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第三章 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3、第三章 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云南路南石林是岩溶地貌的另一种类型的典型,数十 米高的石峰如林,峭拔尖利似指天宝剑,多有惟妙惟 肖的造型。如“阿诗玛”等景观。最矮的石柱约有一 人高,最高的30米。
路南石林
பைடு நூலகம்
路南石林是一处有着坚 硬石灰岩床的区域。它 经地壳运动抬升,断裂 后,部分岩石被水溶解 、冲刷而形成。这一大 片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 市东南约120km处,面积 约5平方公里。

基本形态
海拔高度
切割深度
极高山
高山
〉5000米
3500-5000米
-->1000米 1000-500米 >1000米 高山 中高山 高中山 中山 低中山 中低山 低山
中山
1000-3500米
1000-500米 <500米
低山
500-1000米
1000-500米 <500米
丘陵
平原
<500米
<200米 地表起伏不大,面积宽广地区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 4亿年前,武陵源地处滨海,流水搬来大量的松散 碎屑物质,混合海洋生物遗骸,凝结成500米厚的石英 砂岩。7000万年前,地球最后一次“燕山造山”运动 ,厚厚的砂岩层露出海面,隆起平坦的台地。石英砂 岩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但在地质运动中产生垂直方 向的裂纹,岩层撕裂。 坚硬的石英砂岩不像其他岩层那样被“磨平棱角”、 “磨出曲线”。7000万年过去,残留的峰体便形成了 千峰林立的奇景。
珊瑚礁海岸主要是由珊瑚的骨骸聚积而成的礁石海岸。因珊瑚只能在暖水、高盐、水 质清晰的海区生存,故珊瑚礁海岸只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才见。珊瑚生长界线,主要 在赤道两侧南纬28度到北纬28度之间的海域。

三、其他地貌地质景观






1、湿地地貌景观★ 2、雅丹地貌景观★ 3、冰川地貌景观★ 4、沙漠景观★ 5、地震遗迹 6、陨石及其遗迹★ 7、化石点★ 8、重要地质剖面★ 9、待命名地貌景观★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7、海岸地貌景观 海岸地貌主要是指海岸地带受波浪、潮汐 、海流以及生物等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包 括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两大类。

(1)岩石海岸地貌 岩石海岸是以岩石为主体
的海岸。岩石海岸由于受到海浪、海风和阳光的 长期作用,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化现象。最常 见的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龛 等。


杨慎《艺林伐山》:“玲珑剔透,桂林 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绵延 庞魄,河北之山也;俊峭巧丽,江南之 山也。” 因此,人们从总的观赏感受出发,常将 中国风景概括为“北雄南秀”。

二、地质地貌景观对人文现象的影响★
温热地区的 高脚屋。房 屋高架起来 ,可以保持 凉爽、干燥
高脚屋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 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 山坡上,向阳,背靠 山,面朝开阔地带, 少有树木遮挡,十分 适宜居住生活。 窑洞防火,防噪音, 冬暖夏凉,既节省土 地,又经济省工,确 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 筑形式。


6、石英砂岩峰林景观★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石英砂岩是一种比较坚硬的 砂岩,一般情况下很难被风化侵蚀产生造型地貌 。但在湖南张家界,却形成了举世罕见的“砂岩 峰林峡谷地貌”。这也是世界唯一的石英砂岩峰 林。 地貌的世界唯一性,才是张家界的本质价值,是 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根本理由。 2009年5月,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赵逊撰写的论 文《中国的地质遗产》,被东亚、东南亚地球科 学协调委员会(ccop)在马来西亚以英文出版。 “张家界地貌”作为一种单独的地貌类型,在文 中正式提出,首次得到国际地质同行的认可。

3、流纹岩地貌景观★



流纹岩地貌景观 流纹岩是花岗质岩浆喷出 地表,冷凝后的熔岩形成的岩石。由于酸性 岩浆中含有较多的SiO2,熔岩较稠,熔岩中 的不同矿物质在流动中排列成一定方向,因 此显示流纹构造。以流纹岩为主形成的山地 地貌称为流纹岩地貌。 其颜色多为暗红色或肉红色。 这类地貌造型极其丰富,在福建、浙江沿海 分布很广。最典型的是浙江乐清的雁荡山。



一、登山探险胜地——高山和极高山 :
3500~5000 m;﹥ 5000 m。游人范围较小。★ 是人们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我国是个多 山的国家,世界著名的极高山多数在我国境内或边界 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其中8000米以 上的高峰有14座。如珠峰、乔戈里峰等。 登山虽然艰险,但它是磨练意志和锻炼身体的一项 活动,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当然高山冰雪世界和 冰川地貌的奇异景象是世间难得亲临体会的景观。
间的平阔基岩海岸。在波浪、潮汐和沿岸流的搬运
和沉积作用下,易形成由沙和砾石堆积而成的沙滩
、砾石滩、沙嘴、连岛沙洲等海积地貌。其中由沙 砾质海岸构成的宽广海滩是开辟海滨浴场的最佳场 所,旅游价值最高,极适宜于海滨度假旅游,世界 上著名的海滩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和夏威夷地区。
砾石滩
亚龙湾沙滩
返回
砾石滩

陕北窑洞

三、地质地貌景观对旅游项目的影响★
第二节 主要地貌景观及其旅游价值


地质地貌的形成:
内营力作用也称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能量如放 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重力 作用形成的重力能等所产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 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主要由来自地球外部的太 阳能所引起。它使地壳表面各种物质成分不断破碎、 分解、迁移、沉积,使地壳表面削高填低趋于夷平。 具体表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 用和成岩作用。


每当大风狂吼时,卷起漫天沙尘,日月无 光,不辨方向,风声如神哭鬼嚎,完全是 一个恐怖的世界。大风停息后,风蚀垄脊 、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犹如城堡、街巷 及各种及其形象。而当再一场大风之后, 会一切都变样。所以乌尔禾的雅丹地貌地 区被称为“魔鬼城”。



二、观光旅游胜地——中山和低山:
1000~3500m;500~1000m。景点多,游人广
中山和低山保留着许多大自然刀斧神工所形成的奇观,也 不像高山和极高山那样难登,是最受游人青睐的旅游地。 在迄今确定的119处“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仅以中 低山山地风光为主的即占50%以上。 中山和低山由于随海拔的增高而气温降低,常成为避暑 胜地,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负氧离子较多,有 利于疗养和身体康复。中山和低山的高度较易到达,尤其 是我国素有登山的传统,如重阳节,经常有群众性的登高 活动,如青城山、泰山等地。
风动石——福建东山岛风景名胜区的海滨崖上,有一块重约200吨的临海巨石,状 似玉桃,底部触地仅数寸,风吹石动,故名“风动石”,然而历经台风地震而不 倒,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
或者形成为浑圆多姿的巨石兀立形态(天涯海角)

2、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景观 为红色砂砾岩(其中富含氧 化铁,呈红色)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 的方山、奇峰、石墙、石柱等特殊地貌。
太湖石: 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小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用以堆叠假山或作为独立观赏对象,其孤 峰以“瘦、漏、透、皱、丑”为佳; 瘦:秀,形态挺拔,瘦骨突兀 皱:起伏不平,有明暗变化 漏:各孔穴孔孔相通 透:玲珑剔透,能透光线 江南三大名石:皱云峰、瑞云峰、玉玲珑

上水石:是盆景艺术不可缺少的部分,作 为观赏植物的依托和背景
小寨天坑
四川黄龙是中国最大的露天岩溶景观,密 布3400多个彩池,乳黄色的石灰华堆积成的 “岩溶边坝”犹如梯田.
黄龙五彩池
四川黄龙五彩池


黄龙景区位于四川松潘县。海拔3000米以上 ,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区之一。地表钙华是黄 龙景观的最大特色。面积700平方公里. 五彩池成因:高山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 交融流淌在沟底。随着流速缓急、地势起伏 、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 凝聚,发育成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 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由于池底沉淀物的 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 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池水有的蔚蓝,有的 浅绿,有的绛黄,有的粉蓝.
贵州赤水的丹霞景观
丹霞山茶壶峰——由方山、奇 峰、石墙、石柱组合而在于成 的奇特景观

由于红色砂砾岩有较好的整体性,可雕可 塑,因而,大量的石窟、石刻,如麦积山 石窟、云岗石窟、大足石刻、乐山大佛等 均创作于这类砂砾岩地区。
山西云岗石窟
甘肃麦积山石窟
四川乐山大佛
崀山的丹霞地貌

崀山是目 前全国最 大乃至世 界稀有的 大面积丹 霞地貌景 区。

(3)生物海岸★
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海岸地貌类型。海岸带生物繁
茂,生物的生长和遗体堆积,对生物海岸地貌的发育起着 决定性作用。如贝壳堆积可形成贝壳堤海岸;红树林生长 成为红树林海岸;珊瑚礁堆积成为珊瑚礁海岸等。
东寨港红树林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科植物与泥沼结合的海岸, 是热带海岸特有的地貌类型之一。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边特有的常绿灌 木或小乔木丛林。红树可耐盐、耐碱,树干上生长许多气根,以适应长期浸 泡在海水或泥滩里缺乏空气的环境。红树植物以“胎生”来繁殖,果实在树 上还未脱落,种子就在果实内发芽,吸取母树养分成长幼苗。幼苗脱落后落 入淤泥滩中,几小时内就能生根成长新树株。
海蚀崖
海蚀崖是海崖受海浪冲蚀及伴随产生 的崩塌而成的一种向海的悬崖陡壁。
海蚀柱:耸立在海蚀崖前的柱状岩石,形态直立而陡峭。
海蚀柱
海蚀拱桥
海蚀拱桥:海蚀拱桥又称海穹、海拱石,常见 于岬角海岸。突出的海岬两侧如果发育相向 的海蚀洞被蚀穿而相互贯通,则形成海蚀拱 桥。 返回

(2)沙砾质海岸地貌 主要发育于岬角与港湾相
第三章 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
第一节 地质地貌景观与旅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