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1、条件电位的大小反映了氧化还原电对实际氧化还原能力。
()2、以滴定反应时自身颜色变化为指示剂的物质称为自身指示剂。
()3、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电势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电对的电位差,而与溶液的浓度几乎无关。
()4、重铬酸钾是比高锰酸钾更强的一种氧化剂,它可以在盐酸介质中滴定。
()5、KMnO4标准溶液和K2Cr2O7标准溶液都可直接配制。
()6、溶液酸度越高,KMnO4氧化能力越强,与Na2C2O4反应越完全,所以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溶液酸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以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用0.02 mol·L-1K2Cr2O7滴定。
设试样含铁以Fe2O3(M Fe2O3=159.7)表示约为50%,则试样称取量约为A 0.lgB 0.2gC 1gD 0.5g2.对称性氧化还原滴定反应,n1=1 n2=2 时,对反应平衡常数的要求是( ) A、K'≥106 B、K'≥6 C、K'≥ 8 D、K'≥1093.KMnO4法测定H2O2,为加速反应,可( )A、加热B、增大浓度C、加Mn2+D、开始多加KMnO44.已知在1mol/LH2SO4溶液中,Eº′(MnO4- / Mn2+ )=1.45V,Eº′(Fe3+/Fe2+)=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滴定突跃的范围为( )A、0.86~1.26VB、0.86~1.41VC、0.68~1. 41VD、0.68~1.41V5、在pH=1.0的酸性溶液中,MnO4- / Mn2+ -电对的条件电位是( )(已知E ΘMnO4- / Mn2+ -=1.51V)A、1.42VB、1.51VC、1.32VD、0.059V6.下列基准物质中,既可标定NaOH,又可标定KMnO4溶液的是(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a2C2O4C、H2C2O4·2H2OD、Na2B4O7·10H2O 7.Na2C2O4标定KMnO4,温度控制75~85 ℃温度,过高则( )A、生成MnO2B、H2C2O2分解C、反应太快D、终点不明显8.用Na2C2O4标定KMnO4时,滴入第一滴KMnO4,颜色消褪后反应加快,原因是( ) A、溶液酸度增大B、反应放热C、产生的Mn2+起催化作用D、诱导效应9.K2Cr2O7法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其酸为( )A、只能用HNO3B、只能用HClC、只能用H2SO4D、HCl、H2SO4均可10.在H3PO4存在下的HCl 溶液中,用0.02mol·L-1 K2Cr2O7滴定0.1mol·L-1Fe2+,化学计量点电位为0.86V, 最合适的指示剂为( )A、次甲基蓝(Eθ'=0.36V)B、二苯胺(Eθ'= 0.76V)C、二苯胺磺酸钠(Eθ'=0.85V)D、邻二氮菲亚铁( Eθ'=1.06V)11.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A、滴定开始时B、滴定接近终点时C、标准溶液滴定至50%时D、任何时候都可以12.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被加快,这种现象称为( )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氧化反应D、诱导反应13.间接碘量法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A、I-容易挥发B、I-容易生成I3-C、I-容易氧化D、I2容易挥发14.重铬酸钾法中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有( )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 C、提高E Fe3+/Fe2+D、降低E Fe3+/Fe2+ 15.碘量法中最主要的反应I2 + 2S2O32- = 2I- + S4O62-,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 A、碱性B、强酸性C、中性弱酸性D、加热16.标定Na2S2O3溶液时,为促进KI与K2Cr2O7反应可采用的措施有( )A、增大K2Cr2O7的浓度B、增大KI的浓度C、保持溶液适当酸度D、采用棕色碘量瓶17.用Na2C2O4基准物标定KMnO4溶液,应掌握的条件有( )A、盐酸酸性B、温度在75~85℃C、需加入Mn2+催化剂D、滴定速度开始要快E、终点时,粉红色应保持30秒内不褪色18.氧化还原滴定前预处理的作用是( )A、使被测物转化成氧化态B、使被测物转化成还原态C、使被测物转化成有利于测定状态D、使干扰物沉淀除去E、使有机物氧化除去19.为下列物质含量的测定选择适当的标准溶液①CuSO4 ( ) ②Na2C2O4 ( ) ③FeSO4 ( ) ④Na2S2O3 ( )A、K2Cr2O7标准溶液B、KMnO4标准溶液C、Na2S2O3标准溶液D、I2标准溶液20.用C(NaOH)和C(1/5KMnO4)相等的两溶液分别滴定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A、V(NaOH)=V(KMnO4)B、4V(NaOH)= 3V(KMnO4)C、5V(NaOH)=V(KMnO4)D、3V(NaOH)= 4V(KMnO4)21.已知在1mol·L-1H2SO4溶液中Eθ(MnO4-/Mn2+)= 1.45V,Eθ (Fe3+/Fe2+)= 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计量点的电势值为( )A、0.38VB、0.89VC、1.32VD、1.49V22.在0.5mol·L-1H2SO4中,用KMnO4滴定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突跃范围最大的是( )A、H2O2 (Eθ=0.68V)B、Fe2+ (Eθ=0.77V)C、H2C2O4 (Eθ= -0.49V)D、Sn2+ (Eθ=0.15V) 23.下面关于K2Cr2O7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基准物质B、其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C、是自身指示剂D、标准溶液很稳定,可长期保存三、填空题1、KMnO4法不能用HCl调节酸度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有______ ________和______ ________。
3、对称性氧化还原反应,当n1=n2=1时,两电对的电位之差为______ _____时,反应可进行完全。
4.间接碘量法测铜,标准溶液为______ ________,指示剂为______ ______,终点颜色为____ ________。
5.碘量法的两个主要误差来源为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KMnO4与HCl反应酸度非常缓慢,加入Fe2+后,反应速度加快,是由于产生__ _____ 。
6.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原则是。
K2Cr2O7滴定Fe2+时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必须加入H3PO4,其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反应BrO3- + 6I- + 6H+ = Br- + 3I2+ 3H2O,已知EθBrO3-/Br-=1.44V, EθI2/I-=0.55V。
则此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K为。
.8.标定KMnO4溶液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__温度下进行,并以________________控制酸度,利用反应生成的__________作催化剂,此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间接碘量法测Cu2+时,滴定至近计量点时,加入KSC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使终点易观察。
四、简答题1、以KMnO4滴定C2O42-时,为何要将溶液加热至75~80度?滴入KMnO4后,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2、采用间接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时,用K2Cr2O7标准溶液与I-反应生成I2时,要控制好哪些反应条件?为什么?3、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氟离子、磷酸根、邻二氮菲后,情况又如何?4、在pH=8.0时,I2氧化AsO33-为AsO43-,当酸度为1mol/L时,I-却被AsO33-氧化?五、计算题1、E0I2/I-(0.534V)> E0Cu2+/Cu+(0.159V),但是Cu2+却能将I-氧化为I2,通过计算说明。
2、计算pH=2.0, 含EDTA的游离浓度为0.10mol/L时,Fe3+/Fe2+电对的条件电位?3.分析草酸(H2C2O4·2H2O)的纯度时,称取0.5000g样品,溶于水后,在H2SO4介质存在下用KMnO4标准溶液(1.00ml KMnO4溶液含8.012mg KMnO4)滴定,用去27.28ml,计算草酸(H2C2O4·2H2O)样品纯度。
KMnO487.20%;4.用KMnO4法测某污染物中的铁时,称取试样0.5000g,滴定用去0.04000 mol·L-1 KMnO4溶液35.22mL。
因为滴定时不慎超过终点,所以用了1.23mL的FeSO4回滴,已知每毫升FeSO4相当于0.88mL KMnO4,求该污染物中铁的含量。
ω(Fe)= 0.07626 5.用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的含量时:(1)配制0.1 mol?L-1 Na2S2O3溶液2L,需称取Na2S2O3·5H2O多少克?(2)称取0.5030gK2Cr2O7,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移取此溶液25.00mL,加入H2SO4和KI,用24.95m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计算Na2S2O3溶液的浓度。
⑶称取铜合金试样0.2000g,用上述Na2S2O3溶液23.13mL滴定至终点,计算铜含量。
已知:M(K2Cr2O7)=294.2 M(Cu)=63.55① m(Na2S2O3·5H2O)≈50(g)c(Na2S2O3)= 0.1028 (mol·L-1)③ω(Cu%)=0.755509下分析化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七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判断题1、√2、√3、√4、×5、×6、×二、选择题1、D2、D3、C4、B5、A6、C7、B8、C9、D 10、C 11、B 12、D 13、CD 14、AD 15、C16、BC 17、BCE 18、C 19、C、B、A、D 20、B 21、C22、C 23、C二、填空题1、(Cl−与KMnO4反应,从而干扰测定)2、(两电对的电位差值)(介质及酸度)3、(大于0.35V)4、( Na2S2O3溶液) (淀粉)(无色)5、(I2易挥发)(I-在酸性溶液中易氧化)(诱导效应)6、(指示剂的变色电位落在突跃范围内)(降低Fe3+/Fe2+电对的电势,突跃增大)7、(90.5 )8、(75 ~85℃)(Mn2+ )(自身催化反应)9、(使CuI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沉淀,以减小CuI沉淀表面吸附I2导致结果偏低)三、问答题1、答:以KMnO4滴定C2O42-时,将溶液加热至75~85度,是为了加快反应速度;Mn2+对KMnO4与C2O42-反应有催化作用,所以随着反应中生成的Mn2+量的增加,反应速度加快,所以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