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的探究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姓名:邓瑞静学号:1602121020上课时间:周四上午3-4节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则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分别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了分析;其次,进一步探析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通过分析最终得出,要想真正认识世界,需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现真理。
因此,将两种精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一直是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学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
尽管两者缺一不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分分合合。
明确地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得使科学与技术有机的结合,使科学、人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两种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两个基本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1]。
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却很难下一个定义,或者说很难下一个能使别人也满意的定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民族性,不同地方的人会对它作出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定义。
全面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是讨论二者关系的首要理论问题。
1.1科学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是从科学活动和科学家的思想观念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的实质、核心和灵魂,是人们客观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规律性并进而改造对象的一般态度和行为规范[2]。
尽管它产生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但并非为科学工作者所独有。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含义:第一,探究求识的理性精神。
科学是认识和揭示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精神活动。
科学家求知的理性和灵魂表现为对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的坚信和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能力的坚信。
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性是人们进行科学活动的客观基础,而人们所具有的探究、求识的主观精神则是科学活动的精神基础[3]。
第二,实践检验的求真精神。
科学理论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但来源于实践的理论,未必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其科学性与真理性才能得以验证,才能真正发挥科学的力量[4]。
第三,敢于批判、发展的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都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怀疑与批判的过程就是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它是促进科学永恒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使之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本质特征[4]。
第四,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宽容精神。
对不同的观点、不同学派理论,应有的态度是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客观尺度和主观尺度的统一是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
第五,坚持不懈、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对于真理坚持不懈追求,淡泊名利、义无反顾、勇于献身,是科学得以产生、创新的必要条件。
1.2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决定了我们要用历史的方法对其作具体的分析。
从人文精神的本质看,人文精神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和思考,并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2]。
不同的民族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关注方式不同,因而人文精神的内涵也就不同。
上述观点很有代表性,已经取得学术界广泛的共识。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位,以人为本位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文精神的最后归宿,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与科学精神相比较,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a.人本关怀科学以外在的客观世界为尺度,人文以主体,为尺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
尊重人,关爱人,追求人的幸福和自由,这是人文精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本关怀。
人文精神源于人之何以为人的反思,是对人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终极思考,体现了从人的发现到人性的逐渐展现和成熟的过程,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
b.求善臻美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那么,人文文化实践的目的就是求善求美。
人文也求真,真是基础,没有真的前提保证,便无以达致善美,但它不停留在真的境界,它要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力求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每一个维度上都实现真善美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c.自由超越马克思说“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5]。
人无时无刻不追求着实现着对自己所从来的外在自然的超越,从而把自己与自然界区别开来。
人文精神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超越精神,超越除了指超越外在的自然,还指内在的超越,即个体心灵超越各种现实的、外在东西的束缚,构筑自身的精神家园,获得心灵的欢乐和宁静,提高生命的境界。
人文精神引导着人们在追求功利的同时,不能陷入功利而不可自拔,使人们趋向于崇高、真诚、友善,是一种既有入世精神又有出世情怀的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是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如果说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那么人文精神的本质就在于求善、求美,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
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助的。
它们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
人文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学又提高了人类的追求。
前者影响后者的发展,而后者也可以影响前者的发展。
归纳起来,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关系:2.1包容关系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包容关系,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文献[6]的观点是:“科学世界本身也是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它像人类其它各项创造性活动一样,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最崇高、最纯洁的生命力,给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可以说,科学精神,同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其他文化精神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而且是不可分割地融和在一起的。
因此,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所体现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7]也认为:科学和人文尽管在关注的对象上乍看起来有所不同,但在精神实质和深层底蕴上则是相通的和互补的。
科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使人们在追寻真理的同时也谋求自身的发展,激励人们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科学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即是人的价值,科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包容关系,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2.2相互独立关系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对独立的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主要体现二者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
a.在理论内涵上,科学精神主要是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强调创新,推崇理性至上,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
人文精神则以人为中心,强调关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尊严,追求自由、民主、幸福,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解决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问题。
b.在方法原则上,科学精神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人文精神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多元的。
c.科学的方法是主客二分的,要求主体站在客体之外,尽可能地摒弃主体的主观感情、信仰,保持价值中立以获得对象的客观认识。
人文的方法则要求尽可能地开掘主体的情感、意志和信仰,并将其投射于这个世界。
d.科学精神贵在求真务实,因此,科学合规律性;人文精神贵在以人为本,因此,人文合乎目的性。
文献[8]则从学科的角度去区分两者的独立性。
它提出:“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统称为数理科学,与人文科学相对应,其根据是前者要借助于数学的演算方法,并且都致力于确立精确的演算关系。
人文科学不是更接近于数理科学,而是更接近于信仰”。
他进一步指出,应该把握好科学的限度,以便留下人文—信仰的空间。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在某种意义上保持科学与人文的独立性,在科学中保留人文的禁区、在人文中保留科学的禁区是有必要的。
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应该相应的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2.3互补关系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该是互补的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并不意味着二者应该彼此隔绝,孤立发展。
事实上,二者各有优点和局限性,应该互为所用,协调发展。
两者统一互补首先表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源于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科学精神源于人类认识、探索外界的活动,人文精神源于人类对社会发展及认识自我的活动。
人类探索外界的科学活动常常与认识自我的人文活动不自觉地联系在一起又互相促进,通过对外界的认识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价值。
人类对自我的人生价值有明确的认识后,能够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全身心投入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其次表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进行科学探索中形成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追求创新为核心的主观精神状态。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索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活动中形成的尊重人,关爱人、求善臻美、以人本关怀为核心的主观精神状态。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极端存在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互补。
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宝贵的精神成果,两者统一才能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两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存在于主体人这个统一体之中,它们是互补的关系,都对人类文化的创造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互补,才能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
2.4对立统一关系第四种观点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作为两种基本的人类精神形式,二者具有对立性。
对立性表现在:第一,科学精神是人的理性品质,它提倡理性至上,追求真实、协调与完整的现实世界。
人文精神是人的感性成分,通过情感、意志、信仰等感性活动理解生命的价值和追寻。
第二,科学精神外化为人的理性力量。
它建立在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探索的基础上,重视的是外部世界的客观性、有序性及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