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阀门检修后行程定位标准

阀门检修后行程定位标准


使两路反馈在 2%。(Z 为逆时针增大) 3.5.2 调 LVDT 量程,加 1.5V 正向电压,机务确认阀门开展,调 F1,F2(顺时针增大),使其反 馈在 98%。 3.6 阀门行程调整完毕恢复至备用状态,汽机、热控、运行人员签字确认。 3.7 大联锁试验时如发生问题汽机、热控专业共同到场协调配合解决。 附页 1 电动、气动阀门行程定位调整流程图 附页 2 汽轮机主汽门、调门行程定位调整流程图 附页 3 阀门行程定位调整质量验收单
阀门检修后行程定位标准 为规范机组修后阀门行程定位工作,保证阀门行程定位的准确性,避免因阀门行程调整不到 位发生泄漏,特制定本标准。 1 电动阀门的行程定位调整 1.1 机务专业根据阀门检文件包或工序卡中检修工艺完成阀门的检修,待阀门回装到位,执 行机构就位后,将阀门的手动与驱动装置放到手动位置,通知热控人员恢复控制回路。 1.2 热控专业依据阀门执行机构检修文件包或工序卡完成执行机构的控制回路检修,通知机 务专业进行阀门行程定位调整。 1.3 机务专业及热控专业的工作负责人共同到现场,机务专业负责人手动操作阀门至中间位 置,热控人员送电,使阀门在可控的状态下电动操作,检查阀门动作方向是否正确,同时做 好方向相反立即停电的措施。 1.4 机务专业阀门检修工作负责人现场手动操作阀门全关至关不动(只手动,不借助器具, 闸阀需返回 1/4-1/2 圈),并记录此全关位置,热控人员按机务专业指定位置设定全关位。 1.5 机务专业阀门检修工作负责人现场手动操作阀门开展后返回 1-2 圈,并记录此全开位置, 热控人员按机务专业指定位置设定全开位。 1.6 如为电动调整门热控人员根据调整操作说明书进行调整,保证电动阀门基本误差≤2.5%, 回程误差≤1.5%。 1.7 阀门行程定位调整完成后,将阀门的手动与驱动装置放到驱动位置,通知运行人员远控 进行阀门全行程试验,要求阀门动作平稳、无卡涩,其动作方向应与阀门的操作方向一致, 全关全开位置应与手动操作记录位置相同,阀门到位时,反馈信号指示正常。全行程试验完 毕后恢复电动门至备用状态。 1.8 调试过程中应对下列数据进行记录: 1.8.1 行程的大小。 1.8.2 全行程时间。 1.8.3 阀门的全开和全关位置。 1.9 全行程试验合格后机务、热控、运行人员签字确认。 1.10 机组启动过程中运行人员应监视各 DCS 画面(重点关注高低旁、机本体及各主再热管 道疏水门),注意观察各疏水温度及阀门后温度变化判断阀门内漏情况,如发现阀门全关并 内漏应关闭内漏阀门前手动门作好记录,并联系机务检修人员及时处理。 1.11 机组启动正常至半负荷时,运行人员应通知机务检修人员到达现场共同全面检查阀门内 漏情况,如有内漏及时处理。 2 气动阀门的行程定位调整 2.1 机务专业根据阀门检文件包或工序卡中检修工艺完成阀门的检修,待阀门回装到位,执 行机构就位后,通知热控人员恢复控制回路。 2.2 热控专业依据阀门执行机构检修文件包或工序卡完成执行机构的控制回路检修,通知机 务专业进行阀门行程定位调整。 2.3 机务专业及热控专业的工作负责人共同到现场,热控人员送电,使阀门在可控的状态下 气动操作,检查阀门动作方向是否正确。 2.4 热控人员控制电磁阀动作开阀门,机务检查阀开是否开到位,若开到位,热控人员将阀 门定在开位。若未开到位,热控和机务共同查找原因,处理至开到位。 2.5 热控人员控制电磁阀动作关阀门,机务检查阀开是否关到位,若关到位,热控人员将阀 门定在关位。若未关到位,热控和机务共同查找原因,处理至关到位。
年月日
运行人员 阀门开关动作灵活,动作方向与操作方向一致,DCS 画面显示阀门状态与实际位置一致
年月日
附页 1 电动、气动阀门行定位调整流程图
附页 3 阀门行程定位调整质量验收单 阀门名称
专业 质量标准 验收签证
机务专业 阀门全开、全关到位,数据测量记录准确,行程符合标准要求,阀门动作灵活无卡涩
年月日
热控专业 阀门动作方向正确,全开、全关定位与机械定位一致
2.6 如为气动调整门热控人员根据调整操作说明书进行调整,保证气动阀门执行器基本误差 小于全行程的 1.5%,回程误差小于全行程的 1.0%。 2.7 阀门行程定位调整完成后,通知运行人员远控进行阀门全行程试验,要求阀门动作平稳、 无卡涩,其动作方向应与阀门的操作方向一致,阀门到位时,反馈信号指示正常。全行程试 验完毕后恢复气动门至备用状态。 2.8 调试过程中应对下列数据进行记录: 2.8.1 行程的大小。 2.8.2 全行程时间。 2.8.3 阀门的全开和全关位置。 2.9 全行程试验合格后机务、热控、运行人员签字确认。 3 主汽门、调门的行程定位调整 3.1 汽机专业根据阀门检文件包或工序卡中检修工艺完成阀门的检修,检查阀门弹簧预紧力 足够、油侧系统全部连接且畅通,保证阀门液压力与弹簧力供给阀门开关动力足够。 3.2 汽机专业阀门回装到位,执行机构就位,释放弹簧力确保阀门处于全关位置,调整阀门 油动机富裕行程 6.4mm,在阀杆上或油动机杆处做好精细标记。 3.3 联系发电部启动 EH 油泵、挂闸油泵,退出相关保护并挂闸,使用阀门开关试验器进行 阀门行程调节与定位。 3.3.1 高压主汽阀关闭位测量油动机连接套与支架间距离(使用卡尺、深度尺等精密量具), 保存数值记录。使用试验器开展阀门,调节紧固行程限位器碟片压缩 6mm,减小阀杆受力 又保证阀门开展。测量开展位油动机连接套与支架间距离(使用卡尺、深度尺等精密量具), 保存数值记录。反复多次开关阀门校验记录数值与标记是否变化,复测油动机富裕行程,无 异常则完成调节。 3.3.2 高压调节阀关闭位测量油动机连接套与支架间距离、阀门机械执行机构后支点距离(使 用卡尺、深度尺等精密量具),保存数值记录。使用试验器开展阀门,调节紧固行程限位器 碟片压缩 6mm,减小阀杆受力又保证阀门开展。测量开展位油动机连接套与支架间距离(使 用卡尺、深度尺等精密量具),保存数值记录,在阀杆处做好精细标记。反复多次开关阀门 校验记录数值与标记是否变化,复测油动机富裕行程,无异常则完成调节。阀门结构设计机 械执行机构后支点为螺扣连接,在阀门频繁调节动作中难免会出现螺扣旋转,从而导致阀门 反馈出现偏差,运行中如阀门反馈出现偏差,校对油动机连接套与支架间距离、阀门机械执 行机构后支点距离,如两数据出现反向成 1:4 比例变化则为正常,阀门开度应无变化。 3.3.3 中压调节阀关闭位测量阀杆连接器与门盖间距离(使用卡尺、深度尺等精密量具),保 存数值记录。使用试验器开展阀门,测量开展位阀杆连接器与门盖间距离(使用卡尺、深度 尺等精密量具),保存数值记录,在阀杆处做好精细标记。反复多次开关阀门校验记录数值 与标记是否变化,无异常则完成调节。 3.3.4 中压主汽阀关闭位测量弹簧操纵座连杆头与操纵座端面间距离(使用卡尺、深度尺等 精密量具),保存数值记录。机组挂闸开展阀门,测量开展位弹簧操纵座连杆头与操纵座端 面间距离(使用卡尺、深度尺等精密量具),保存数值记录,在阀杆处做好精细标记。反复 多次开关阀门校验记录数值与标记是否变化,无异常则完成调节。 3.4 汽机专业完成阀门行程调节与定位后通知热控专业进行阀门行程定位工作。 3.5 热控专业在调节阀门行程时参照阀门机械定位,阀门反馈显示设为全开时 98%、全关时 2%,用以保证阀门运行中能够开关到位,同时用以准确判断阀门开关是否到位(在阀门关 闭时反馈显示 2%即认为关闭到位,阀门全开时反馈显示 98%即认为阀门全开到位)。 3.5.1 调节 LVDT 反馈,要把去就地的指令甩开(两路),使其为开环控制。先调 LVDT 零点, 把调门关严(如没有关严可加 1.5V 反向电压,也可以在打闸状态下调零点),然后调 Z1,Z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