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创建Access数据库
【实验目的】
1.了解Access数据库窗口的基本组成
2.学会如何创建数据库文件
3.熟练掌握使用数据库表的建立方法
4.掌握表属性的设置
5.掌握记录的编辑、排序和筛选
6.掌握索引和关系的建立
【实验内容】
1.启动Access数据库,创建一个名为“图书管理.mdb”的空数据库文件。
并依照表1~3,在上述建立的数据库中创建“读者”、“图书”、“借书登记”3个表。
2.将所有日期型字段的格式设置为“短日期”。
3.将“图书”表的“书号”字段的“标题”设置为“图书编号”;“出版社”字段的默认值设置为“电子工业出版社”;“价格”字段的有效性规则为“价格>0”;有效性文本为“价格必须大于0”。
4.登陆“表属性”设置有效性规则“还书日期>借书日期”,有效性文本为“还书日期必须大于借书日期”。
(此题难度较大,请参看附录)
5.为“读者”表的“部门”字段设置查阅属性,显示控件为:组合框,行来源类型为:值列表,行来源为:法律系;英语系;中文系;科研处;人事处;教务处。
(请参看附录)
6.在“读者”、“图书”和“借书登记”3个表中输入记录,照片和备注内容可以自己定义。
“读者”表记录
“图书”表记录
“借书登记”表记录
7.在“读者”表中,将“部门”字段移到“姓名”字段的前面,然后增加一个“联系方式”字段,数据类型能够为“超链接”(存放读者的E-mail地址)。
8.在“读者”表和“图书”表中添加两条记录,内容自定。
9.删除“读者”表中新添加的两条记录。
10.备份数据库中的3个表(将3个表分别“另存为”即可)。
11.对“读者”表按“办证日期”升序排序。
(12-14题,使用筛选\高级筛选来完成)
12.对“借书登记”表按“借书证号”升序排序,对同一个读者按“借书日期”降序排序。
13.从“图书”表中查找有破损的图书。
(请参看附录)
14.从“借书登记”表中查找借书证号为“522100”的读者在2008年的借书情况。
15.在“读者”表中,按“办证日期”字段建立普通索引,索引名为“办证日期”。
16.在“借书登记”表中,按“借书证号”和“书号”两个字段建立唯一索引,索引名为“借书证号+书号”。
按“借书证号”和“借书日期”两个字段建立普通索引,索引名为“借书证号+借书日期”。
(请参看附录)
17.在“读者”表和“借书登记”表之间按“借书证号”字段建立关系,在“图书”表和“借书登记”表之间按“书号”字段建立关系,两个关系都实施参照完整性。
实验三SQL语言
【实验目的】
1.掌握SQL语言的使用方法
2.利用SQL语句实现相关的操作
3.能够独立写出一些较复杂的SQL语句
【实验内容】
1.使用SQL语句定义READER表,其结构与实验一中的表1——“读者”表相同,然后使用插入命令在READER表中插入两条记录,内容自定。
2.根据“图书管理”数据库中的“读者”、“图书”和“借书登记”3个表,使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查询。
(1)从“读者”表中查找法律系读者的所有信息。
(2)从“借书登记”表中查找尚未归还的图书的书号、借书证号和借书日期。
(3)从“借书登记”表中查询每本书每次借出的天数。
(4)从“借书登记”表中查询每本书的借阅次数。
(5)从“图书”表中查找各出版社图书的价格总计,并按价格降序输出。
(选做题)(6)查询所有借过书的读者姓名和借书日期。
(选做题)
(7)查询所有借阅了“红楼梦”的读者的姓名和借书证号。
(选做题)
(8)查询至今没有人借阅的图书的书名和出版社。
(选做题)
实验四窗体设计
本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窗体。
课内学时2,课外学时8。
通过本实验,掌握窗体设计的方法。
【实验目的】
1.掌握窗体设计的方法
2.根据具体要求设计窗体,并使用窗体完成相关操作
【实验内容】
1.建立一个“读者登记”窗体,如图所示。
数据源为“读者”表,窗体标题为“读者记录”。
2.建立一个“图书登记”窗体,如图所示。
数据源为“图书”表,窗体标题为“图书记录”,要求出版社的信息利用组合框控件输入或选择。
然后通过窗体添加两条新记录,内容自行确定。
3.建立一个“借书登记”窗体,如图所示。
数据源为“借书登记”表,窗体标题为“借书记录”。
要求显示系统当前的日期,并统计借书人次(使用count()函数实现)。
4.建立一个“读者借书情况”的主子窗体,如图7.76所示。
主窗体显示读者的借书证号、姓名和部门。
子窗体显示相应读者的借书情况,包括借书证号、书号、书名、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
5.建立一个“图书管理主界面”的窗体,如图所示。
单击各命令按钮,可分别打开上面建立的4个窗体,单击“退出”按钮,可关闭窗体。
实验五报表设计
【实验目的】
1.掌握报表的创建方法
2.根据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报表,实现显示和统计功能
【实验内容】
1.建立一个“读者信息”报表,显示每位读者的详细信息,如图所示。
2.使用标签向导,建立一个“图书登记卡”标签,如图所示。
3.建立一个“图书借阅情况”报表,显示每本书的借阅情况及借阅次数。
4.建立一个“还书情况”报表,统计每个读者的还书情况(按书号排序)。
如果还书日期不为空,则表示已还书;否则,就表示未还书(用红色文字显示)。
5.建立一个“读者借书”报表,显示每个读者的借书情况,要求使用子报表实现,并且第1页只显示报表的标题、制作人和日期等信息,从第2页开始显示读者借书的信息。
6.建立一个“借书统计”报表,显示图书信息及借书统计图表。
实验六宏
【实验目的】
1.掌握宏的设计方法
2.根据要求设计窗体,实现具体功能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借阅记录”窗体,在“书号”文本框中输入书号(或书号的前几位)后,单击“查找”按钮即可显示借阅该书的所有记录;如果“书号”文本框中没有输入书号,则单击“查找”按钮时显示一个消息框,提示输入书号。
用宏完成“查找”按钮的操作。
2.设计一个“图书查询”窗体,从组合框中选择一个书号后,单击“查找”按钮,可以打开“图书信息”窗体,显示与该书号对应的图书信息。
单击“取消”按钮可以关闭“图书信息”窗体。
用宏组完成“查询”和“取消”按钮的操作。
附录
4.实验二第1-3题详解
分别使用“交叉表查询向导”、“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查找不匹配项查询向导”,注意按照向导的提示操作,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反复多尝试几次。
5.实验二第5题详解
点击“新建”
6.实验二第6题详解
7.实验二第9题详解
首先建立一个选择查询,然后将查询类型更改为“生成表查询”(方法:可顺序点击菜单“查询”\“生成表查询”);之后,点击工具栏上的图标
执行查询。
注意,动作查询是对表进行修改,所以执行后的结果要到表中查看,这个查询的结果是生成了一张新的数据表。
上的
图标,
8.实验二第10题详解
使用追加查询完成,因为是向第9题生成的表中追加记录,所以建立查询时选择的字段还是与第9题相同。
9.实验二第11题详解
使用删除查询,首先还是建立一个选择查询,然后将查询类型更改为删除查询。
注意,删除查询执行结果会将查询到的记录整行删除,所以在建立查询时只需要将条件对应的字段加入就可以了。
比如:这里要删除“英语系”,就选中“部门”字段,条件为“英语系”。
10.实验二第12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