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姆定律试卷及答案#精选.

欧姆定律试卷及答案#精选.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级考试卷物理(第七章《欧姆定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对欧姆定律公式I =U / R 的理解,下面的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 .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 .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

2、如图1所示,电源总电压为6V 保持不变,R 1=5Ω,R 2=10Ω, 当开关S 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V 的示数将( ) A .由2V 变为6V B .由4V 变为6V C .由4V 变为2V D .6V 保持不变3、如图2所示,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 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 .U AB >U BC ,I AB <I BC B .U AB <U BC ,I AB =I BCC . U AB >U BC ,I AB =I BCD .U AB =U BC ,I AB <I BC 图24、甲、乙两炉子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3,两端的电压比为1:5,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A .10 :3B .3 :10C .2 :1D .3 :55、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 时,导体中电流为0.5A ,如果电压增大到10V ,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分别为( )A .10Ω 0.2AB .10Ω 2AC .10Ω 1AD .20Ω 1A 6、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 1闭合,S 2断开。

如果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 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不动,闭合开关S 2D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不动,断开开关S 1 图37、造成人体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 ( )A .人体带了电B .有电流通过了人体C .有电压加在人体上D .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程度8、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 )图1A .欧姆法B .电阻法C .伏安法D .以上都不是9、如图4所示的电路,当S 断开与闭合时,电流表的两次示数之 比是1∶3,由此可知R 1∶R 2是 ( ) A .1∶3 B .1∶2 C .2∶1 D.3∶110、关于安全用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湿布抹灯泡,电线B .雷电天在高墙根下避雨C .铁塔或高墙根下避雨D .楼上安装避雷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1、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I 、U 、R 的单位分别是 、 、 。

12、三个阻值相等的电阻, 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是180Ω,那么, 它们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是 Ω。

13、有一根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合金线的电流为0.3安,则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若两端电压减小一 半,则镍铬合金线的电流是________安;如果镍铬合金线两端不加电压,则镍铬合金线的电流为________安,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

14、如图5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 1=5Ω,R 2=15Ω.(1)若开关S l 、S 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则电源电压 是 V ;(2)若开关S l 、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8A ,则通过电阻 R 3的电阻是 Ω.15、有两个电阻R 1=10Ω,R 2=20Ω,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源电压为6V 的电路中,这时电路在总电阻是 Ω,通过R 1的电流是 A 。

16、某工厂有一个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V ,若把它接在8V 的电路上,需要给它 联一个 Ω的电阻。

17、学校实验室有一只标有“10Ω 1A ”的指示灯和一只标有“20Ω 1A ”的滑动变阻器,一位同学把它们并联后接在电路中指示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V ,此时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

18、如图6所示,使一根铜线在铅笔芯上移动,发现小灯泡的亮度会改变,说明了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除此之外,导体的电阻与 、 有关(不考虑温度的影响)19、有一只电压表,有“0~3V ”和“0~15V ”两个量程,要用它测量三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的总电压,应选用 量程,若将三节干电池并联起来,总电压为 V 。

20、如图7所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是 段,(ac 、cb 或ab )当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 ,电路中的电流 变 ,灯泡变 ,电压表的示数变 。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级考试卷图5 图6图7物理(第七章《欧姆定律》)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1、,,,。

12、13、,,,。

14、,。

15、,,16、,。

17、,。

18、,、。

19、,。

20、,,,,。

三、探究、实验题(6+11+10,共27分)21(1)请完成表格(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说明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的大小与它两端的和通过它的无关。

22、(2+1+2+2+4)(1)某同学用图8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试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了错误的原因,他改进实验后,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 、b 两点间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①图9甲、乙提供的两个电路图,哪个是他设计的电路.答:__________(填“甲图”或“乙图”),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零。

其可能的原因是:( ) A.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B.开关接触不良 C.小灯泡两端短路 D.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0中各元件按你选择的设计电路图连接起来(已有部分线路连接好)。

23、图11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3+4+1+2=10分) 其中电池组电压为6V ,R X ≈10Ω。

(1)老师提醒同学们,电压表选用3V 的量程。

那么,电流表应选用 的量程。

这样做的优点是:① ; ②避免实验时间过长因 而影响阻值。

(2)将图15中器材连接成测定R X 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处于最左端时,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同学将实验的数据记入了表中,请完成表中的有关计算。

(4)从记录表中看出,三次实验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图 9图 10。

四、计算题:(8+8,共16分)24、如图12所示电路,400 R Ω,当滑动变阻器W R 的滑片P 移到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9A ,当滑片P 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

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5、如图13所示电路中,已知R 1=40Ω,R 2=10Ω。

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

求:(1)电阻R 1两端电压 (2)通过电阻R 2的电流 (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 (4)电路的总电阻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级考试卷图13图 11图 12R W物理(第七章《欧姆定律》参考答案11、I=U/R,安培,伏特,欧姆。

12、20Ω.13、20,0.15,0,20。

14、(1)4,(2)2。

15、30,0.2.16、串,4。

17、10, 1.5。

18、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材料”和”横截面积”位置颠倒不扣分)。

19、0~15V, 1.5。

20、ac,小,大,亮,小。

三、探究、实验题(11+16,共27分)22、(1)在做实验时,没有控制a、b之间的电压保持不变;(2)①乙图;保护电路和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②C .③17、(1)0~0.6A ;①使测量更为精确;②发热升温; (2)(3)R X =10.3Ω.(4)导体电阻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四、计算题:(8+8,共16分) 24、解:(1)∵当滑动变阻器W R 的滑片P 移到a 端时,W R =R 0=40Ω.电流表的示数是0.9A ,则I=0.9A . ∴由I=U/R 得U=IR=0.9A ×40Ω=36V .(2)∵当滑片P 移到变阻器的中点时,W R ′=W R /2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 I ′=0.4A . ∴R ′=U/I ′=36V/0.4A=90Ω .∴在串联电路中,W R ′= R ′-R 0=90Ω-40Ω=50Ω . ∴W R =2W R ′=2×50Ω=100Ω .答:(1)电源电压是36V(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0Ω。

25、解:(1)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则I 1=0.3A∵R 1=40Ω,由I=U/R 得 ∴U 1=I 1R 1=0.3A ×40Ω=12V (2)∵在并联电路中,R 2=10Ω。

∴U=U 2=U 1=12V . I 2=U 2/R 2=12V/10Ω=1.2A(3)总电流I=I 1+I 2=0.3A +1.2A=1.5A (4)R=U/I=12V/1.2A=10Ω 答:(1)电阻R 1两端电压是12V (2)通过电阻R 2的电流是1.2A (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是1.5A (4)电路的总电阻是10Ω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