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为进一步把新课改精神实施于教学过程中,化学以其独有的特色——化学实验的趣味性、科学性、实践性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空间。

一、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化学教学要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首先要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怀有浓厚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实验,充分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出富有探究性、启发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实验分析、探索、知识综合应用,同时通过分析实验成功和失败原因,使学生享有成就感及探究意识,从而对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如在关于nh3实验室制法,演示完实验进行设疑,再提出以下问题:①能不能用nh4no3、nh4hco3、(nh4)2co3或(nh4)2so3代替nh4cl制备nh3?为什么?②能不能用naoh或koh 代替碱石灰?简述理由。

③管口放置锦花作用是什么?④如何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能否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氨气?⑤是否能用浓硫
酸或五氧化二磷作为氨气干燥剂?⑥用氨气发生装置还能制备哪
些气体?围绕这些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对实验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制备nh3反应原理及铵盐、氨气性质,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敢想、善思、勇于创新的意识。

二、指导观察方法,引发创新活力
观察是创造的眼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基础。

在实验教学中,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爱观察的习惯。

课内
实验中,要使学生观察的注意力始终处在有意无意的状态中。

在学生眼里化学教师好象一个魔术师,化学实验好象是在变魔术,实验中那五颜六色的变化,爆鸣的声响,奇异的气味。

以及耐人寻味的变化规律,无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爱观察。

善于探究思考的好奇心。

在课外,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获取新的化学知识。

例如切咸菜的刀和切鲜菜的刀时间长了可观察到切过咸菜的刀比切过鲜菜的刀易生锈,从而获取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快,危害性更大。

其次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1)观察要全面,只有全面观察,才能获取完整的感性知识。

例如在观察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既要观察到教师把细铁丝饶成螺
旋状,又要观察到在集气瓶底预先铺一层细沙和留少量水以及明显的燃烧现象。

(2)观察要细致,要抓住主要现象,又不放过次要现象,例如:生锈的铁钉放人稀盐酸中,既要观察到主要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黄,又能观察到次要现象有气泡产生。

(3)观察要设疑、对比、归纳,只能这样才能提高观察效果,加强记忆与理解,例如:在学习mg、zn、fe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可先设疑问在实验室制氢气,我们常用那种金属跟稀硫酸反应,学生会异口同声回答:锌,这时可进一步设疑,为什么不用镁、铁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学生观察镁、锌、铁分别跟稀硫酸的反应,通过反映剧烈程度的差异对比,学生很自然归纳出镁、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了解实验室选锌作理想反应物的原因。

三、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创新品质
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操作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启发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甚至能在已有的、已被相对验证正确的理论中,寻求新的突破。

同时实验操作还能培养学生在艰苦中探索,在迷茫中思索。

持之以恒。

百折不挠的品质。

在实验教学中,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要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在这些实验操作过程中。

教师起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倡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适当安排随堂实验,(边讲边实验)即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操作的实验。

在化学教材中,以下内容可作为“边讲边实验”素材,(1)有关物质的性质的叙述性教材,尽可能“边讲边实验”,例如有关酸、碱、盐性质的一些实验。

(2)对一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难理解不易掌握的知识点,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实验。

(3)知识内在联系紧密,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为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实验。

(4)为了形成或强化某一概念,要力求让学生动手实验。

例如在讲中和反应的概念时除了让学生做课本上的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还可增设向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中逐滴滴人稀盐酸,观察现象。

通过学生自己亲手操作,中和反应的概念很容易得出。

(5)把一些实验习题改为操作实验。

如: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错放在右盘内,砝码放在左盘,移动游码平衡后。

问药品的实际质量是多少?通过操作,这些问题就能准确地得以解决。

四、加强思维训练,挖掘创新潜能
创造性教学的一个基本观念:要时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说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创造性思维则是创新能力的“内核”,即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学习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知识、技能。

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一些创造学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兴趣。

还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热忱,促进学生开展一些创造发明活动。

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手拿一支试管,请同学们“吹毛求疵”,对试管找缺点,课堂上同学们争相议论,最后找出①试管易破,②只能发生一个反应③浪费药液,在找出毛病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发明。

加强了学生思维的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