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所有权的确定
房屋所有权,又叫房屋产权,是房屋所有人独占性地支配其所有的房屋的权利。
那么房屋所有权该怎么确定呢?
相关案例
2008年10月,邓某以9.5万元买得一套商品房。
万某找对象无房居住,邓某出于朋友之情,让其好友万某登记为房屋共有人,房管部门登记资料显示:该房系邓某、万某共有。
此后,房屋一直由邓某作为小卖部经营。
2009年5月,万某因结婚借住该套商品房一间。
2011年端午节期间,邓某的妻子与万某夫妇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因此邓某要求万某夫妇搬出去。
万某认为自己也是房屋产权登记共有人,对房屋享有所有权,拒绝搬出。
经协商未果,无奈,邓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确认房屋所有权,判令万某搬出该商品房。
相关法律
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第1款规定: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于同一物享有所有权。
共有的主体称为共有人,客体称为共有物。
共有关系是指各共有人因对同一物共有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房屋所有权是指房屋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房屋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房屋共有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同一房屋都享有所有权,因此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房屋共有人对房屋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或者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每个房屋共有人对共有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其他共有人的侵犯。
确认房屋所有权的惟一依据,是存在着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事实。
这里的事实,既包括书证、物证,也包括证人证言及其他证明,但首先应以书证、物证为依据。
找不到书证、物证的,再寻找证人证言和其他证明。
证明房屋产权的书证、物证,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房屋产权证。
包括土地改革时发放的房地产证;建造房屋后领取的房屋产权证;产权变更后领取的所有权证,包括买卖、受赠、继承等取得房屋产权后所领取的房产证。
2、其他书证、物证,包括遗嘱、信件、分家析产合约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