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模拟题:[判断题] 10、应急预案的编制可以明确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1.0分)解释:不是可以明确,而是应当或者必须明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第五条规定:“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其中第四条: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判断题] 13、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
(1.0分) 正确答案:错[判断题] 26、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2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特别重大事故简称特大事故,在中国,特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判断题] 36、漏电保护装置可以用于检测和切断各种一相接地故障。
(1.0分) 正确答案:对[判断题] 38、屏蔽是消除静电危害最常见的方法。
(1.0分) 正确答案:错[判断题] 5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理化特性”一栏主要描述的是化学品的理化性质以及化学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应。
(1.0分) 正确答案:错[判断题] 6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操作处置与储存”内容包括该化学品的危险类别以及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0分) 正确答案:错[单选题] 69、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
(1.0分) 正确答案:C•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C、民政部门[单选题] 74、卷扬机钢丝绳应从卷筒()卷入。
(1.0分) 正确答案:A• A、下方• B、上方• C、左侧[单选题] 82、燃料容器管道直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1.0分) 正确答案:B• A、越大• B、越小• C、无规律[单选题] 83、C类火灾指的是()火灾。
(1.0分) 正确答案:C• A、固体物质• B、液体物质• C、气体物质[单选题] 86、在一定条件下,压力越高,可燃物的自燃点()。
(1.0分) 正确答案:B• A、愈高• B、愈低• C、不受影响[判断题] 93、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
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该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有火灾、爆炸、高处坠落、冒顶、触电等。
(1.0分) 正确答案:错[判断题] 5、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保卫部门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事故现场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道路管制等工作。
(1.0分) 正确答案:对[判断题] 8、危害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根源。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判断题] 9、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未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仅提供应急预案。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年3月20日通过,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一条: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判断题] 26、城镇燃气辅助的储存等建设项目,不适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1.0分) 正确答案:对[判断题] 34、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第二章第十九条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判断题] 40、对于悬浮粉体和蒸气静电,任何抗静电添加剂都不起作用。
(1.0分) 正确答案:对[判断题] 42、过量的燃料与不充足的氧不能引起燃烧。
(1.0分) 正确答案:对[判断题] 44、可燃物质的自燃点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它与其他因素无关。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况;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点越低;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
[判断题] 46、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恒定的。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
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是: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
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
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
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
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
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
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
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
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判断题] 49、在装卸和搬运爆炸品时,对于散落的粉末或粒状爆炸品,应立即用簸箕收集起来。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装卸和搬运爆炸品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滚、翻、抛以及拖、拉、摩擦、撞击,以防引起爆炸。
对散落的粉状或粒状爆炸品,应先用水润湿后,再用锯末或棉絮等柔软的材料轻轻收集,转到安全地带处置勿使残留。
[判断题] 52、氧化剂应储存于清洁、阴凉、通风、干燥的厂房内。
远离火种、热源,照明设备可以用非防爆的。
(1.0分) 正确答案:错解释:氧化剂应储存于清洁、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曝晒,照明设备要防爆。
[判断题] 5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理化特性”一栏主要描述的是化学品的理化性质以及化学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应。
(1.0分) 正确答案:错[单选题] 71、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无用人单位提供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
(1.0分) 正确答案:A•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B、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 C、工会组织进行调查[单选题] 74、金属材料为碳钢和低合金钢与氢氧化钠溶液、硝酸盐溶液、氯化铵溶液等腐蚀介质接触,易发生的腐蚀类型是()。
(1.0分) 正确答案:A• A、应力腐蚀• B、缝隙腐蚀• C、晶间腐蚀[单选题] 86、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早或迟而已,这就是()原则。
(1.0分) 正确答案:C• A、必然损失• B、偶然损失• C、因果关系[单选题] 91、如不能完全消除和预防坠落危害,应评估工作场所和作业过程的坠落危害,选择安装使用()。
(1.0分) 正确答案:A• A、安全带、安全绳、缓冲器、抓绳器、吊绳、锚固点、安全网等• B、脚手架、操作平台等• C、升降机、吊篮等[单选题] 98、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
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
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若干。
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
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
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
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上述描述,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建立()。
(1.0分) 正确答案:A• A、应急救援组织• B、应急救援预案• C、应急救援体系[单选题] 99、某厂有一个地下池,池内有两个二硫化碳储罐,其中一个进料口阀门损坏,车间主任带两名工人下池检修。
池上有人喊,池下无回音,立即报告厂长。
厂长和多名职工赶到现场,厂长带头下池救人,随后多名职工下池。