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管线综合优化探讨
摘要:结合设计经验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如何管线综合设计更合理;如何解决管线与规划平面和建筑出户管的矛盾,管线与景观的冲突。
并指出从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方面来完善和优化管线综合工作。
关键词:居住区管线综合管线布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279.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对于居住小区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管网种类多,而空间相当有限,如此多的管线各部门、各专业各行其是,也是产生管线的相互交叉碰撞、相互阻碍、相互制约,给规划、设计、施等造成诸多困难。
此外,在作小区总平面布置时为了节约用地,尽量的多布置建(构)筑物,所以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通常是在满足各种规范和标准(如日照、防火等)的情况下尽量紧凑布置,除了道路之外,日益被重视的景观绿化也与管网抢占空间。
呈现出“重地上,轻地下”,“重景观,轻管网”的现象。
如果居住小区的管线综合能够得到重视,不断优化管线综合方案;能与小区规划和建筑、景观相协调;并加强设计、施工和后期有效管理那么小区的管线综合将不再像从前一样越做越乱,难以使用、维护和管理。
二从设计上使居住区管线综合设计更优化
1管线综合的主要内容
通常居住小区内的管道主要有给水管网(s)、再生水管网(sz)、
污水管网(w)、雨水管网(y)、燃气管网(m)、路灯管网(ng)、电力管网(ni)、电信管网(dh)、热力管网(r)、安防、智能化系统;高层住宅一般还会有消防、自动喷淋、加压给水、加压再生水、高区热力管网、室内消防管网等。
2管线综合设计
按照管线综合规范及各专业管线的规范和标准,工程管线一般沿道路或建筑物平行布置,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
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爆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
各专业管线在平面上各行其位,竖向上满足专业管线最小覆土及工艺设计要求,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相遇管线作局部下沉处理。
这些是从事管线综合的各位工程师都非常清楚的,那么如何做好管线综合工作,使其不断优化,则需要我们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思考,经过很多细致繁琐的工作,才能逐步做到的。
下面结合一些工程实例探讨一下从设计角度如何提高管线综合合计的水平。
(1)管线综合与总平面布局及建筑单体设计相结合
各管线的设计与总平面布局和建筑单体密不可分,目前业界的习惯做法是在规划报建阶段只注重规划平面及建筑方案,对于管线综合只是象征性的作一下,不缺项即可,等到单体建筑已经施工,再着手管网具体设计,这时往往总平面已经不能修改,单体出户管也不能修改,管线综合出现明显的不合理,或布置不开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或有现场施工时自行解决。
那么不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或检修不变。
如果在规划报建阶段就注重管线综合设计,如建筑与建筑、围墙、箱变等构筑物距离太近,而管线太多,则可加大建筑与建筑、围墙箱变等构筑物之间的距离。
或者通过调整建筑单体的出户管的方向分散管线分布。
如在天津市津南区某高档居住区,a区为岛型设计,南北两排建筑中间为道路,建筑南北均为水体,建筑单体管线出户均在水体侧,约10种管线,而水体距建筑仅有2、3米的距离,根本无法满足管网布置。
如果在规划阶段就能加大水体与建筑的距离,就不会到后期束手无策。
而在进行万科假日风景的管线综合设计时,楼前设计为下沉广场和地下停车场,管网布置难度较大,在规划阶段就将出户管设计为东西向出户,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网布置的难题。
这是我们值得提倡的。
在作单体使并不考虑室外管网的设计,如或出户管太多,从而使室外阀门井、检查井太多,或出户管之间间距太近,出户后的阀门井、检查井等布置不开等也是现存的常见问题,如果在作建筑单体设计时就考虑这些问题,如能够在室内合并的管线合并后再出户,或在出户时就考虑合理其合理的间距使室外管网与出户管顺畅相
接等。
从而使各种管网设计更优化。
(2)不断优化管线综合设计方案
①使每种管线本身分布合理。
小区电力电缆通常直埋敷设,不能敷设在车行道下,燃气管网通常施工较晚也最好不敷设在车行道下,路灯电缆也应在人行道下敷
设。
雨水、污水和电信管网可布置在车行道下,其检修不影响道路,给水、再生水、热力管网由于检修需要最好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
污水出户管较多,可距离建筑较近,并满足规范要求,电力电缆和低压燃气管线可距建筑较近且覆土可以较浅,热力管线距离建筑小于6米可不用作乙字弯。
②合理合理布置管线的相对位置,调整管线的相对关系。
在进行管线综合设计时,合理布置管线的相对位置既可使各种管线更安全的运行,占地更少,且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如给水管与污水管最好不相邻敷设因为若相邻敷设间净距过小,污水可能从污水管出后经给水管接口渗入管道,污染生活用水的水质;又如电力管与燃气管,如果管线问净距过小,电力,缆短路时可能点燃燃气管泄漏积聚在地下的燃气,危及民生安全;类似的还有电力、电信管线最好不要相邻敷设、燃气和热力管线;电力与热力管线;燃气与污水管线等。
如果这些管线相邻敷设,则必须要严格按规范执行。
那么为了节约用地,这些管线最好不要相邻敷设。
③合理采用同槽以减小占地。
居住区管线空间相当有限是目前一个普遍问题。
介质相似的管线同槽能有效的节约用地。
如高压给水、低压给给水规范中无间要求,在楼前管线位置受限制时,采取同槽措施工,阀门可放在同一个阀门井中。
高压再生水、低压再生水;高区热力管线、低区热力管线;均可分别同槽施工。
所有弱电管线均可同槽共井分别占用不同的管
孔。
(3)管线与景观相协调
进入新世纪以后,住宅建设发展的一个耀眼亮点,就是“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理念的兴起。
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是现代住宅的亮点。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要最大限度的布置建筑,满足管网敷设要求,又要创造完美的绿化景观环境,管线如何与景观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作恒大金碧天下的管线综合设计时,甲方提出了为创造一流的景观效果要求路面上看不见井盖(检查井、阀门井、放气、排泥等任何井盖)。
且管网让绿化。
那么如何能做到在红线为8米(车行道为5米)的小区支路上路面上见不到1个井盖,在车行道两侧个1.5米处种植乔木,还要满足必须的功能(一根管线也不能少)。
经过多次与各专业的协商和甲方的沟通,最后确定将雨水和污水布置靠近车行道边的位置,将雨污水检查井作成方型偏心井,井口放在绿化带处如图所示:
并且将给水、中水、燃气这些工作井相对较少的管线布置在车行道,如需作井,则绕至道路两侧绿化带处。
同时与专业公司协调这些管线在道路路面施工前施工,且选用较好的管材,作好管道连接以大大减少后期检修的频率。
电力、电信管网采用排管敷设,布置在小院内,检查井盖作好与小院铺砌的结合,不影响小院景观环境。
后期检修也无需开槽。
路灯采用庭院灯,设置在小院围墙上,以美化环境在车行道与围墙之间种植乔木,绿化美化小区起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从而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小区的景观环境。
无论是管网还景观绿化都是为小区的建筑服务的,所以小区的建筑是小区中的灵魂。
但是如果在不影响建筑功能和外观的前提下,能与室外管网相结合,那么将会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