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地质矿产概况目录一、概况 (2)二、地质概况 (2)三、地层特征 (3)四、构造特征 (6)五、马拉维矿产资源蕴藏情况 (6)六、矿产资源开发状况 (8)七、有关矿产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 (10)八、马拉维的矿产资源管理机构 (11)九、中国与马拉维的合作前景 (12)附件一:马拉维的矿业概况 (13)附件二:马拉维矿业相关统计表 (15)附件三:其他马拉维矿业新闻 (18)勘探部李波整理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公司2010年9月16日一、概况面积:118,484km2(包括2.4万多平方公里水域)人口:13,931,831(2008 年7 月)马拉维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awi)是非洲东南部一个内陆农业国家,地形狭长,东非大裂谷纵贯其南北,境内有非洲第三大湖—马拉维湖,故有“水乡之国”之称。
马拉维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长期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25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马政府为改变单一农业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出今后要着力发展矿产业,并要在未来几年内将矿产业所占GDP比重由目前的1%提高到10%。
与赞比亚等其他周边国家相比,马拉维的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但铀、铌、钽等稀有金属储量较为丰富。
为扶持矿产业发展,马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些鼓励性政策措施,一批外国企业已开始抢占马国市场,特别是铀矿勘探开发方面已有长足进展。
马拉维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并受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比较困难,属于联合国所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2006年,中国与马拉维的贸易额为3173万美元,基本为中方出口,主要有纺织品、服装等,中方进口少量木材及烟草等。
2007年12月28日,马拉维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二、地质概况马拉维大部分是由前寒武纪基底杂岩中的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的。
该国的一部分是由卡如(Karoo)地层和白垩纪火成岩、沉积岩所覆盖。
沿马拉维湖分布有冲击层。
马拉维属典型的陆内裂谷。
其基底为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前寒武纪至晚古生代变质杂岩(700百万~400百万年),多为泥质和半泥质钙硅片麻岩、石英岩和云母碎片岩所构成,其间常穿插有层状角闪石-黑云母片麻岩,但南方地区多为二辉麻粒岩和片麻岩。
变质作用期次较多。
正片麻岩和基性与超基性岩石常见。
盖层为二叠-三叠纪至第四纪岩石,玄武岩、粗玄岩和次火山岩不规则地覆盖在基底杂岩之上,并伴有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多期次侵人岩。
这些侵人岩主要属于奇尔瓦碱性岩系列,包括黑色花岗岩、霞石黑色花岗岩、碳酸岩、细碱长岩、粗面岩和响岩。
马拉维的河流地区,像马拉维湖和希雷河主要流域附近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利隆圭、卡松古和姆津巴平原上,都覆盖有现代薄层沉积物。
马拉维的地质构造和地层演变历史非常复杂,发生过多期次造山运动,如Ubendian造山运动(2200百万~1900百万年)、Irumide造山运动(1350百万~1000百万年)和Mozambican造山运动等,都对马拉维地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发生在北方地区的前两次造山运动。
裂谷中断层活动最为发育,在马拉维地质历史上历次的造山运动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地层特征马拉维基底杂岩被南部的赞比西河谷、东部的马拉维湖和北东部赞比亚的卢安瓜河谷所包围。
基底杂岩中最古老的岩石可能是该国南部的变质岩,它们也许是来源于海洋地槽沉积物以及一些火成岩。
做这样推断的原因之一是大理岩夹层的存在,该夹层的初始来源可能是海洋灰岩,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一些现代的海洋沉积物、火成物质的成分相接近。
大约1,800Ma 之前,吕西齐—优本颠(Ubendian)造山作用使得马拉维北部的原岩发生了变形和变质作用。
这种变形、变质作用沿着北西—南东方向,从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布隆迪,穿过南坦桑尼亚和北赞比亚,进入马拉维北部的一个地壳变形带发生的。
当时,这条地壳变形带可能向南延伸,穿越马拉维和莫桑比克,进入津巴布韦的林波波河造山带和南非的北部。
但是,南部的大多数证据已经被后来的造山作用毁灭了。
1,600Ma~900Ma 之前发生的伊鲁米迪造山运动,使得东至东—北东向延伸,穿过了赞比亚、马拉维北部和坦桑尼亚的带中发生了变形、侵入和变质作用。
这个时候,在马拉维北部的小面积区域里侵入了尼卡花岗岩。
在尼卡花岗岩侵位之后,同样在北部的玛芬吉(Mafingi)群的泥岩、砂岩、砾岩也沉积在了浅海架上。
图1 马拉维地质图位于马拉维、赞比亚和莫桑比克交界附近的德仔蓝亚马(Dzalanyama)花岗岩可能是和尼卡花岗岩同期的。
原因是这两种花岗岩具有类似的岩石学特征和产状。
德仔蓝亚马(Dzalanyama)花岗岩侵入到姆钦济群的砂岩和部分钙质泥岩中。
其中,姆钦济群沉积在海洋浅水陆架环境中。
新元古代莫桑比克造山作用早期被称为加单加幕,晚期被称为达马拉幕。
在莫桑比亚造山作用期间,基底杂岩多数经历了程度不同的地域性的变质作用和混合作用。
在塑性变形和高级变质作用很常见的马拉维南部,产生了大面积的黑云母和角闪石片麻岩、紫苏花岗变粒岩和片麻岩。
一些地区的等斜褶皱伴有交代条纹长石片麻岩和变粒岩的形成。
一些内地壳的环状杂岩也在这时侵位。
姆钦济群的沉积岩石经历了轻微的变质作用,变成了低级变质岩石。
马拉维南部莫桑比克造山作用的最后一个事件就是花岗岩、正长岩和有关的较小侵入体的就位,其侵位时间可能是在古生代早期。
在马拉维北部的是产生在莫桑比克造山运动时期的更古老片麻岩中的千糜岩,这说明变形大多都是脆性变形。
这个时期,在少数地区侵位了正长岩和霞石正长岩。
另外,和姆钦济群一样,玛芬吉(Mafingi)群沉积岩经历了轻微的变质蚀变作用,变成了低级变质岩。
卡如(Karoo)超群的陆地沉积和后来的火山作用可能开始于二叠纪,并于侏罗纪早期结束。
卡如(Karoo)超群沉积岩是泥岩、砂岩、泥灰岩和一些煤层的互层组成的。
侏罗纪早期风暴山群的火山活动导致马拉维南部粗面岩侵入体和玄武岩熔流的产生。
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在马拉维南部的奇尔瓦碱性岩区,由于碱性岩浆作用,产生了碳酸盐岩、钾长石和似长石正长岩的侵入体。
多数的侵入体是环状杂岩体,形成了现在主要的地形特征,例如松巴和姆兰杰山。
这些侵入体和裂隙的关系复杂,可能有利于一些陆地沉积物进入北西—南东走向的断层沟槽中。
这样在马拉维北部就产生了富含化石的恐龙层,也可能在南部的钙质含砾砂岩中出现富化石层。
可能存在的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的下弯作用或断层沟槽中的沉积作用导致北湖岸区桑瓦(Sungwa)、持瓮杜(Chiwondo)和池体木围(Chitimwe)河床不同沉积物的沉积作用,可能代表了马拉维湖最早的沉积作用。
此时,湖面有时可能会高出现今海平面300m,并且局限于相当于现今湖面积三分之一的北部的一个区域。
持续的向下断裂和可能存在的倾斜,使得湖水向南推进,并且海拔降低到比现今湖面高出200m。
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使湖水延伸到现今里尔岬半岛的位置,湖水平面降低到高出现今湖面120m。
在马拉维湖岸附近很多地方都出现的杜万瓜砾石,可能在那个时候就以沙滩沉积物的方式沉积了下来。
在更新世的时候,马拉维最北端的松威火山爆发了。
四、构造特征卡如(Karoo)群岩石可能沉积在一系列受构造控制的盆地中。
随后,在马拉维北部和南西部,这些岩石顺着断层向下进入到一系列北—南和北西—南东走向的正断层沟槽里。
卡如(Karoo)群沉积作用的晚期发生的断裂作用的第一个标志可能是和裂隙—断裂有关的第一次破裂。
马拉维裂谷只不过是一个更加宏大的地质现象的一小部分,这个更宏大的现象从赞比西河断断续续地穿过非洲,到达红海。
在莫桑比克和马拉维,南部断裂是一个湖和谷构成的线型带。
这些湖和谷是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由大块地壳的下断作用产生的。
五、马拉维矿产资源蕴藏情况马拉维的地质构造主要为高度变形的基岩,上层覆盖沉积岩和Karroo系统的次级火山岩。
南部一些地区被称为Chilwa的碱性岩石侵入到基岩和Karroo系统岩石中。
Karroo系统火山岩在东非地区广泛分布,是煤矿和铀矿的重要地质构造。
Chilwa碱性岩石是稀土元素的地质基础。
变形地质基岩则是镍、铂及铀、铌、钽等金属的地质基础。
另外经马拉维湖水的多年冲刷,在湖滨区积累了巨量的钛重矿砂。
根据马拉维能源矿产部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马拥有钛、铀、铌、钽、锶、镍、黄金、铝矾土、黄铁矿、石灰石、磷、煤、石墨以及宝石等20多种矿藏。
其中钛矿砂、铝矾土和铀矿砂的储量最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
钛矿砂主要分布在马拉维湖边中部的Salima和南部的Mangochi、Somba等地,总储量约为15亿吨。
铝矾土分布在南部的Mulanji,总储量2800万吨。
铀矿全部分布在北部的Karonga、Ilomba Hill、Kasungu、Kanyika、Livingstonia等地区,氧化铀U3O8含量大于0.06%矿石总储量估计有上亿吨。
此外,独居石(锶矿)储量1100万吨,分布在Kangankhunde- Balaka地区;黄铁矿储量44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中部的Dowa、Lilongwe;石灰石储量为2500万吨,主要分布在南部的Balaka、中部的Ntcheu;煤炭已探明储量为230万吨,远景储量2亿吨,主要分布在南部的Nsanje和北部的Karonga、Lukuru、Livingstonia;磷酸盐储量为200万吨,主要分布在北部的Phalonbe;宝石主要分布在南部的Nsanje和北部的Chitipa;黄金、钻石主要分布在南部的Neno、Mangochi和Chikawa。
最近,马拉维对于可利用矿物面向未开发的矿床开始大规模地开采活动。
一些碳酸盐岩杂岩体含有稀土元素,例如,距彻化(Ncheua)南—南东方向约60km 坎冈昆德碳酸盐岩,距姆兰杰北—北东方向约60km 的松威碳酸盐岩。
这些矿床也可能含有磷灰石、重晶石、碳锶矿和烧绿石。
布兰岱向西约75km 的坛木巴尼(Thambani)附近有铀。
利隆圭附近的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也可以开采。
布兰岱向西约60km 的木帕它曼噶(Mpatamanga)附近发现了有商业利用价值的蛭石矿床。
尽管马拉维北部的煤矿已多年为人所知,但由于从莫桑比克进口煤更加经济,因而直到现在才开始开采。
现在,马拉维经营着这个国家北部利文斯敦尼亚煤田的两个煤矿。
其他的商品还有姆兰杰北东向25km 的姆兰杰正长岩类山丘上的铝土矿床。
瓷器粘土、刚玉、规格石材、石墨、硅砂都已经调查出来了,但目前还没有开采。
近些年来,已经开始对铬铁矿、铜、金、生石膏、镍、石油、金红石和石盐进行开采了。
Carter和Bennett(1973)将马拉维的矿产资源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矿产资源为具有较高开采价值潜力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磷酸岩(磷灰石)、铝土矿、高岭石粘土、煤、蓝晶石、石灰石、稀有矿物(包括菱锶矿和独居石)、石墨、硫化矿物(包括黄铁矿和磁黄铁矿)、钛矿物、蛭石和铀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