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线施工技术方案

综合管线施工技术方案

新建泰和县祥和大道及水系景观工程综合管线施工技术方案中铁十六局集团泰和县祥和大道及水系景观工程项目部二〇二〇年三月综合管线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祥和大道位于泰和县中心城区北缘,路线呈东西走向,位于澄江大道北侧,东接上田大道,西至白凤大道,路线分左右幅设计,左幅全长4.680km,右幅全长4.630km。

根据规划批复,本项目总体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50km/h,路幅宽100m。

本工程新建2根雨水管(管径d500~d800)、2根污水管(管径DN400~d1000)、2根给水管(DN300~DN400)、1根中压燃气管(管径dn160)、2根电力排管(规格为3×2)及4根信息排管(2根4×3、2根1×1),共计6种、13根管线。

综合管线布置、横穿发生矛盾时,按以下原则施工1、压力管让无压管2、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3、可弯曲的管让不可弯曲的管4、临时的让永久的5、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6、新建的让已有的7、检修次数少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8、各种管线布置的水平净距与垂直净距,尽可能按各专业规范要求施工,特殊情况采取措施做特殊处理。

在道口与管线过街处,为避免多处相交,在高程上进行了调整,主要原则是支管避让干管与管沟,给水避让无压管,电力支管与其它管线相交处,电力管线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处理。

二、主要材料1、给水工程本工程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下、距人行道外边线2m处各新建一根给水管,北(左)侧管径为DN300,南(右)侧管径为DN400。

沿线预留给水支管供地块使用,管径为DN200。

给水管过河时采用在人行道外侧随桥架设的方式。

本工程给水管道采用K9级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管道配件均采用同厂生产的管配件。

2、电力工程本工程在道路北(左)侧机非辅道内、距左侧人行道侧石线3m处新建一道电力排管,规格为3×2孔(φ150每孔);在道路南(右)侧人行道下、距右侧人行道侧石线1m处新建一道电力排管,规格为3×2孔(φ150每孔)。

本工程的新建电力排管与沿线交叉道路的电力排管沟通。

沿线预留电力排管支管供地块使用,支管规格5×1孔(φ150每孔)。

3×2电力排管过河时采用在人行道下随桥架设的方式,规格为6孔(φ150每孔)。

本工程电力电缆采用排管敷设。

排管在绿化带及人行道内采用UPVC硬塑料管,非机动车道、辅道及过桥段采用CPVC硬塑料管。

φ150UPVC管外径为160mm,壁厚4mm,φ150CPVC 管外径为160mm,壁厚6mm。

管接头、管堵均采用同厂生产之管配件。

3、信息工程本工程中信息排管遵循“共沟共井”原则,合理整合信息、联通、移动、有线电视等弱电管线,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化。

本工程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下、距人行道外边线0.5m处各新建一道信息排管,规格为4×3孔;在河道绿化带内、距靠河侧的机动车道边线1m处各新建一道信息排管,规格为1×1孔。

本工程的新建信息排管与沿线交叉道路的信息排管沟通。

沿线预留信息排管支管供地块使用,支管规格6×1孔。

4×3信息排管过河时采用在人行道下随桥架设的方式,规格为12孔。

本工程信息光缆采用排管敷设。

排管在绿化带及人行道内采用φ110PVC硬塑料管,非机动车道、辅道及过桥段采用Φ114镀锌钢管。

管接头、管堵均采用同厂生产之管配件。

本工程电力电缆采用排管敷设。

排管在绿化带及人行道内采用UPVC硬塑料管,非机动车道、辅道及过桥采用CPVC硬塑料管。

Φ150UPVC管外径为160mm,壁厚4mm,φ150CPVC管外径为160mm,壁厚6mm。

管接头、管堵均采用同厂生产的配件。

三、总体施工安排为能按既定的工期如期完工,从本工程开工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在开工后狠抓每个环节,在确保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加大投入,发挥苦干、大干精神,从组织落实到设备配备等方面全力以赴。

⑴进度计划按施工阶段节点控制,具体分管道沟槽、基础、下管、检查井、回填等。

⑵各专项施工分部按各专项组织人员合理安排,进行工序穿插及平行流水施工。

各施工班组合理地、充分地实行平面流水施工作业和部分立体交叉施工作业。

⑶施工计划安排总体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为了尽早完工,使工程尽早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大机械、人员、资金的投入,各个工序紧密衔接,合理安排。

四、施工方法4.1施工测量1. 测量前先复核水准点,符合规范要求。

轴线测设,根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电力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

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经监理复核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外窨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2.沿线在测量过程中,沿管道线路增设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100m并与原水准点相闭合。

施工水准点应按顺序编号,并测定相应高程。

3.若管道线路与地下原有构筑物交叉,必须在地面上用标志标明位置。

4.定线测量过程应作好准确记录,并标明全部水准点和连接线。

5.根据图纸和现场交底的控制点,进行管道和井位的复测,做好中心桩、方向桩固定井位桩的验桩、拴点工作,测量高程闭合差要满足规范要求。

6.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钉错位或丢失及时校正或补桩。

4.2沟槽开挖1.开挖沟槽时,应合理确保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开挖,开挖边坡及工作面宽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管道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B=D1+2b1式中B—管道槽底部的开槽宽度(㎜);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槽下有地下水时管道一侧应加宽400㎜。

各种管径的开挖宽度根据上式计算得出。

2.开挖前应向机械操作工详细交底,其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和管线情况及施工要求等;由专人指挥,并配备一定的测量人员随时进行测量,防止超挖或欠挖。

当沟槽较深时,应分层放坡开挖,分层厚度由机械性能确定。

3.挖土机要注意架空线。

如在架空线路下施工时,与线路的垂直、水平安全距离,不得小于安全规定值。

4.挖掘机沿挖方边坡移动时,机械距边坡上缘的宽度一般不得小于沟槽深度的1/2。

土质较差时,挖掘机必须在滑动面以外移动。

5.开挖沟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其余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挖运。

6.开挖土方应由低处向高处开挖,在沟槽内及时设明沟排水,并设集水井。

7.检查井应同沟槽同时开挖。

基坑开挖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法,分层深度依据设备性能及开挖设计深度确定。

沟槽挖深3.5m以内时采用开放坡开挖,挖深超过3.5m时,上部放坡开挖,下部采用排板支撑开挖。

基坑开挖自上而下分层依次施工,采用人工开挖或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基坑开挖过程中,当遇有不良土质时,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踏勘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挖除30CM而后采用碎石进行回填.基坑挖至接近设计标高时,应至少保留20cm的土层不挖,待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清挖,并迅速报验。

注意事项:1.开挖时,根据需要,应将上面老路基、下面老路基、淤泥及有机物质与下层好土分开,好土留下回填时利用,余土一律外运。

2.堆土应在距槽边1m以外,计划在槽边运材料的一侧,其堆土边缘至槽边距离,应根据运输工具而定。

3.沟槽两侧不能堆土时,应选择堆土场地,随挖随运,以免影响下步施工。

4.在高压线下及变压器附近堆土,应符合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

5.堆土不得掩埋消防栓、雨水口、测量标志、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等。

4.3现况管道处理1.开挖沟槽如果与现状管线交叉时,应对现状管线采用悬吊措施,具体悬吊方案应经计算确定,并取得管理单位同意。

2.开挖沟槽与现状管线平行时。

经过设计和管理单位制度专门保护方案。

4.4边坡修整开挖各种浅坑(槽)和沟槽,如不能放坡时,应先沿有灰线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开挖放坡沟槽时,应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出一条,进行修坡。

机械开挖时,随时开挖随时人工修坡。

4.5人工清底人工清底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的中线、边线进行。

严格按标高拉线清底找平,不得破坏原状土,确保基槽尺寸,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机械开挖配合人工进行清底。

4.6验槽基底标高、轴线位置、边坡、坡度、基坑土质或地基处理经验槽后,沟槽开挖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槽底宽度应由设计规范确定,包括管道结构宽度及两侧工作宽度。

4.7施工排水1.排水采用明排水法,施工时先挖好两侧排水沟(30*30cm),且每20m设置一个集水井。

2.施工排水排入旧管道或临时排水管道。

五、主要工序施工工艺5.1给水工程1、管道材质给水管道采用K9级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管道配件均采用同厂生产的管配件。

所采用的球墨铸铁管及其配件,应符合《GB/T 13295-2003》标准;过河管道采用钢管,钢管及钢配件的制作安装和拼接,应按《GB50235-2010》标准执行。

本工程市政给水管及其配件、附件等公称压力等级为1.0Mpa,球墨铸铁管沿曲线安装时允许借转角度:管径≤DN400为3°。

2、管道接口球墨铸铁管接口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

给水管采用中对中连接,预留支管和变坡处的标高可利用弯管或接头进行小角度或标高调整。

橡胶圈安装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安装。

3、管道基础给水管道开挖施工时,基础采用0.2m砂基基础,敷设在原状土地基上;若为回填方地基,则应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天然土的密实度。

当沟底有地下水或沟底土层含水量较大时,可用天然砂回填。

管沟底有废旧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须在清除后铺一层厚度不小于0.15m 的砂土或素土,且平整夯实。

管道防腐钢管及钢制件均需按要求做好内外防腐。

内防腐:口径<DN800钢管采用IPN8710-8互穿网络防腐涂料三道,厚度不小于150um;外防腐:外露部分(过河管)采用IPN8710-8互穿网络防腐涂料三道,厚度不小于150um,外观为天蓝色;埋地部分外防腐采用四油二布环氧煤沥青。

凡在现场焊接接头均须做好内外防腐。

5、管道附属构筑物(1)消火栓本工程消火栓采用SS150/80型(支管浅装)地上式消火栓,设置在消火栓支管前的支管阀门在施工结束后应保持常开。

消火栓DN150出水嘴朝路中心方向安装,消火栓须装表计量。

本工程沿线在道路两侧间隔120m布设DN150室外消火栓,消火栓位于道路边线外2m处。

(2)闸阀井在各现状道路、规划道路交叉口处,给水主管上和过路预留支管设置闸阀井。

闸阀井采用地面操作砖砌圆形立式闸阀井,过路预留支管在管道末端设置法兰盖板进行临时封堵。

(3)排泥阀井、湿井在给水管低点处设置泄水湿井以备管路检修放空之用,湿井出水就近排入道路上雨水检查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