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特定程度的表现,人民币向国际货币发展的过程。

我国政府自2008年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以来,开始着力制定政策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也暴露了大量中国金融发展的问题。

中国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不够高,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一些国家警惕中国的崛起,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动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针对这些问题,浅谈一下个人所想的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际化;发展问题;应对措施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和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这将迈开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

而上海多功能金融中心的形成,特别是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将为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逐步走向国际化提供基础支持,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成为未来国际货币多元化中的“一极”。

2011年8月23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明确河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省(自治区)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吉林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企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范围,从毗邻国家扩展到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

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2015年10月8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一期)成功上线运行,CIPS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采用实施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二期将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

CIPS首批直接参与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和东亚银行(中国)等19家境内中外资银行。

此外,同步上线的间接参与者包括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的38家境内银行和140家境外银行。

(三)人民币加入SDR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凌晨1点,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6.4022, 0.0035, 0.05%)2016年10月1日加入SDR(特别提款权(0.728144, 0.0000, 0.00%))。

距离上一轮评估历时整整五年,IMF终于批准人民币进入SDR。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9月30日宣布,启用包括中国人民币在内的新的特别提款权货币(SDR)篮子,并宣布决定新定值期内SDR的货币量。

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将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的货币,并作为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外的第五种货币加入SDR货币篮子。

执董会当时还决定,每种货币的权重分别为,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

(四)金融改革2016年6月21日,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报》。

在年报中,央行对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改革、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国际经济作出前景展望。

央行表示,扩大债市、股市等对外开放程度,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2016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金融改革开放措施包括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等等。

关于今年的宏观经济,央行指出,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有望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但也存在不确定性。

二、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一)金融自由化程度不够高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发展水平还不能与人民币国际化需求相匹配。

例如,由于金融市场体系存在缺陷,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仍不畅通利率政策调整对整体利率结构影响力有限。

再如,虽然我国已经发展了一些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但是这些市场上交易的人民币远非标准的离岸货币。

如果没有发达的离岸市场,人民币很难成为一种国际货币。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也相对滞后,体制机制障碍也较多,未来仍需加快发展。

(二)资本项目管制程度较高尽管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但资本项目的很多方面仍然受到管制,主要是对证券、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管制。

在中国,除了FDI可以自由流动、开放“沪港通”外,其他资本交易,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仍然受到控制。

在不可完全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很难被居民和非居民广泛接受。

(三)人民币汇率仍相对缺乏弹性虽然我国扩大了汇率的浮动幅度,完善了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但是人民币汇率波动依然相对较小。

较小的汇率弹性不仅会降低人民币价格发现的能力,而且会增加人民币汇率与均衡水平的偏离,增加货币价格的扭曲。

特别是,在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后,如果要保持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弹性汇率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安排。

(四)某些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警惕心理具有机制化霸权核心力量的美国,是极不乐见中日韩之间加强经济合作尤其是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变迁的。

本来,作为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无论是双边货币互换还是更具战略意义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均可带来双赢效果。

假如人民币和日元之间彻底打通互换环节,则东亚国家对美元的依赖将明显减少;而在双边贸易方面,由于日本对中国的依存度极高,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人民币的区域国际化就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是美国当然无法乐见的。

美国还发现:通过正常的经济竞争来抑制中国经济贸易与金融力量的成长,不仅费时耗力而且收效甚微。

于是,美国不仅一直对中日之间的贸易与金融合作持警戒心理,还对日渐紧密的中韩经济合作动向格外关注。

当中日围绕钓鱼岛之争的时间窗口来临时,而这个窗口恰恰又是美国在背后蓄意打开的,美国正好可以坐山观虎斗,以达到轻易粉碎两国努力成果的目的。

现在在韩国布置萨德系统,则可轻易击破中韩之间本就脆弱的互信体系。

三、人民币国际化主要问题的应对措施(一)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目前我们全球金融发展在我们国家和西方相比是一个向着两个反向趋势发展的方向。

西方国家经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基本上金融因为他脱离实体经济太远了,他基本上是研究一个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金融产品在不断的简化,金融的交易从过去的比较多的分散化、OTC市场,柜台市场化而走向一个逐步的终端化。

从过去没有信息披露到逐步要加强信息披露这么一个趋势。

金融改革应该放松管制,加杠杆,大量发展金融工具。

(二)继续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打通个人跨境投资的渠道,完善“沪港通”和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境内发行除衍生品外的金融产品,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便利性。

再如,适时适度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大部分事前审批,建立有效的事后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三)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尾声,未来需要降低行政方面的干预,提高市场自由度;而汇率形成机制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需要完善境内外外汇市场投资者结构。

例如继续鼓励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交易主体风险偏好多元化格局,提高外汇和利率市场流动性。

再如支持境内银行为境外主体提供人民币外汇兑换服务,研究适当放宽境内金融机构参与境外人民币外汇市场的限制等。

二是加强外汇市场风险监测,健全外汇交易数据报告库制度,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外汇市场运行状况及演进趋势。

(四)加速发展金融衍生品工具我国金融市场目前风险管理工具较为欠缺,目前我国仅有利率互换及国债期货等为数不多的利率衍生品,在汇率衍生品领域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完善我国利率衍生品的覆盖范围,新增多种外汇衍生品,提高金融市场产品的层次,完善金融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1]沙文兵,刘红忠. 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汇率预期[J]. 国际金融研究,2014,08:10-18.[2]孙杰. 跨境结算人民币化还是人民币国际化?[J]. 国际金融研究,2014,04:39-49.[3]何平,钟红. 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发展效应及其存在的问题[J]. 国际经济评论,2014,05:89-102+6.[4]范小云,陈雷,王道平. 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J]. 世界经济,2014,09:3-24.[5]乔依德,李蕊,葛佳飞. 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互动[J]. 国际经济评论,2014,02:93-104+6.[6]李建军,甄峰,崔西强.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程度测度及展望评估[J]. 国际金融研究,2013,10:58-65.[7]余道先,王云.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国际收支视角[J]. 世界经济研究,2015,03:3-14+127.[8]甄峰.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前景与方向[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5:22-31.[9]张明,何帆.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岸离岸套利现象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2012,10:47-54.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Abstract: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rocess of RMB's development to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cy. Since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was put forward in 2008, our government has begun to formulate policies to accelera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rmb. In the proces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lso been exposed.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liberalization is not high enough, the RMB exchange rate is not flexible, some countries are wary of China's rise, especiall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maydestabilize the dollar's world currency statu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alk about some personal thought of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