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室标本接受与前处理
标本标签内容是否与化验单上信息相符,严格实 行核对制度。 标本状态:溶血,脂血情况 标本类型是否相符:抗凝及非抗凝血 抗凝是否有凝块 标本接受记录
注: 生化室实验标本一般较多采用非抗凝血,抗凝血只 有在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电泳等时使用。
生化室标本前处理
血液标本采取后后应尽可能早的使血清(血浆) 与红细胞从全血中分离出来。一般应于采血后2h 内分离出血清或血浆。全血处理为血清或血浆分 为离心前、离心中、离心后三个阶段,对三个阶 段均有不同的要求。
生化室标本前处理
如果试验项目在48 h内不能完成,或已分离的标 本需贮存48 h以上。该标本应于-20℃保存。 标本只能冻融一次,不可反复冻融,反复冻融能 引起分析物变质。分离的血清或血浆贮存时不可 使用无霜冰箱。 特殊分析物的血清/血浆的贮存及冻融要求须参 照有关文件及厂家说明书等。
生化室标本前处理
生化室标本前处理
一、离心标本准备
不可用玻璃棒或类似器材去剥离附着于试管壁和 管塞上的凝块,人为剥离是实验室处理不当导致 溶血的潜在原因。如果必须将凝块与试管内壁分 开或取下管帽时,一定小心处理。 标本管应一直封闭,直到离心后取出血清或血浆 样本前。
生化室标本前处理
二、离心阶段 离心时间和相对离心力(RCF):临床化学血液标本 离心时,RCF(1000-12000)×g,离心时间510min。
总之,生化标本的质量前控制,关系到检验结 果,会直接影响到临床医生的诊断。工作人员在 工作时应认真负责,对于不合格的标本应及时指 出,及时处理。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为临 床服务。
带分离胶的试管,离心后血清或血浆可以在凝胶 屏障上停留一定时间;而应用非凝胶分离物质时, 离心后应立即将血清/血浆移出。
血清或血浆应一直保持在密闭的试管中(避免与 空气接触)。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外源性污染、蒸 发、挥发、逸出和喷溅等。 不合格的标本如溶血、脂血等应尽快通知临床并 重新采样。
后序
生化室标本接受与前 处理
前言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依据。为 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 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 TQC)和全程质量质量控制。 全程质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 中)、实验后(分析后)三个实验阶段。 实验前质量保证包括病人准备、标本采集、运输、接受与 前处理。 生化室实验前质量保证包括标本接受与前处理。在生化实 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生化室实验前质量保证 对减少实验误差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再离心:标本离心应一次完成,如需再离心, 应距上次离心时间很短。但如果标本采集于含有 分离物质的采血管中时,不可再离心。
生化室标本前处理
三、离心后处理 从标本接收时间算起,应在2h内尽可能分离出血 清或血浆
为保证分析物的稳定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必 须有标本确切的储存和处理条件。实验室的室温 及标本的储存温度,是分析物稳定的重要参数。 已分离的的标本在室温存储不超过8h,如果试验在 8h内不能完成,应放置于2-8℃冰箱保存。
温度控制离心:离心时产热不利于分析物稳定, 临床化学血液标本离心时必须采用温度控制离心 机。一些温度依赖分析物(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环腺苷酸,儿茶酚胺)应在4℃分离;无特殊要 求的分析物,离心温度应设在20-22 ℃。温度
生化室标本前处理
低于15 ℃可认为的使血钾测定值增高;冷藏运送的 标本本必须在要求下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