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

浅析人民币国际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伴随而来的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这有利于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形式单一,给保值增值与安全带来了潜在隐患。

从历史角度看。

任何国家要成为世界强国,在国际上有充足的话语权,其既要拥有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还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而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则体现在其货币的实力——成为世界货币。

因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现实的要求,而且是我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利弊;路径选择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美国经济一蹶不振,持续处于低谷,美元的购买力受到动摇。

同时。

欧元区又陷入于债务危机。

经济持续低迷,欧元的生命力受到各界的怀疑。

日本在经历3·11大地震之后。

经济也受到重创。

美元、欧元、日元这3大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基本面都不容乐观,世界经济进入低谷。

此时。

在现有的多元化汇率制度的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下,各国在汇率方面的协同合作很少,各自为本国的利益来调节汇率。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趋势二战以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及军事实力建立起美元与黄金挂钩并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因此长期占据着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主导着国际货币秩序的变化。

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缺陷——特里芬难题。

即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的增长需要。

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地增长;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

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牙买加体系。

美元凭借其无可比拟的经济政治实力及先入为主的优势,仍然占据着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主要外汇储备。

承担着世界贸易的主要交易媒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然而,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我国在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下采取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因此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其中大部分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

形式较为单一的外汇储备模式给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带来了潜在危险,其易受国际上汇率波动及其他世界经济重大事件的影响。

同时,我国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使我国成为世界性的强国。

纵观历来各世界主要强国的历史可知,世界性强国的主权货币一般都是主要的世界货币,承担着世界贸易的主要媒介。

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的强大助长了其发行的主权货币强势。

而一国发行主权货币的强势反过来促进该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增长。

改革开放为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我们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精神动力。

不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黄金脱离关系的信用货币几乎不具有任何价值,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流通,其要想成为主要的世界货币,需要其背后强大的主权国家提供一系列的条件,以及适当的外在条件及机遇。

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后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逐渐得到满足。

(一)稳定的政治环境在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各国动荡不安,尤其以西亚和北非为主,在这些地区暴发的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社会运动不断蔓延,并造成许多国家政权的更迭。

2011年1月14日,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被迫离开突尼斯,深夜飞往沙特。

2011年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位,这标志着穆巴拉克政权的垮台。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被俘身亡,利当局武装占领苏尔特,这意味着卡扎菲政权的寿终正寝。

2011年11月23日晚,萨利赫在沙特签署协议,将权利和平移交给副总统。

这意味着也门长达33年之久的“萨利赫时代”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政权频繁更替的环境下。

一国发行的信用货币的公信度极差,甚至在本国都难以流通,更何况要被其它国家的人民接受。

拥有该货币的个人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会血本无归,因而这种货币是难以成为世界货币。

相比之下,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给予人民币以高度的可信度,人们可以预期人民币将会长久存在而不必担心其因为政权更替而消失。

这样就使得人们有持有人民币的信心,使得人民币有流出国境,成为世界货币的可能。

(二)良好的经济基本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有所减小。

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01513亿元,虽然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间仍有很大差距,但我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35家世界500强公司。

虽然。

我国的这些世界500强公司中有很多是大型国有企业,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

近几年,我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频频并购国外有实力的公司,成功走向世界。

其中包括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和吉利并购老牌汽车公司——沃尔沃。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经济体普遍进入衰退时期,经济增长乏力。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经济持续处于低谷。

失业率居高不下。

由希腊开始的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在欧洲蔓延,至今已经影响到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意大利,整个欧洲上空弥漫着重重危机。

日本也在福岛核爆炸之后陷入经济低谷。

而我国虽然也同样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

然而我国在2008、2009和2010年这3年期间分别保持了9.6%、9.2%和10.5%的增长率。

相对其他国家经济低迷的表现。

我国已经是一枝独秀。

良好的经济基本面使得其他国家对我国的信心增强。

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这极大增强了人民币的可信度,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巨大的贸易总量和外汇储备由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建立工厂。

由于我国人民的勤劳奋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

这使得我国出口能力显著增强。

到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例约为9.7%。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一国的货币要想成为世界货币,其必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流通使用。

由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大,与众多国家均有贸易往来,为了交易便利与规避汇率风险。

其他国家的人民便有了持有人民币的需求,这是人民币被广泛接受并流通使用的前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截止2011年9月,我国已经拥有32016.83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们应提高国外人民持有人民币的信心。

虽然我国较好的经济表现能够给国外人民提供较为充足的信心,但这并不足以令他们放弃强势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

持有人民币。

而我国现在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可以充当人民币的发行储备。

让持有人民币的国外居民随时都可以用人民币向我国兑换成主要的世界货币,这就解决了持有人民币的国外居民的后顾之忧,可以大大增强国外居民对于人民币的信心,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即成为世界货币。

不仅会给经济带来有利的影响。

还会对该国经济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冲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规避其不利的一面。

这就要求我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影响1、获得国际铸币税的收益在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下。

铸币税是指一国发行货币的面值超过其发行成本所获得的收益。

由于现在的纸币都是信用货币,其发行不需要有黄金作为储备,而发行纸币又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纸币却由于国家的强制力而具有购买力,因而货币的发行会获得相当的收益。

当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该国的货币就会流出国境,被国外居民广泛接受并流通使用,本国货币可以用于购买外国货物,因该国可以以极小的成本换回较大价值的物品,从而获得国际铸币税的收益。

2、降低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如有一个国家的货币不是世界货币,该国家为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就必须储备一定量的世界货币。

而对于出口导向型的我国来说。

年年的贸易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不足,容易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外汇储备贬值巨大。

当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后,我国就无需储备大量的外汇储备,从而极大降低了我国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

3、消除或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前,我国进出口货物均以其他世界货币计价并结算,其中以美元为主。

我国企业在进口时,必须先将人民币换成可被接受的外币,买完货物后在本国销售获得人民币。

而我国企业的议价能力不强,大都是接受国外的定价,因而货物的外币价格是固定的。

当我国企业在用人民币兑换外币时。

人民币汇率升高。

人民币贬值。

为了购买相同数量的货物,我国企业就必须付出更多的人民币。

因而增大我国企业的成本。

在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后,我国进出口货物均能以人民币计价并结算,我国企业在进出口时所付出的与所获得的均是人民币,因而不存在汇率风险。

4、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流通使用。

对于那些货币还未成为世界货币的国家来说。

为了与世界其他各国进行贸易。

就必须储备一定量的外汇储备,其中会有一部分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形式存在。

当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相当高之后。

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就会占很大部分。

世界金融市场上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占多数。

因而我国的经济政策不仅会影响本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还会通过汇率及利率等途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

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提高了我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进而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影响1、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受到限制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该国必须逐渐放宽对资本流动的管制,逐渐成为资本自由流动的开放型国家。

根据国际金融理论中的“三元悖论”,即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当我们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实行资本自由流动,采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企图通过提高汇率收缩银根来调节本国宏观经济环境,此时由于我国利率提高。

国外资本会大量涌入我国,使得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效果部分被资本的流入抵消。

当我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则相反。

因而,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会大大降低,使我国失去有用的调节宏观经济的工具,加大了政府调节经济的难度。

2、我国的经济易受外界影响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民币在境外广泛被接受和流通。

当人民币在境外的存量超过世界贸易对人民币的需求量时,则会有一部分人民币为寻求保值增值的渠道,成为游资。

当这一游资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则会对一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