T量级)。
10-4K 10--7K 103
电容
0.1 pF 10-5pF 104
信噪比 改善 10
105 104
分析:一些基本量的测量精度,在利用WSD技术后,一 般都提高了103—104。
0-3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 1. 噪声基础知识 噪声基本性质;噪声统计性质;微弱信号检测方法概述。 2. 放大器的噪声与屏蔽接地技术 噪声系数、噪声因子和其它噪声参量;低噪声放大器匹配网 络与变压器特性;屏蔽、接地与布线。 3.选频放大测量与相干检测 选频检测的局限性与相干检测原理;相敏检波器电路;非周 期移项器;锁相放大器及其主要性能指标;锁相放大器的使 用与应用。 4. 积累平均原理与技术 根号m法则与取样定理;取样积分器;参数图解选择法; Boxcar信噪比改善的数学讨论;数字多点平均器。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应用成效
一、微弱信号检测
微弱信号检测(Weak Signal Detection,简称WSD) 是测量技术中的综合技术和尖端领域,由于它能测量传统观 念认为不能测到的微弱量,所以获得了迅速发展和普遍重视。 对于众多的微弱量(如弱光、小位移、微振动、微温差、 小电容、弱磁、弱声等),一般都通过各种传感器作非电量 转换,使被检测量转变成电学量(如电压或电流)。当被检 测量非常微弱时,被检测量本身的涨落、传感器的噪声及测 量仪表的噪声,表现出来的总效果是,有用的被测信号被大 量的噪声和干扰所淹没,使测量受到限制。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应用成效
二、应用成效
1.促进了表面科学的发展 表 面 : 是 指 固 体 表 面 1∽10 原 子 厚 的 薄 层 ( 10∽100Å ) (1Å=10-10m). 这一薄层内的原子除受自身的本体原子作用外,还受到 外界环境的影响,结果其结构、成分、形貌和性质与体内原 子有所不同,因此对它进行研究将会获得十分重要的信息。 目前,研究表面的手段,多数是将电子、离子、光子入 射到表面,使其与表面原子“相互作用”,然后分析其出射 电子、离子或光子的状况,从而取得相关信息。由于出射的 离子数,一般是不多的,具有特定特征的出射离子数更少, 因此,绝大多数情况,都必须利用WSD。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应用成效
一、微弱信号检测
微弱信号检测的目的是利用电子学、信息论、物理学的 方法,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被检测信号的特点 (如信号频谱、相干性等),然后对被噪声覆盖的弱信号进 行提取和测量。它的任务是发展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论,探索 新的方法和原理,研制新的检测设备以及在各学科领域中的 推广应用。 微弱信号检测学,就是研究从噪声中提取信息的方法及 技术的学科。由于目前对电子噪声研究较成功,微弱信号检 测与电子技术联系密切,发展较快。与其它方面的联系,尚 大有发展余地。
第0 章
本章主要内容:
绪论
0-1 测量技术的重要性及当前发展方向 0-2 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当前的应用成效
0-3 本课程主要内容
0-4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0-1
测量技术的重要性及当前发展方向
一、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1 测量:是指对被检测对象(宇宙内万物)的物理、 化学、工程技术等参量作数值测定工作。 2 测量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测量在生活、生产、科研、国防等各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生活中:称斤量尺; 生产中:依靠测量,保证产品的质量; 科研中:先进的测量技术,能帮助揭示新的客观规律; 现代国防中:只有利用先进的测量方法,才能进行侦察和制导。 测量技术的进步将推动科技进步。当然,测量技术是科技 的一部分,是被科技发展要求所推动,被其它科技的成就 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