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资源学习任务单
三、自主检测
习题训练:
下表为2017年我国上海、浙江、陕西和新疆四省(市、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重表(单位:%)。
完成下列1~2题。
1.甲是()
A. 新疆
B. 上海
C. 浙江
D. 陕西
2.乙、丙两省(市、区)建设用地比重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密度差异②矿产资源开发程度③经济发展水平④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是保护耕地、修复生态、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的有效措施。
农业部表示:耕地轮作休耕要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参与轮作休耕。
近年来,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连续多年实施季节性休耕,这意味着中国农业生产理念的重大改变。
据此回答3~4题。
3.河北黑龙港地区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该地区因休耕而使产量明显减少的农作物是()
A. 玉米
B. 棉花
C. 冬小麦
D. 花生
4.一般而言,在推行休耕的过程中,对农户休耕意愿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土壤肥沃程度
B. 地表起伏状况
C. 政府经济补贴
D. 人均耕地面积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兹别克斯坦深居亚洲腹地,号称“中亚之中”,是世界少有的双重内陆国(被内陆国包国的国家)。
该国国土虽多荒漠,但却有着发达的农耕历史,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耕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0.3%,人均耕地0.14公顷,远高于我国。
该国粮食生产完全自给自足,不仅是世界重要的棉花出口国,还是中亚最大的瓜果种植基地,果蔬出口至80余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不断加强。
(1)分析该国耕地资源相对富足的自然原因。
(2)简述该国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
(3)分析该国果蔬出口量大的原因。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囯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 2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
留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
材料二图 1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2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
(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______ 。
(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______ 。
答案:1.A 2.B 3.C 4.B
5.(1)该国国土大部分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处于河流冲积区,土壤深厚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较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
(2)该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冬季温度低,不利于害虫成活,农作物病虫害少。
(3)该国是中亚最大的瓜果种植基地,果蔬产量大,品质好;地理位置居中,距欧洲、西亚、北亚、东亚及中亚其他国家距离近;有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铁路成网,交通便利;受自然条件限制,周边很多国家地区缺乏水果种植条件,水果市场广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作用。
6. (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
(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