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导学案(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
2. 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3. 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
4. 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对象征意义的掌握。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
主义诗人。
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27年夏,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
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
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
他
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
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
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3、现代诗派该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
围
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
派。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
它是对象征
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
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
征主义。
4、表现手法简介:
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
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
反复: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
课前预习
1、试读,感受诗歌的美。
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字词积累
huáng wǎn chóu liáo
彷( ) 凄( ) ( )怅寂( ) huáng wǎn tìliáo
惊( ) ( )惜( )傥( )廓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彳亍:颓圮:
3、背诵全文
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读出诗中淡淡的哀愁。
2、竞读,由各组派代表进行诵读,根据“准确”、“流畅”、“有感情”三级标准评定“诵读明星”。
诵读明星:
评选理由:
二、赏析诗歌,探究下面问题
1、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可通过诗中的反映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分析)。
2、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营造这种氛围的?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这些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
3、分析丁香姑娘的形象。
4、概括全诗的主旨。
.。
5、朗读第一节和第七节,找出其不同,说说这种重叠与反复手法
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除了这两节,其它五节诗也多出运用了这种手法,请把它们找出来。
巩固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耗费寥廓良辰美景
B.寂廖峥荣忧柔寡断
C.万户候凄惋仗义执言
D.彷惶篱笆载歌载舞
2.对《雨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丁香”自喻,表现了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自傲精神。
B.所写的“我”是一个敢于同旧世界决裂的革命者形象。
C. 诗人的理想像丁香一样稍纵即逝,诗人陷入人生的绝境,被迫放弃理想。
D.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反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3、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天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这首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日记
(所写内容提示:1、通过学习这首词,有哪些收获;2、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3、准备以后怎么进行相应的学校;4、需要老师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
)
答案:
课前预习
彳亍(chìchù):慢慢走,走走停停
颓圮(tuípǐ):毁坏,倒塌,坍塌
赏析诗歌
1、低沉、伤感、朦胧
2、六个意象——雨巷油纸伞篱墙丁香丁香姑娘“我”
雨巷: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油纸伞: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
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迷蒙的特点。
篱墙: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就是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丁香:丁香的花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特别,一结一结的,人们习惯地称为丁香结。
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芬芳袭人,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
在我国古诗词的传统意象中,丁香是忧愁的载体,是愁思的象征。
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
3、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4、《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5、作用: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
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巩固训练
1、A
2、D
3、诗歌选取了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