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上

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上

同时,教材注重过程和实践,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 的方式,走向双向、平等的交流与开放的对话,通过实 践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
教材第100页
在探讨“爱护 身体”时,选取学 生生活中的事例, 引用学生常见的各 种观点进行碰撞交 流,引导学生认识 爱护身体、养成健 康的生活方式,是 对自己生命负责任 的态度。
贯穿始终。在具体落实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
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机渗透其中。如:
“少年有梦”
——爱国
“感受生命的意义”——敬业 ---平凡中闪耀的伟大;
“网上交友新时空”——诚信 ---其复杂性的探讨;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其他生命关系”
——友善
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3.准确把握学科特点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依然体现了综 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等特点。
例如,在第七课“家的意味”中,从“家规”“家 训”以及家庭文化中的“孝”等方面,特别探讨了“中 国人的‘家’”,体味中华文化深厚的韵味和丰富的内 涵,同时又渗透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将道德和法 律有机融合。
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从这里开始……
梳理教材内容 理解教材立意
——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教材上介绍
主要内容
教材编写依据 教材编写理念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使用建议
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016 2001
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 全会 把法治教育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教材语言尽可能引入传统文化经典,
如在谈到少年要立志,“相关链接”中引用《格言联璧》 的一段话:“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接着,正 文直接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勉励学生不仅要 立志,更要勤奋,不断地努力。
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人 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 ,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 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 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 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成长。
二、教材编写理念
4.科学遵循育人规律
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发展,从观念认识、 体验内化到践行反思相融合、循环,是一个复 杂的过程,为此,教材以栏目来精心搭建教和 学的脚手架,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并喜 爱的活动,在讨论与分享中达成共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 新的学习生活,与同伴、老师和家人的交往, 核心词是成长,以成长为核心,涵盖、整合有 关学习、自我探索、交往和生命的话题。从引 导学生生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出发,依据 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相关要求,本册教材设 计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个人的成长——成长的伴侣——成长的指导者 引路人——生命的成长。
少年有梦、网络交往、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提 前到七年级起始学期,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同时加大生命教育内容的比重和深度。
单元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立意

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
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
3

改革的要求
✓落实立德 树人,突出 培养学生社 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
实践能4力。
一、教材编写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20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学生的成长需要
二、教材编写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并将之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其次,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 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探讨 “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 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 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 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
教材第14页
2014 2014
2010
教育改革的 新形势与新
要求 20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
义教阶段修订课程标 准
3月《完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 要》 4月《全面深化课程 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的意见》 ——五个统筹、核心 素养、学业标准
二、教材编写理念
2.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最后,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 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身上流 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 自身的精神世界。
教材第103-104页
二、教材编写理念
2013 2012
党的十八大 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华优秀文化
教材修订中落实的要求
课程标准
✓唯一的、 重要的依据; ✓并非3逐条 对应,有拆 解也有整合。
1
法治教育大纲
✓大纲是对 初中阶段落 实法治教育 的依据; ✓比课标要
广。 2
教育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和优 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 以来历次会议 精神。
1.我是一个生命,我在进行一场生命的 旅行。中学生活会有怎样的风景?
2.3.我是一个生命,我的成长需要见证与陪 伴。我和伙伴的友谊真的能地久天长吗?我 能和老师、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4.我是一个生命,我喜欢探索。我 的生命从哪儿来,到哪里去?生命 可以永恒吗?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生命不停地追问,我在不断地成长。
三、教材内容分析
学习
自我 成长 生命
核心问题 学生需要
交往
七年级上册
成长的节拍 友谊的天空
师长情谊
生命的思考
中学时代
友谊与 成长同行
师生之间
探问生命
学习新天地 交友的智慧 亲情之爱
珍视生命
发现自己
绽放 生命之花
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编排
成长的 节拍
友谊的 天空
师长情 谊
生命的 思考
四个单元,由已到人,由生活到生命,由现象到 本质,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