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一)生物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GHN6(Z > 12, W> 13)。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 列氨基酸。
该"十二肽”分子水解后有( )COOHCH :- COOECCH :) j-NH : CH : - CH INH:- CH- CH:阳 半胱氨麗INR- CH- COOHIML- CH-COOH天门冬氨醯I無-CFf- COOHINH:- CH- COOHA. 12个赖氨酸B.C.13个天门冬氨酸 D . 2.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B. 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水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C.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D. 如果白天用含18O 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中都可能检测出18O3 •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 固在试管壁上。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6. 人工脂质双层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
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钾离子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
对此现象的正(Z-12 )个赖氨酸 (W-13)个天门冬氨酸A .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B 剂BC.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D4•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A.抗体 B.胆固醇5. 细胞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A.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细胞保持完整性 D .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 A ,未添加双缩脲试 .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C.维生素DD.核酸( )B. 线粒体的能量转换作用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确解释是()A. 缬氨霉素是钾离子的载体,钾离子协助扩散通过膜B. 缬氨霉素杀死人工膜,钾离子被动运输通过膜C. 缬氨霉素改变人工膜的通透性,钾离子自由扩散通过膜D. 缬氨霉素提供载体和能量,钾离子主动运输通过膜7. 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 .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 . 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 .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 .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而又顺利地进行&酵母菌广泛用于发酵,为研究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
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 1 % BTB溶液至蓝绿色(水为较强酸性时,BTB液呈黄色)。
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A. 1号管可以去除,应将1号管中BTB液换成澄清石灰水B. 该装置无法检验酒精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C. 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Q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不利于发酵D. 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的含有 O ,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胞分裂过程中不出现中心体B. 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不断降低、分化程度逐渐升高入鲜酵母,再加少许石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 9.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作用原理的是()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②利用葡萄糖、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③稻田定期排水。
A.①②③④ 10. 米用黑一白瓶 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 如右 表。
和消 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B .①②③ C请据表分析,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气 氧气量 )A.5、7C.8、11为多少B.8、D.5711 11 .下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 (耗氧率) 的关系图。
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深度 瓶中02的变化(g • m 2)白瓶 黑瓶 1m +3 -1 2m +2 -1 3m 0-1 4m-1 -1 水底-3-3与氧分压A. 在一定范围内,代谢率随氧浓度下降而下降B.25C 环境中金鱼C.代谢率最大时的最低氧分压随温度不同而不同D.氧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代谢率不再随氧分压增加 而增加12.关于生命的结构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是().②③④ D .①③ 2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
其它情况不给分。
)C. 人的精子和成熟的红细胞寿命都比较短,这一事实说明细胞核、质是相互依存的D. 各种细胞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13.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 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 CO 的相对量如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 a 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 67%用于无氧呼吸C. 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 33%用于无氧呼吸D. 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14.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要产生 2个葡萄糖分子,需要有多少五碳化合物参与 CO 的固定,又有多少 CO 被固定 A . 2、2B. 6、12C. 12、12D. 24、1215.对“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细胞全部正在分裂B. 染色时间越长,看到的细胞越清晰C. 解离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D. 同一视野内,用高倍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 16. 在下列实验中,必须始终用活细胞做材料的实验是( )A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D•植物组织中蛋白质、脂肪的鉴定17•高等动植物细胞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有丝分裂的不同,这是因为植物细胞 ()说明:口,O 分别为表现正常的男性和女性个体Q 为白化病患者,致病基因为 a ■为色盲患者,致病基因为 bA . I1个体的基因型是: AaXX 1或AaXXB B. I2个体的基因型是: AaXY 或AAXYC . I1、2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1/16D . I1、2的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419.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为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n — 1为纯合体 B. 该病为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 — 4为纯合体 C.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川一2为杂合体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 —3为纯合体20.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 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 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 3 : 1 : 5 B . 5 : 1 、选择题: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
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03%12相对ttl量18.下图表示有两种遗传病的一个家庭,据此正确的判断是盲患者,I 为亲代,II 为子代为白化并色21、 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 所有细胞表面均具有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细胞膜B. 所有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 与 RNA 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C. 所有的细胞都有线粒体,作为产能细胞器D. 所有的细胞都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22、 下列对原核生物的不正确叙述是 A .原核生物无核糖体 B.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 RNA C .原核生物的细胞无膜结构D.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23 •与生物膜所特有的表面特性与活性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A 、 生物膜的粘附(粘附物质如蛋白多糖、糖蛋白等) B 、 生物膜的选择通透性(如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等) C 、 细胞内许多生物活性物质都是蛋白质(如抗 体、血红蛋白、蛋白酶)D 特异的受体反应(如淋巴细胞的受体蛋白的 种类和数目) 24.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 乳汁凝固的影响。
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 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 T C 表示)中持续15min ,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 时间。
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 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装置 ABC D E F 水浴温度T/C10 20 30 40 50 60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7.0 4.01.54.0不凝固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A 、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 将A 内混合物加温到40C —般不会会发生凝乳 C 凝乳酶催化凝乳反应的最适温度肯定是 40 CD 将F 内混合物降温到40C —般不会发生凝乳 25、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有叶的面积之和, 用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表示叶面积指数为 9时,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值为零B. 两线相交围成的面积代表叶面积指数从 0至9时有机物的净积累量C. 叶面积指数为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说明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D. 叶面积指数越大,光合作用越强26、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
其原因 可能2品乳汁 K.孚覘合物F 图是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2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B.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理论基础D. 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 30 .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第n 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10小题,共80分。
31 . (13分)下列A B 两图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O(2)图A 中③的功能是与该细胞 ___________ 的形成有关。
A .选材不当C. 丙酮加入太多,稀释了提取液B .丙酮加入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D. 研磨不充分,色素未充分提取出来27. 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极细小的光束, 照在丝藻上,结果发现经细光束照射的叶绿体部位有大量的好氧性细菌聚集,在下列光合作用的叙述中,该实验能证明的有:A.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在叶绿体上进行的 出来 C.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是必需的原料28. 绿色植物在暗室中生长可以消耗的物质是B.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氧气释放D.光合作用的过程需要光( )A.ATPB.葡萄糖C.CQD.O 2A .杂合体豌豆连续自交.,其纯合体比例的变化时每个细(1 )图A 属于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依据是(3)图A 中⑥所指的是亠_ _________ ,它是细胞合成 —— 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