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植物病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植物病理学试卷 a 及答案】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植物病理学(a)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1、植物病害:2、病状:3、病症:4、病害三角:二、填空(每空 1 分,共20 分)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等。

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五大类型。

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五种类型。

5.()()(素。

三、选择(每题 2 分,共16 分)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b. 霉状物c. 粉状物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高温c. 病原菌d. 遗传因素)()两大类。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b. 真菌c. 线虫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粉状物c. 脓状物d. 颗粒状物6.()是植物病害的病状。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b. 晚疫病c. 猝倒病d. 缺素症8.()是植物病害的病症。

a. 霉状物b. 坏死c. 脓状物d. 腐烂四、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16 分)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6.病症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7.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的特有病症。

()8.霉状物、粉状物等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五、简答题(每题8 分,共16 分)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六、论述题(12 分)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答案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

2、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三、选择1、a2、d3、a b d4 、b c d5 、a b d6 、bd7 、a b c 8 、a c四、判断对错五、简答题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

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

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

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

六、论述题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答:侵染性病害由生物侵染引起,其特点是植物个体间可以互相传染。

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1)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如稻瘟病;(2)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3)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4)由寄生植物侵染引起的寄生植物病害,如苑丝子;(5)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的致病因素能使植物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表现出有一定特性的症状,这些病害不能传染,没有侵染过程。

按病因不同,还可分为:(1)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或生理病害;(2)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1)大气温度的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灼伤与冻害;(2)大气物理现象造成的伤害,如风、雨、雷电、雹害等;(3)大气与土壤水分和温度过多与过少,如旱、涝、渍害等。

(3)化学因素恶化所致病害:(1) 肥料元素供应的过多或不足,如缺素症;(2)大气与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污染与毒害;(3)农药及化学制品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4)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病害,如密度过大、播种过早或过迟、杂草过多等造成苗瘦发黄和矮化以及不实等各种病态。

【篇二: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库与答案】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

2、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是否经过性器和性细胞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的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的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而生存的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一种较坚硬的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和雄器)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的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的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10、卫星病毒:有些ran 病毒伴随有低分子量的小粒体病毒,这种小粒体病毒称卫星病毒。

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单倍体细胞核的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的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

9、卫星rna :有些rna 病毒伴随小分子星的ran ,它与辅助病毒ran 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增殖。

这些小分子量ran 即为卫星ran 。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的侵染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这类病害不能传染。

2、子实体:真菌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结构体。

3、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的一种厚壁有性孢子。

4、吸器:菌丝在寄生细胞内长出侧枝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等形状用以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5、次生菌丝:初生菌丝交配后形成的双核菌丝。

6、原核生物:遗体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固定的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7、非持久性病毒:介体昆虫得毒饲养时间短,能很快传毒,介体昆虫的传毒性也很快消失的一类病毒。

8、钝化温度: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 分钟,使病毒失去传染力的处理温度。

9、侵染过程:病原物从侵入到引起发病的过程。

10、ipm :即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的缩写,含义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8 分)1 坏死是植物细胞和组织死亡,坏死的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

2、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菌丝体,繁殖体是孢子。

3、接合菌的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着生在孢子囊内。

4、真菌在有性生殖时,经过质配,核配后形成的有性孢子是合子、卵孢子和接合孢子。

5、担子上着生担孢子,其着生方式有侧生或顶生。

6、细菌的繁殖方式是裂殖。

7、受到病毒侵染而不表现症状的植物称作带毒植物,这种现象称为潜伏侵染。

8、植物病毒在植物细胞间的转移主要是通过胞间连丝而移动到邻近细胞的。

9、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变异途径有无性重组、有性重组和病原物的适应性。

10、柑桔保鲜剂的使用方法是浸洗。

1、植物侵染性病害由寄生物侵染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2、卵菌的无性孢子是游动孢子,着生在游动孢子囊内。

3、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称为接合孢子。

4、子囊有性生殖时,两性配子囊是指雄器和造囊器。

5、真菌的有性生殖过程一般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等三个时期,最后形成单倍体的有性孢子。

6、白粉菌的菌丝特点是菌丝无色、生于植物体表。

7、细菌是属于原核生物界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固定的细胞换。

8、从自然孔口进入的细菌都可以从伤口侵入。

9、高等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10、tmv 粒体的形状是杆状,cmv 粒体的形状是球状的。

1、真菌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和有性,分别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2、在子囊壳与子囊盘中,着生于子囊之间的丝状物称为侧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