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述当代中国外交第一讲新中国外交的奠定1概要

口述当代中国外交第一讲新中国外交的奠定1概要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 (一)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 (二)毛泽东、周恩来等制定的外交方针 ❖ (三)《共同纲领》和第一部宪法对外交政
策的制订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 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 美苏冷战的形势下新生政权遭到西方国 家的反对,除了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交 之外,只有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北欧的一 些中小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交;
二、外交部的成立及发展
❖ (一)外交部的成立特点 ❖ (二)外交部人员的构成人员构成 ❖ (三)外交部机构的确立与演变组织机构 ❖ (四)外交部办公地址的变迁
外交部小故事:在超市答记者问
❖ 为了方便记者提问,外交部新闻司2000年设立了发言人 移动值班电话,每天24小时包括周末和节假日都受理记者提 问和回答记者提问。
(三)毛个人的伟大抱负。

这三个因素是递进起作用的,又是交互起作用的,因此很难严格
划分清楚。总的说来是早期意识形态的因素较强,晚期个人因素较强。
❖ /p-225896.html#documentinfo《我们的外交方针 和任务》 1952年4月3点和难点: 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策略, 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冷战
中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
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走上了完全独 立发展的道路,并积极与第三世界的国家建 立友好关系。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恢复正常, 并取代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而成为联合国 常任理事国。
新中国外交部成立的特点
❖ 不拘一格 广揽人才 ❖ 非常时期 非常做法 ❖ 简朴仪式 光辉起点
❖ 不拘一格 广揽人才
❖ 中央从军队和地方抽调了一批文化水平较高、 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干部充实外交队伍。他们中间 有原中央外事组及从事地下工作、统战工作的同志, 这些人有一定的外事工作经验;有刚刚走下炮火硝 烟战场的我军高级将领,后来大多成为首批驻外大 使。此外,还招收了一批懂外语、有一定专业知识 的大学生处理日常外交业务;吸收了一些国民党时 期的国际法学者、专家担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顾问、 专员等。
❖ 为了帮助那些久经沙场的将军们顺利转 换角色,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专门为这些“将 军大使”开办培训班,请专家学者讲授国际 法、外交史、领事条约、外交文书、《联合 国宪章》等。
发言人官有多大
外交部发言人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公众在电视、 广播和报纸上几乎天天都能目睹其风采、耳闻其大名。由于 名声大,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随之加大,以至于在社会上 造 成许多错觉和误解。因此还闹出了一些笑话。
有一年,某部委请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李肇星去做国际 形势报告。李肇星副部长因为有其它安排,就让一位发言人 代为前往。
❖ 第六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外国人民因拥护人民利益参 加和平民主斗争受其本国政府压迫而避难于中国境内者,应 予以居留权。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49年10月1日, 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 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 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 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 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五十六条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 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 建立外交关系。
❖ 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 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 第五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 华侨的正当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保护守法的外国侨民。
❖ 下班后、周日或节假日,不论去干什么?值班的处长都 要将移动电话随身携带,随时准备接受记者提问并回答问题。 如果碰到突发事件,电话就会一个接一个。有一次,一位处 长和爱人在公园散步,因突然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一下子 来了100多个电话,电话几乎都被打破。
❖ 有一个星期天,发布处一位处长在超市购物,突然手机 响了,一美国记者来电话问中方对美国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 武器有何反应?这一问题正好已备好答问口径,这位处长从 口袋里掏出口径就开始回答,一番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的表 态,指手划脚的动作引起身旁顾客的注意,不知此人是何许 人也?
该部门主持人特别兴奋,在开场白中说:非常感谢外交 部领导对我们的重视,我们本来想请个外交部副部长来讲一 讲国际形势,没想到外交部竟然把他们的发言人派来了!
外交部一位部领导,有一年回家探亲。回家后,村里的 老人殷殷地嘱咐:继续努力,争取当个外交部发言人。
航空小姐羡慕李肇星

李肇星担任副外长期间,有一次出差,一航空小姐问:
(三)《共同纲领》第七章 外交政策
❖ 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 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 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 策和战争政策。
❖ 第五十五条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 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 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老同志在哪里工作?”李肇星答:我在外交部工作。”航
空小姐忽然变得格外热情,问李部长:“你认识发言人吗?”
李肇星答:“认识。”航空小姐又问:“你经常能见到他
吗?”李肇星答:“天天都能见到。”
❖ 航空小姐羡慕地说:“您真幸福!”
❖ 有一次,李肇星副部长与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参加完活
动后从街上步行回外交部,有一个行人惊喜地对同伴说:那 个人是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同伴看了一下说:不可能,他 旁边的那个人根本不像保镖。
❖ 国际上霸权主义横行,美苏两国插手别 国事务;
❖ 亚非拉地区的许多国家仍未获得民族解放和 国家独立。
(二)外交方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确定外交方面的三条方针:
(一)另起炉灶
(二)把房子打扫干净以后再请客
(三)向苏联“一边倒”
评价:这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
(一)意识形态,
(二)民族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