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剖面实测方法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角砾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角砾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薄层泥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下段与上段分界-泥晶灰岩/粉砂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砂屑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鲕粒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豆粒鲕粒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2)技术要求
1) 剖面总方位——垂直地层或主要构造线走向,夹角 不<60°;
2) 剖面线通过位置——基岩连续性好(充分利用自然断 面-深沟、峡谷和人工断面-公路、铁路壁、沟渠、矿 坑等); 如果不连续,应当采用探矿工程(探槽、剥土),予以 揭露;或利用标志层沿岩层走向进行平移;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资料整理
(2)剖面图件编制
实测地层剖面图件包括:导线平面图
剖面图 地层柱状图
图件既可以编绘在一起,也可以分别编制(但导线平面图
和剖面图必须编绘在一起)。 本次实习剖面图件要求编制在一起(即编绘在同一张坐标 纸上)。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资料整理
(2)剖面图件编制 1)编制方法和步骤
按实际地形起伏,绘制地形线,分层线,岩性花纹等。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 林 包 剖 面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含燧石结核灰岩(P3w)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薄层泥岩(T1 f 1)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实测剖面记录内容和格式
(2)记录格式:
▲分层后另页记录
▲如未分层不另页,空
3~5行记录下一导线
▲剖面中的图件放在相应
的对应方格页中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实测剖面记录内容和格式 样品类型代号:
样 品 编 号
(3)剖面中的编号:
1)半仪器导线测量法(工具:罗盘、测绳或皮尺) ——使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坡角; ——测绳或皮尺测量导线和分层的斜距数据。 2)仪器测量法(工具:水准仪、全站仪、GPS等)
3)导线、测站及布置原则 导线应尽量垂直岩层走向; 测站(点)选择在能与前后测点通视的位置(如道路拐弯处); 分层界线处。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1)记录内容: 1)丈量表:导线数据(导线号、导线方位、坡度角、斜距) 分层数据(分层起止斜距、产状斜距、样品号 及斜距、地质点号、简单岩性) 计算数据(水平距、高差、累计高差、分层平 距、视倾角、分层厚度、累计厚度等) 其 它(坐标、剖面名称及编号、地层代号、 责任人等)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2.剖面布置原则及技术要求 (1)布置原则 1) 剖面质量:构造简单(单斜岩层)、层序发育齐全(见顶 底)、露头良好(连续完整)、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时代、 环境)、标志层清晰(易于识别),岩性及岩性组合、厚度具 有代表性,通视条件良好、交通方便; 2) 剖面数量:填图(工作)区每一个地层单位至少有一条主 干实测剖面控制,若工作区范围大、岩相变化大的地区至 少还应要有另一条辅助或简测剖面控制,对发育不全(断失) 的地层应在邻区选择,或在出露相对较全的部位选择,以 做到有效控制。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在进行测量中,将导线数据(导线长度、方位、坡角),分层数 据(分层起止距离),以及产状数据及位置、样品及位置填入“剖 面丈量表”和“剖面记录本”中。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3)剖面分层原则——岩性差异和接触关系 1) 岩性差异——岩性差异、岩石组合差异、岩石结构 构造差异,特殊化石层、含矿层和标志层等; 2) 接触关系——不整合面、沉积间断面、冲刷面或断 层面等; 3) 精度——依照比例尺:最小分层厚度能在剖面图上 表达出来(最小图面表达为1mm),若比例尺为1 ∶ 1000, 最小分层厚度即为1m;1 ∶ 500,最小分层厚度即为0.5m;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 特殊层——矿层、含矿层、化石层、标志层等,即使分层厚度 小于最小分层厚度和最小图面表达精度,也应当进行分层,在图面 上放(夸)大加以表示; 5) 基本层序——旋回层、韵律层等。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实测剖面记录内容和格式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3.实测剖面方法
(1)人员与分工:前测手(导线数据测量、兼分层)
后测手(导线数据测量,兼产状测量)
分层员(详细分层及分层数据测量)
数据记录员(填表)
记录员(分层详细记录)
标本手(采集样品)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2)测量方法
视倾角计算公式: α′= tan-1(tanα×cos ( θ - θ 1 ) )
β为坡度角(仰角+;俯角-);α为岩层倾角;γ=(θ-θ 1)( θ导线方位角; θ 1 为岩
层倾向)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资料整理
(1)剖面数据的计算
计算出的相应数据填入“丈量表”对应表格中经复查、校
核后上墨。
地层剖面资料整理
(2)剖面图件编制
3)绘制导线平面图
从选定的作图起点(即导线0点),按第一导线方位角及平距, 确定导线1点位置,绘出第一导线,然后依序绘出全部导线 。
140°
③ ① ② ④
⑤
⑥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资料整理
(2)剖面图件编制
3)绘制导线平面图
按每导线岩层产状测量位置的平距,在导线上方,标注产 状符号 。
140°
2 0
· · · ·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实测剖面记录内容和格式 (2)记录格式: 第一页:剖面名称及代号,
剖面比例尺,起点、终点坐
标(X、Y、Z),测制单位, 参加人员,起止日期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实测剖面记录内容和格式
(2)记录格式: 第二页: 第一拦(行) 导线号、方 位、坡角、斜距 第二拦(行) 分层号(1层) 分层斜距(0~xm) 第三拦(行) 详细分层记 录(产状、样品数据另行) 地质点号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实测剖面记录内容和格式 (1)记录内容: 2)剖面记录本:导线数据及分层数据
详细分层记录(颜色+结构+构造+成分、
化石、接触关系、构造变 形、含矿性、产状、样品等) 其它(剖面图、素描图、封面、目录等)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剖 面 分 层 号
B:手标本或
陈列样品;
f:化石样品; b:薄片样品; Db:定向标本; H:化学样品
剖面代号
PM1-02B1
剖 面 编 号
样 品 类 型 代 号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4.实测剖面记录内容和格式
(4)剖面草图绘制:
再剖面记录本的左页,根据剖面总方向,按一定的比例尺(1:500);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圆珠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微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纹层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蠕虫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薄板状灰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含“园珠”纹层-蠕虫状灰 岩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刺林包剖面中的典型岩石类型——缝合线灰岩
3) 学会剖面测制、资料收集、整理、图件编绘和剖面小结 编写等基本方法。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地层剖面测制与填图单元确定
(2) 剖面测制的任务——全面系统研究岩石地层、生物地层 单元的各种地质特征 1) 查明组成地层的岩石类型、岩石组合、结构构造、古生物 组合、岩相及沉积环境、层序、厚度、接触关系,含矿性、 含矿层位及含矿标志; 2) 剖面测制:进行详细分层、描述记录、测量地质要素,地 质现象素描、照相,计算厚度; 3) 样品采集:岩矿样品、古生物样品和其它专项样品采集; 4) 划分和建立岩石地层(填图)单元,确定其时代; 5) 剖面图件编制及总结:导线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编 写剖面小结。
料。
剖面资料包括文字记录(登记)资料和图件资料: 文字记录(登记)资料:野外记录本、测量登记表、剖 面小结、各类样品登记表、送样单。 图件资料:剖面图、柱状图。
马角坝地区地质填图实习
(1)剖面数据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