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复习
镇江市实验学校张瑾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从而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化复习。
2. 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学习活动自主发现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实际运用中感受数学运用的机巧美妙、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复习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用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解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多变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今天我们要进行整理复习,你认为我们要复习哪些内容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的公式;如何运用公式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等)课件一一出现三方面内容。
说明: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二、复习公式
1. 看图说计算方法。
(1)出示图,我们通常用a表示长,用b表示宽,用h表示高,有了长宽高,这个长方体你可以求出什么?(表面积)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怎么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S=2(ab+bh+ah)), ab
表示的是哪个面?bh呢?ah呢?括号里是几个面?再乘2就是几个面?
还可以求什么?(底面积)底面积在哪里?怎么计算?
还可以求什么?(侧面积)什么是长方体的侧面积?(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怎么计算?
(2)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底面积侧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长方体的表面积其实就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
(3)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我们可以求这个正方体的什么呢?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
过渡: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很扎实,下面我们用一些数据带进去进行练习。
2. 看图计算。
4 3 3 3 3 3
根据数据,只列式不计算。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
提问:第二个长方体还可以怎么列式?和第一个长方体比较,它有什么不同之处?(上下两个相对的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其他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而第一个长方体是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叫它特殊长方体。
三、填表
学生填写在练习纸上,汇报。
表面积的计算要求列算式在旁边计算再填表。
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
1.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谁能举例说说?
2. 出示图:饼干盒,鱼缸,火柴盒,游泳池,公园立柱,花坛,魔方,影集盒。
分别说说它们的表面积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教师及时提问,不要的这个面是哪两条棱决定的?
3. 小结:图上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来源于生活实际,同学们要善于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根据生活中长方体的实际情况灵活计算。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解决实际问题
1. 做这样一个无盖的玻璃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
2. 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内盒和外盒各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
只列式不计算。
做在练习纸上。
指名板演。
3. 选择题。
六、包装问题
1. 把两盒牛奶拼在一起,有几种拼法?哪种最省包装材料?
同桌两人动手拼一拼,再计算。
2. 把四盒牛奶拼在一起,哪种最省包装材料?
四人小组动手拼一拼。
再分别计算,得出哪种最省包装材料。
七、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整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复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