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_付萌萌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_付萌萌

2009年4月(总第100期) 大众商务PopularBusiness No.4,2009(Cumulatively,NO.100)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付萌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

币体系迫切需要一个新秩序,中国经济的优良表现让世界各国对于人民币的认同程度日益增加。本文认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必然性;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063-02

1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特别是在本次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以及中国政府面对危机的应对措施,都留给世界深刻的印象。当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SDR计划之后,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陡然升温。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多年以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结构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外汇贬值风险,但同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基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人民币币值长期被低估现象正在逐渐缓和,升值是时事所趋。事实上,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已经日益扩大。现在,人民币在中国的边境贸易结算中以已经成了主要货币,中蒙边境贸易基本是以人民币结算,中越边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量超过了90%,而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也默许人民币在当地流通。2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2.1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要求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平均实际增长9.8%,是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也上升为全球第四。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经济以超常速度和超大规模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也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化资源的配置。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有学者认为21世纪世界经济中心将转移到亚洲,而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将是这个中心的中心。可以看出,无论从经济增长率还是综合国力上来看,中国正在快速崛起,并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之列。根据主要发达国家所积累的经验来看,人民币代表了中国的总体经济价值,必将迟早成为国际货币,并在世界货币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2.2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中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国际事务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就国际货币事务而言,中国在IMF中所占的份额已跻身世界前10位;就国际政治事务而言,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国际政坛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要。此外,中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增强,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在亚太地区及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3巨额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从2006年2月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而截至2008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更是达到1.946万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国廉价的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加上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时间保持顺差。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抵补贸易赤字,并保持一国正常的进口能力,而外汇储备的多少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应付国际收支的能力,并关系到该国货币汇率的稳定,所以中国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货币兑换要求,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了道路。2.4国内金融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保证事实证明,只有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业发展健全时,才能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或紧缩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已经形成套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的发展多元化,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合作与竞争并存,证券业和保险业日益壮大,中央银行的监管调控职能逐步健全;金融市场稳步完善;金融法规不断和国际接轨。所以完整的金融体系和良好的金融市场,不仅能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人民币真正成为世界货币。2.5良好的国际信用是促使国际社会接受人民币的重要因素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顾全大局,在东南亚各国纷纷宣布本币贬值,我国出口贸易下降的情况下,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保证了各国投资者继续在亚洲投资的信心,同时也为中国政府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信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民币奠定了稳定的信用基础。另外,中央银行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维持了人民币币值的长期稳定,保证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居民选择长期持有人民币。3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3.1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发行量进一步提高,中国居民通过央行发行货币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铸币收入 铸币税是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下,非国际货币国家通过使用人民币而主动放弃了大量的财富,中国则将无偿获得一部分收益。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在国际贸易中更多地输出人民币,获取铸币税收入。3.2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大大减少中国国际收支的波动,也就是说可以降低汇率风险 在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会蒙受损失。当人民币成功成为国际货币以后,中国的外贸企业在经常项目下的资金的核算都可以以人民币计价,只要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就可以避免因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从而有效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3.3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确立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际货币发行国在金融体系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意味着制定或修改国际事物处理规则方面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中国大国地位迅速崛起的今天,如果不趁此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用货币去经济扩张、去争夺自己未来最有地位的绝佳的机会。3.4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必要途径任何不能以本币放贷的国际债权国都会面临日益严重的货币错配问题,现在的人民币也不例外。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随着美元债权的增多,国内的美元资产所有者就会越来越担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风险,于是会争相持有人民币,迫使人民币升值。如果人民币是国际货币,在贸易和投资中将会被被广泛接受,用来计价、结算、支付和进行储备,中国就不必持有过多的外汇资产,因此资金进入和撤出时主要是本币的进出,即使是国际热钱,对本位货币汇率的影响也将微不足道。3.5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经过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教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金融对实体经济和政治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而金融市场则又是金融体系中绝对关键的一部分。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成为国际结算和相关交易的媒介,必然对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和金融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开发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人民币能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通用,那么与人(下转第65页)

63企业一定要谨慎美国方面的订单,以防加大信用风险。其次,可调整出口市场,企业可将出口市场转向受影响较小的东欧地区,其中中东、东南亚、拉美市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也比较小,出口的话可以锁定这些市场。如果国外市场需求实在过小,难以出口的情况下,可以转向国内市场,很多中小企业不仅仅有出口业务,国内业务也是其中一部分,那么在现今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把重点主要放在国内业务上,拓宽国内业务的营销网络,趁着中央加大力度在扩大内需的建设之上,加强国内业务的发展。3.3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于现在贸易新壁垒的多样化以及隐蔽化,中小企业能够做的就是对于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应该据理力争,通过政府的外交手段、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来度过这道难关。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做到与国际接轨,不管是技术标准,环境标志、安全标准、卫生标准或社会责任标准等认证都要达到进口国的要求。企业还可以采取一些较为灵活的方法来规避贸易壁垒,比如说转口贸易。在这之上,我们还可以建立一套预警机制,及时的预测或者了解国外某些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出台,在其措施出台之后,我们立即想出突破此层贸易壁垒的办法,以此来促进企业的出口。3.4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情况,内部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善。在员工问题上,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员工管理体制来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更好的激励员工的斗志,让企业本身充满着活力。面对现在社会更新迅速,企业应当与时俱进,根据社会以及顾客的要求,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走在行业的前列。对于企业、地区、国家之间的不良竞争,政府应该采取一定措施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规范企业之间的行为。同时政府也应该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帮助,为他们建立出口服务的组织机构,加强对他们出口的宏观指导,尽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面对现在的时局,中小企业应当清醒的认识,积极的采取措施防范。行业与企业之间应当联合起来,将一些好的抗风险的措施落实到底。同时政府也应当给予中小企业一定帮助与支持,让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好转,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罗鹏、刘英侠.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问题的几点对策[J].《现代商业》,2007(04X).[2]李时民.中小企业出口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08.[3]丛大海.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问题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6.

(上接第63页)民币资产的相关交易都将活跃起来,这对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有积极作用。4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挑战4.1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影响中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虽然也会受到国外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存在较严格的资本管制,人民币只能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所以外部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干扰不大。人民币国际化以后,由于汇率浮动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效力就会减弱。4.2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时,中国政府或多或少将承担一部分平抑世界经济波动的责任 设想如果未来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出现较大的经济衰退,那么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就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情况,比如通过提高人民币利率,或减少人民币的发行量,使其他国家货币贬值,从而帮助其他国家走出经济衰退。这样的责任也会增加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难度。4.3人民币国际化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如果人民币完全国际化了,迟早要实行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资本开始自由流动,就会少了现有的资本管制防火墙。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直存在温和的金融压抑政策,相当于一个隔开外部风险的防火墙,一旦拆开了,管理水平没有跟上,就有很大的风险。在这样的现状下,如果人民币匆忙实行可兑换,那么大量货币可能兑换为外币流出中国,这将对中国金融体系乃至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冲击。4.4人民币国际化会影响中国外汇政策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际热钱更加自由流入或流出,这不仅会给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造成冲击,还会引起人民币汇率浮动,从而影响人们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信心。总之,面临新的增长前景和考验,人民币的国际化前路漫漫,但征程已经开启,趋势无可阻挡。中国需要在目前的赞誉和掌声中保持冷静,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国际化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