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做好幼儿入学前准备
适当增加智力活动的比重,以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 数学课中:多进行口算、心算能力的培养,进行空间思维
与抽象思维的训练; • 语言课中:增加看图讲述及续编故事等方面的训练内容;
注意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
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
2.要综合考虑幼小衔接工作内容的广泛性
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知识、习惯、能力上的衔接,家庭、 幼儿园、小学三方面都要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作好各种准 备,只有各方面加强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幼小衔接的质量。
因此,幼小衔接的主体不应该是单一的,首先,幼儿园与小 学应该共同参与、双向互动,可以采用参观、座谈、共同研讨等 形式,在幼儿的认知、行为习惯、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上展 开沟通与协作,其次,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园联系栏、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宣传 途径,使家长与幼儿园统一认识、统一方法,达成共识,同时, 可以利用家长讲座,请专家或有较多经验的教师或家长给家长们 做专题讲座,引导家长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共同帮助孩子尽 快适应小学生活。
顺利渡过幼小衔接。
4.了解幼儿的想法
了解幼儿对于入学的想法,尤其了解幼儿对于入 学有哪些担忧,帮助幼儿找到消除担忧的这些方法。
让幼儿明白: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如果有 那么一点点的困难、担心,这也是很正常的,要勇 敢去面对,懂得遇到困难向父母、老师等求助。
5.对幼儿进行各种学习准备
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
(二)全面把握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生活适应
常规适应
上课不能随意说话或发出怪声,不可随意走 动、要举手发言;有许多新的班级规则、集 体规定需要遵守
人际关系 适应
生活自理 能力的适
应
是否敢与老师说话、主动帮老师做事;学生 间的互助合作、会安慰同学、与同学的争执 情况、有无好朋友等 作息时间的调适、个人生活时间的规律性; 个人物品的检查与收拾;卫生习惯、用餐习 惯、洗漱、偏食行为
幼儿从幼儿园 到小学
顺利过渡 (40%)
适应困难 (60%)
学习适应性 困难
社会适应性 困难
可能引发的问题
生理上
心理上
社会交往上
学习上
身体不适, 易感疲劳, 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 睡眠不好…
缺乏自信, 学习兴趣降低, Fra bibliotek攻击性行为, 焦虑, 自卑, 孤独感, 嫉妒…
同学之间关系紧张 恐惧老师…
学业失败率高 厌学, 坐不住, 畏难情绪, 逃课现象严重
向小学一年级教师介绍幼儿的心理特征,幼儿园的教育特 点,以便一年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等。
3.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幼小衔接误区
幼小衔接中, 还有家长衔接的问 题存在。可以邀请 专家等人员开展相 关讲座或开展宣传 活动,帮助家长了 解小学与幼儿园侧 重点的不同。
帮助家长明确 幼儿入学准备的核 心应该是培养孩子 良好的学习习惯、 交往能力和心理素 质,共同帮助孩子
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交往能力:让幼儿懂得凡是教师要求做的 事情都应努力完成。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学会与他人、同伴友好 和睦地相处,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学会倾听、不乱插嘴。
6.对幼儿进行各种能力的准备
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文明礼貌,要求幼儿会用 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 行动不影响集体;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养成独立整理文具盒与书包的习惯。
6.对幼儿进行各种能力的准备
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盥洗的生活能力, 保管、整理自己私有用品的能力,削铅笔、整理书包等动手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入学前,家长应该让幼儿知道父母的姓名、工 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还可以教幼儿学会写自己的 名字等。
学习适应
学习环境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了解小学的教室、桌椅;上课的时间
是否有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喜欢上学与否; 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能够坚持和专注
能否自主学习,学习方法与技巧
(三)把握幼小衔接工作的性质
1.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长期性和延续性
幼小衔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幼儿习惯与能力的衔接, 它是制约孩子入小学后以至将来上中学、大学的最关键的 因素。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幼儿阶段,从幼儿入园小 班就开始,在各项活动中注重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 培养;所以,幼小衔接工作不只是幼儿大班甚至后期阶段 的关键,而应要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中,是一项长期的 工程。
四、关注大班幼儿的特殊准备
1. 转变观念,树立幼儿终身发展的理念
明确幼小衔接贯穿整个幼儿教育阶段 关注大班幼儿,进行有侧重的特殊准备
2.主动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心理过渡,消除对于小学的陌生感与恐 惧感。
加强与小学联系,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帮助幼儿认识入学后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较高的要求,了解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各种行 动规则,使之克服紧张、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完成入学前的心理 过渡。
…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误区
小学化
片面化
误
形式化
区
单项化
盲目化
突击化
幼儿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存在一个台阶, 是其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幼儿园和教师 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个台阶的坡度减缓,让幼 儿更好地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三、幼小衔接的内涵
(一)深刻理解幼小衔接的含义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时期的 整体衔接,幼儿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前生活,走 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是幼儿心 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在此过程中,它引 发幼儿在学业、社会、情绪、行为上许多第一次的不 同经历、困难及挑战。因此,做好幼小衔接,采取有 效的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帮助幼儿顺利完成这一阶 段的过渡,使幼儿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获得身心健康 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幼小衔接工作的 启示与建议
教务科 刘利军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 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 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的 “幼小衔接项目”调研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